Intel本周方才宣布了雄心勃勃的晶圓廠新/改/擴建計劃,沒想到迅速被澆了一盆冷水。來自半導體產業鏈的消息稱,一些業內和分析人士對Intel最終放棄自晶圓代工依舊深信不疑。 誠然,Intel在晶圓制造上已經耕耘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事實是,Intel從來沒有真正與臺積電和三星競爭。盡管其總是設定高于對手的工藝指標,可價格也是高高在上,成為名義產品,根本沒有外部大客戶選擇。 可查資料顯示,Intel在2017年宣布對外提供芯片設計、制造、包裝和測試等方面的統包服務,幫助客戶占領制造高地。經整理得出,僅紫光展銳的部分移動SoC由Intel 14nm代工,一直有傳LG向依托Intel 10nm構建自研手機SoC芯片,然而因為后者工藝跳票到2019年導致嚴重拖節奏,當然,“好消息”是,Intel自己的CPU制程遲遲難以換代。 雖然有一種觀點認為,Intel做晶圓制造完全為自己服務就好,只是從另外一張角度看,這何嘗不是Intel的“阿喀琉斯之踵”。作為資本密集的晶圓制造業務,能外銷出去“攬件”,自然對己身百利無一害。 更要命的是,臺積電和三星的先進制程迭代速度加快后,Intel在紙面上的落后就更加為人詬病了。 --快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