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最核心的技術就是內存顆粒(DRAM),目前DRAM內存生產技術主要掌握在三星、SK Hynix及美光三大公司手中,據不完全統計,國內今年在存儲芯片的進口額超過千億美元。 而轉回到國內,在DDR4內存為主流的今天,國內依舊在DDR3徘徊,國內廠商與這些一線大廠相比差距十分明顯。而近期終于有好消息傳出,紫光國微公司宣布DDR4存儲芯片開發工作基本完成。 紫光國微就是之前的西安紫光國芯,今年5月份改名為紫光國微,而紫光集團6月初與重慶市政府、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發起成立了紫光國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1000億人民幣,還會尋求IPO上市,占用了紫光國芯這個名字,所以之前的西安紫光國芯就更名為紫光國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紫光國微。 今年6月份,紫光國微曾經表示今年DDR4內存的研發工作將于年內完成并且市場推廣也在持續推進中,不過到了12初依舊沒有任何消息。在2018即將結束之際,紫光國微終于給出了回應,宣稱“公司DDR4存儲器芯片的開發工作已經基本完成,正在進行后續改進、完善及市場推廣工作。下游制造代工的情況目前沒有明顯改善,產能仍然很難保證。” 也就是說,現在雖然紫光國微DDR4的設計研發已經接近尾聲,但是并沒有下游的DRAM晶圓廠可以生產,上市更是無從談起。 DRAM生產工廠現狀確實不容樂觀,國內目前主要有合肥長鑫/兆易創新以及福建晉華/聯電的兩個合作項目,目前晉華/聯電因為和美光的專利方面的糾紛受到美國制裁,生產進度受到很大的影響。 而合肥長鑫/兆易創新的DRAM項目,早前說是今年年底能成功研發出19nm DRAM芯片,先不說能不能實現,就算能實現了,也需要大量的時間來解決產品良率的問題,短期之內很難實現大規模量產。所以國內存儲顆粒方面想要進入第一梯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太平洋電腦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