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車輛網真是越來越火,甚至一些互聯網公司也開始進攻車輛網領域。車聯網領域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又有怎樣的供應鏈系統呢?在這里與非網小編就給大家詳細的闡述一下~ 車聯網的定義 首先,解釋一下車聯網 到底是什么。車聯網(Internet of Vehicles)是由車輛位置、速度和路線等信息構成的巨大交互網絡。通過GPS、RFID、傳感器、攝像頭圖像處理等裝置,車輛可以完成自身環境和狀態信息的采集;通過互聯網技術,所有的 車輛可以將自身的各種信息傳輸匯聚到中央處理器;通過計算機技術,這些大量車輛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處理,從而計算出不同車輛的最佳路線、及時匯報路況和安排信號燈周期。 車聯網體系 從網絡上看,IOV系統是一個“端管云”三層體系。 一層(端系統):端系統是汽車的智能傳感器,負責采集與獲取車輛的智能信息,感知行車狀態與環境;是具有車內通信、車間通信、車網通信的泛在通信終端;同時還是讓汽車具備IOV尋址和網絡可信標識等能力的設備。 二層(管系統):解決車與車(V2V)、車與路(V2R)、車與網(V2I)、車與人(V2H)等的互聯互通,實現車輛自組網及多種異構網絡之間的通信與漫游,在功能和性能上保障實時性、可服務性與網絡泛在性,同時它是公網與專網的統一體。 第三層(云系統):車聯網是一個云架構的車輛運行信息平臺,它的生態鏈包含了ITS、物流、客貨運、危特車輛、汽修汽配、汽車租賃、企事業車輛管理、汽車制造商、4S店、車管、保險、緊急救援、移動互聯網等,是多源海量信息的匯聚,因此需要虛擬化、安全認證、實時交互、海量存儲等云計算功能,其應用系統也是圍繞車輛的數據匯聚、計算、調度、監控、管理與應用的復合體系。 車聯網的產業鏈 車聯網的產業鏈包括從終端,到汽車配件生產廠家、芯片廠商,再到網絡硬件、系統集成、軟件及方案提供商等。行業內既有傳統主流機廠(如通用、福特),也有大型互聯網廠商(Google、蘋果、百度、騰訊),還有許多新銳智能汽車廠商與第三方TSP(Telematics Service Provider汽車遠程服務提供商)共同角力。 車聯網產業鏈詳解,這些知名汽車電子IC廠商你知道哪幾家? 十大汽車電子IC廠商介紹 汽車電子是車體汽車電子控制裝置和車載汽車電子控制裝置的總稱。車體汽車電子控制裝置,包括發動機控制系統、底盤控制系統和車身電子控制系統(車身電子ECU)。對業者而言,汽車市場并不像消費性電子可在不斷推陳出新之間讓銷售快速攀升,例如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就銷售了高達15億臺,反觀汽車銷售只是緩增至8,900萬輛上下;此外,汽車業的設計周期也得花上數年。 所幸相對之下,熱門車種也得以持續生產、銷售多年,故分析師認為,車用半導體市場的發展仍具有相當程度的成長性與穩定性。據調研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0年之前,車用半導體的營收將以整體芯片市場的2倍速度成長,力道之強勁,也無怪乎各家半導體業者將之視為重要戰場。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會重點介紹汽車電子廠商。 1、恩智浦半導體 2006年11月16日恩智浦半導體正式宣布將以“恩智浦半導體”為其中文品牌名稱,在大中華地區進行相關的市場營銷與運營活動。作為全球領先的嵌入式應用安全連接技術領導者,恩智浦不斷推動著互聯汽車、物聯終端等智能安全互聯應用市場的創新。恩智浦2015年以112億美元收購了飛思卡爾,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汽車半導體供應商。收購完成后兩者的總市值超過400億美元。恩智浦半導體去年被高通收購。 2、英飛凌 英飛凌其前身是西門子集團的半導體部門,于1999年獨立,2000年上市。其中文名稱為億恒科技,2002年后更名為英飛凌科技。目前,英飛凌在中國市場主要生產面向汽車、工業、電源管理和安全智能卡行業的電子元器件及功率器件等產品,包括設計、研發、制造和組裝。 3、瑞薩電子 瑞薩電子是目前日本在半導體領域的主要廠商之一。2010年4月由瑞薩科技和NEC電子合并而成,瑞薩科技則是日立和三菱電機的半導體事業部在2003年合并而成的半導體公司。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微控制器供應商、模擬功率器件和SoC產品的領導者,瑞薩電子為汽車、工業、家居、辦公自動化、信息通信技術等各種應用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品質保證和綜合的解決方案。 