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機器之心 我有話說(3人參與) 雖然IEEE Fellow2019評選結果還未正式出爐,但2018年IEEE董事會會議已于11月召開,已有部分入選名單流出。據 機器之心不完全統計,有多位華人學者入選: 同濟大學校長陳杰院士 陳杰院士以其在復雜系統的優化與控制方向做出的突出貢獻,當選IEEE Fellow,任期從2019年1月1日開始。 陳杰,工學博士,教授。1965年7月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市,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2018年7月擔任同濟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陳杰院士長期從事控制科學與工程、智能控制等領域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復雜系統的多指標優化與控制、多智能體協同控制等。先后承擔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預先研究、型號研制等多項任務。提出并建立了分布式協同控制的混合智能優化與穩定性的理論與方法,突破了數字化陣地信息快速自主獲取與控制、多運動平臺的分布式協同控制等技術難題,并將研究成果與裝備系統建設密切結合,所研制出的裝備已得到大量列裝,產生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獲省部級一等獎4項,以及獲得2018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清華大學教授孫富春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常務理事,認知系統與信息處理專業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學術委員會主任,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兼任擔任國家863計劃專家組成員,國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指導專家組成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認知系統與信息處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自動化學會認知計算與系統專業委員會主任。 中科院自動化所王亮研究員 王亮,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學會(IEEE)會士,國際模式識別學會(IAPR)會士,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997年和2000年分別獲安徽大學工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4年獲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工學博士學位。2004-2010年分別在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及英國巴斯大學工作,歷任助理研究員、研究員和講師。2010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終期優秀),現為中科院自動化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智能感知與計算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王亮博士主要從事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數據挖掘等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侯增廣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博士生導師,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楊家墀科技獎、中國科學院優秀導師獎、IEEE Transon Neural Networks Outstanding Paper Award。擔任 IEEE Transactionson Cybernetics、Neural Networks、控制理論與應用等編委。 西安交大劉進軍教授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2005年-2010年兼任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2009年4月-2015年1月兼任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處長,F為IEEE電力電子學會副主席,中國電源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力電子學會副理事長,教育部電氣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劉進軍教授長期從事電力電子技術研究,發表SCI論文50余篇,EI論文400余篇,獲IEEE電力電子學報2016年最佳論文獎。2014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西安交大張保會教授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二級教授,曾任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主要從事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領域研究。發表SCI論文24篇,EI論文362篇,主持國家級科研項目16項,國際合作項目3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 出門問問工程副總裁、Mobvoi AI Lab的負責人黃美玉博士 據介紹,黃美玉博士因其在語音/語言技術領域的突出貢獻而入選。黃美玉博士擔任出門問問工程副總裁、Mobvoi AI Lab負責人,是華盛頓大學電子工程系AffiliateProfessor,語音識別及NLP等人工智能領域的資深科學家。黃美玉博士于1993年12月獲得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是卡內基梅隆CMUSPHINX語音識別系統的主要奠基人。她于1992年提出的基于決策樹的馬爾可夫狀態聚類(Markov State Clustering based on DecisionTrees)算法,至今仍是主流語音識別系統的重要基礎之一。黃美玉曾任微軟研究院資深科學家(PrincipalScientist),在微軟工作的18年內,她參與過Bing機器翻譯、Cortana(“小娜”)等產品的研發,主導了微軟在中國的語音識別和語意解析研究、Skype從語音到語音的翻譯功能的聲學建模、微軟研究院牛津計劃中語音識別語言模型的自適應及中文語意理解的自適應模型。2016年,黃美玉博士加入出門問問,創立了Mobvoi AILab,主要負責語音識別以及自然語言處理算法等方面的研究開發工作。2018年,Mobvoi AI Lab在語音NLP國際頂會如ACL、EMNLP、ICASSP上共發表了8篇學術論文。同時,黃美玉博士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兼任教授,并與國內外多所院校如西北工業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聯合培養了多位語音領域博士人才。 以上為機器之心不完全統計的入選華人學者,如有遺漏,歡迎讀者留言補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