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身體健康一定得要仰賴醫生嗎?隨著科技進步,醫療行為正從醫院走出,轉而進入互聯網家庭,讓現代人的就醫習慣和醫療設備市場正面臨巨大轉變。 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明星產業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Databeans預測,至2011年醫療電子用半導體產值將超過40億美元,以家用市場成長速度最快,平均年成長率高達12%。另一研究機構BCCResearch的最新調查報告也指出,全球家用醫療設備市場規模將從2007年的146億美元,至2012年時成長到204億美元,年成長率(CAGR)將達到6.8%。輔助復健、治療裝置、監視/傳感器與遙測裝置等,成為家用電子醫療市場的大頭,光以血糖測量儀來看在2007年就有70億美元商機,而到了2012年將成長到89億美元;而有益健康的家用醫療裝置,預估更將大舉成長25%。 全球醫療電子市場的熱鬧,受到以下趨勢所影響:(1)人口老齡化。(2)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人們對于增進健康照顧的期望持續增加。(3)保險公司和雇主在醫療開銷的支付和保險范圍逐漸消減,但受保人或病患需繳納的費用卻日益增加。(4)日新月異的科技可針對許多癥狀較輕微的疾病,給予早期分析、預防與治療。 其中,人口老齡化是推動家用醫療電子發展的主力之一,也是全世界各國都面臨的問題。根據聯合國報告指出,公元2000年全球老年人口達6億人,預估至2050年將增至20億,老年人口比例將高達21%。人口數最多的中國,同樣也將擁有最多的老年人口。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65歲及以上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達到8.1%,估計到2025年,老年人口將從現在的1億4千6百萬,增加到2億9千萬人。 BCC分析報告也指出,若以區域性來看家用醫療電子市場的銷售額百分比,美國與加拿大目前是最大、也是成長最快的市場,占有全球市場的34.2%;而藥品和醫療器械產品在其醫藥總產值中各占一半的歐盟占28.9%;包含中國在內的其它二十個發展中國家,則占市場比例的22.8%。 從生病了才看醫生的治療,到預防疾病的預防,在電子科技的推波助瀾之下,保健醫學將是未來的顯學。不但大型的醫院用治療儀也逐漸朝便攜式、經濟型家用康復治療器的方向發展,例如,全自動體外電擊器(AutomatedExternalDefibrillator,AED)、生育監測儀(FerTIlityMonitoringDevice)等;每個家庭也會將家庭醫療與保健視為必要的投資,選購家用醫療電子設備就像選購電視與冰箱等家電般平常。 以上種種因素,讓家用醫療電子設備被美國《財富》雜志預測為21世紀前十年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的第一名,也成為半導體廠商搶進的重點市場。 全球半導體廠商積極投入 目前家用醫療電子市場的主要供貨商包括強生(Johnson&Johnson)、羅氏診斷(RocheDiagnosTIcs)與拜耳醫療保健事業(BayerHealthcare)三大龍頭,并且都擁有超過10%的市場占有率,其中強生更以37%的市占率穩居首位。近年來,全球半導體、硬件與軟件等代表性的大公司動作頻頻,進行垂直整合的計劃性投入,包括微軟、英特爾、飛利浦等廠商,已開始將焦點移到家用醫療電子市場,希望以高新技術與成本優勢切入原本封閉的醫療產業,局勢漸漸有所不同。 