4、意法半導體 意法半導體(ST)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意大利SGS半導體公司和法國湯姆遜半導體合并后的新企業。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提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智能的、高能效的產品及解決方案。意法半導體的產品無處不在,應用遍及智能駕駛、智能工廠、智慧城市和智能家居,以及下一代移動和物聯網等領域。 5、德州儀器 德州儀器是世界上最大的模擬電路技術部件制造商,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跨國公司,在35多個國家設有制造、設計或銷售機構。2015年美國500強排名第233位,主要從事創新型數字信號處理與模擬電路方面的研究、制造和銷售以及傳感與控制、教育產品和數字光源處理解決方案。 6、博世 博世是德國最大的工業企業之一,從事汽車技術、工業技術和消費品及建筑技術的產業。博世在中國生產和銷售汽車零配件和售后市場產品、工業傳動和控制技術、包裝技術、電動工具、安防和通訊系統、熱力技術以及家用電器。 7、安森美半導體 1999年安森美從MOTOROLA分拆出來,主要產品線包括模擬IC、標準及先進邏輯IC、分立小信號及功率器件。提供全面的高能效電源管理、模擬、傳感器、邏輯、時序、互通互聯、分立、系統級芯片(SoC)及定制器件陣容。 8、微芯 微芯(Microchip)主要業務是生產各種類型的MCU微控制芯片,同時也生產EEPROM、SRAM等類型的存儲芯片,無線射頻和電源管理芯片,還有包括USB、LoRa、ZigBee和以太網等技術在內的通訊接口芯片。去年1月份,Microchip宣布以35.6億美元現金+股票的方式收購競爭對手Atmel。 9、東芝 東芝是日本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也是第二大綜合電機制造商,隸屬于三井集團。2015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157位。業務板塊包括數碼產品、電子元器件、社會基礎設備、家電等。東芝半導體業務的出售是目前半導體行業的熱門事件之一,作為全球第二大閃存芯片制造商,東芝半導體業務吸引了多家企業參與競標。 10、羅姆 羅姆(ROHM)成立于1958年,由最初的主要產品——電阻器的生產開始。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ROHM的生產、銷售、研發網絡遍及世界各地。產品涉及多個領域,其中包括IC、分立元器件、光學元器件、無源元件、模塊、半導體應用產品以及醫療器具。 當前發展面臨的問題 雖然車聯網的關注度不斷提升,但是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車聯網的發展目前還停留在概念階段,發展也面臨很多現實問題。 一是行業發展還缺乏統一的標準。當前,科技巨頭紛紛將目光集中在車聯網終極的移動終端產品,但出于競爭的考慮,各家企業往往不愿意開發自身的系統平臺。這也直接造成眾多科技企業不同角度的切入,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入口和平臺,這也給將來車聯網的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 二是車聯網的盈利模式還不成熟。目前,車聯網的盈利方式除了車本身在硬件上功能豐富的收費外,還包括了軟件上的定期付費、推送廣告、定位合作商戶等三大項,然而國內汽車大約只有5%具有真正的聯網功能,聯網功能激活率不到30%[5]。這導致了大部分以乘用車終端為目標群體的車聯網企業入不敷出,總是在一個死循環中打轉,無法形成良性的商業模式。 三是信息安全尚沒有辦法完全得到保護。車聯網在應用過程中,車主的詳細信息都將通過網絡,隨時隨地被記錄和感知。這種相對裸露的信息較為容易被竊和干擾,這對車聯網體系的整體安全保障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隱患。畢竟,車聯網雖然能夠提供較大的便利性,但是在安全無法得到充分保障和配套的情況下,無法實現大范圍的推廣和應用。 來源:ofwe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