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液晶面板行業大尺寸化勢不可擋,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市場生產的主導權加速向第8.5代線至第10.5代線轉移,而面板產能則更加向中國地區聚集。 11月14日,投資463億元的華星光電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建設項目(簡稱t6項目)投產。同時,投資426.8億元的華星光電深圳第二條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簡稱t7項目)開工建設。 在今年5月22日,華星光電t6項目完成首臺曝光機和CF ITO設備順利搬入;同時,t7項目也于當天正式簽約,儀式在深圳市光明新區華星光電G11產業園舉行。 目前大尺寸面板主要以韓國、中國臺灣和日本廠商為主,未來隨著第10.5代線產能的釋放,中國大陸廠商的供應能力將超過中國臺灣甚至韓國企業,成為最主要的大尺面板供應商。 據第一財經援引群智咨詢(Sigmaintell)數據顯示,預計2019年中國大陸面板廠在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市場中的產能市占率將超過40%,而到2022年將有望超過50%。 ![]() 資料圖 觀察者網注意到,央視14日新聞聯播報道了相關消息:總投資近900億元的超高清面板項目一期工程今天在深圳投產運行,將生產43-85吋液晶顯示屏,及超大尺寸8K超高清顯示屏,有利于我國競爭力的提升。 華星光電t6項目于2016年年底開工,主要生產43、65、75英寸液晶顯示屏及超大型公共顯示屏,設計產能為每月9萬張基板;t7項目主要生產65、75、85英寸的8K超高清顯示屏及65、75英寸的OLED顯示屏,設計產能為每月10.5萬張基板,計劃2020年底投產,2021年量產。t6、t7項目建成投產后,將進一步完善華星光電在深圳的產線布局,發揮產業集聚效應,同時帶動深圳成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顯示產業基地。 據測算,隨著華星光電t6項目和t7項目建成達產,華星光電在大尺寸產品上的行業市占率將提升至全球前三,產能面積占有率達到14%,僅次于LGD(樂金顯示)及BOE(京東方)。 ![]() 華星光電生產線及儀式(一財圖) 2009年,TCL集團斥資上馬華星光電。目前華星光電已建成和在建的產線有6條,合計投資金額近2000億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14日報道,在t6投產儀式現場,TCL集團董事長、華星光電董事長李東生介紹:“t6項目于兩年前開工建設,僅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完成項目投產,創造了又一個半導體顯示產業建設的新速度。同時,t7項目也于今天正式開工。” 報道稱,在業內人士看來,盡管華星光電t6項目稱為11代線,實為第10.5代線。群智咨詢研究總監張虹對記者表示:“對于華星光電來說,可改善其在TV面板市場產能結構及產品結構的不足,對超大尺寸以及43英寸中尺寸段產能實現有效補充! 第一財經14日在報道中分析,對于行業來說,大尺寸化勢不可擋,10.5代線的逐步量產將會帶動大尺寸面板供應能力穩步提升,加速超大尺寸電視的普及。同時,也帶動全球產能格局以及廠商競爭格局的變化,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市場生產的主導權加速向第8.5代線至第10.5代線轉移,而面板產能則更加向中國地區聚集。 分析稱,隨著大尺寸化的穩步推進,未來超大尺寸市場是廠商爭奪的焦點,而目前大尺寸面板主要以韓國、中國臺灣和日本廠商為主,未來隨著第10.5代線產能的釋放——富士康廣州10.5代線也將于明年投產、京東方已宣布將在武漢建設其第二條10.5代線,中國大陸廠商的供應能力將超過中國臺灣甚至韓國企業成為最主要的大尺面板供應商。 來源: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