先是英特爾成立數字醫療事業部(DigitalHealthGroup),并與美國微芯科技(Microchip)宣布成立醫療產品部門,再與醫療器材制造商合作,陸續發表醫療用相關感測芯片與技術;德州儀器也于2007年初,在其高效能模擬事業群下成立醫療/高可靠性產品線,集中所有可用于醫療電子的相關產品;飛利浦在新加坡成立亞太第一座醫療診斷設備學習中心,強化在亞太地區對先進醫療保健的投入;而韓國三星集團旗下的三星首爾醫院,則廣泛應用了三星電子自行開發的醫療系統。 半導體廠商目前著墨的醫療應用領域包括移植設備(心律調整、神經刺激、藥物供給和肥胖治療)、便攜式設備(診斷影像、氧氣治療和病人監護)、家用設備(生理監視器、疾病管理、康復、遵守監督和醫療信息終端)及安全設備(耗材鑒定和數據保密),以及無線技術(如Bluetooth和IrDA)與RFID等。 為了能盡快進入醫療市場,英特爾、三星電子、德州儀器、松下、摩托羅拉與飛利浦等大廠,也共組開放性業界聯盟ConTInuaHealthAlliance,希望通過合力建構統一標準來解決互通性問題,并降低研發成本、提升醫療技術與質量。該聯盟勾勒了包括健身、疾病管理和老年人保健系統的市場遠景,認為這些系統都將相互連接并通過PC、手機和數字電視連接到網絡,預計在今年年底推出第一批具備互通性的相關商品。 根據專業研究機構Databeans最新的報告內容,2007年醫療半導體市場由Toshiba、意法半導體與德州儀器等大廠所獨占。然而隨著更多新興的需求增加,越來越多其它供貨商正逐漸分食這塊市場大餅。由于產品設計對于更小尺寸、更低功耗與更高速度的要求提高,因此傳感器、電源芯片、數據轉換器等為是醫療電子需求最大的半導體器件;而信號調節和處理、接口以及無線技術,為最看好的新興產品領域。預估2008年電子醫療的銷售總額將達到30億美元。 然而,產業鏈若要完備當然還需要軟件廠商的支持,其中以甲骨文(Oracle)及德國思愛普(SAP)最為積極,持續研發多項相關軟件平臺,希望符合各硬件大廠所推出的醫療產品及規格,解決互通性的問題,促進市場成熟。 診斷與治療為醫療電子現階段最主要的應用范疇,不過快速成長的家用醫療電子市場,才是半導體供貨商最看好的商機焦點。尤其在開發中國家市場,家用醫療設備是逞可能成長更為快速。開發中國加經濟起飛、所得翻升數十倍,但人們花費在在醫療的開支也相對的節節高升。然而,傳統的醫療基礎設施不一定能滿足現有需求,而且建設與醫療成本皆高昂,人力資源也不一定足夠,因此有市場分析師認為,家用醫療電子設備可能如手機般,以跳躍式的成長,在短期間內獲得實現。 家用醫療設備將走消費性電子路線 醫療裝置與電子技術的革新及整合,讓人們可以居家照顧并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不需完全仰賴醫護人員或住進醫院。家用醫療電子裝置與系統主要為預防導向,并由消費者的需求所主導,這些智能型裝置的使用接口親和,甚至可穿在身上、記錄病患信息,并且能透過無線網絡傳送,不僅有益人們及早發現健康問題,也能協助醫生有效率的掌握病患狀況。 試著想象當我們刷牙時,牙刷中的生化傳感器可以立即檢查血糖與口腔細菌數,握住牙刷的刷柄就可以將我們個人醫療信息傳送到數據庫中。此外,戴上嵌有微電腦屏幕的眼鏡,便可以幫助記得東西放的位置和其它人的信息,這些都是家用醫療電子正在研發的裝置。未來,也許連我們貼在傷口的繃帶都能以光纖制作并偵測病毒或細菌數量,主動提醒我們更換;或者,還有能夠發現并摧毀成為腫瘤的癌細胞的設備,以及藥品調配的設備等,這意味著未來許多治療及診斷性的醫療設備,可以朝“消費性商品”的角度發展,同時也能刺激更多廠商開發智能型且易于攜帶、使用的消費性電子醫療器材。 半導體廠商的投入與技術研發,希冀未來每個人都可以用更便利與經濟的方式,照顧自己的健康,甚至在意外發生或危難時,在醫護人員尚未到達時,可以作為救援自己或別人的幫手。 來源:電子工程世界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