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我國北方旱情嚴重,秋冬春三季連旱形成;其實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政策旱情”卻是更為嚴重:“多年連旱”。所以國務院一號文解決水利問題后,第四號文立即針對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的“連年旱情”:新十八號文破繭而出。正所謂“橫有多長,豎有多高”,漫長的期盼還是等來非常給力的政策。新十八號文主要亮點可以用“三個更加”來形容——即更加重視集成電路產業,更加靈活和更加遵循產業規律。 老十八號文中主要講述軟件產業,只有在第十二章中重點講述集成電路產業。而在新十八號文中,用超過2/3的篇幅來針對集成電路產業。這也是在國內多方呼吁政府更加重視集成電路這一戰略性產業后,政府給出的積極回應。 除此之外,通過新老十八號文的主要相關政策對比,還可以看出新十八號文更加靈活和更加遵循產業發展規律。
財稅政策:符合產業發展規律和更加靈活 在企業最關心的財稅政策中,看似變化不大,但是實質上確是“無聲之處有驚雷”。“根據產業技術進步情況動態調整”看似微小,但卻“四兩撥千斤”。集成電路產業受制“摩爾定律”,所以更新發展很快:一年量變,兩年質變。老十八號文公布后,國家海關,財務和稅收等多個相關部門制定了固定的相關目錄和文件,但是產業發展迅速,“十八個月就要更新換代”,需要調整的內容數不勝數。這樣在政策的實施過程中,受到了很多限制,導致很多政策是有其名而無其實,企業也并沒有享受到政策的利好,最后嚴重地制約了產業的發展。而這“動態調整”則積極地應對了產業的“與時俱進”。當然這也對實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在財稅政策中,采取了更加靈活的操作手法:針對老十八號文中被非議而取消執行的第47條,采取了更加靈活的政策。(因為對一個行業的優惠可能會被某些國家以和WTO的相關規則違反為由抗議):“對國家批準的集成電路重大項目,因集中采購產生短期內難以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占用資金問題,采取專項措施予以妥善解決”。針對重點項目的“一事一議”。則可以說是既支持了企業和行業發展,又不至于違反WTO的法規。而對“通知”中說的“對國家批準的集成電路重大項目”,最先符合這個政策的應該是“909”工程升級項目—華力微電子。據此,我相信包括華力微電子在內“集成電路重大項目”會在今年迅速發展,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新十年的騰飛打好堅實的平臺基礎。 老十八號文中所述比較籠統,僅是比較官方的“多方籌措資金,加大對軟件產業的投入。”和“為軟件企業在國內外上市融資創造條件。”而在新十八號文中則明確指出“對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企業技術進步和技術改造項目,中央預算內投資給予適當支持。”而以“中央預算”的名義給與支持,這也是把集成電路產業上升到國家層面,這也為在十二五期間出臺國家重大專項和項目,給與了資金上的明確指示。 同時,這次新政策比較符合現在中國的產業發展現狀:亟需整合。就集成電路設計行業來說,目前大陸有接近600家設計企業,但所有銷售額加起來還不及美國最大的一家;代工業來說,中國也有接近20家制造企業,但現在全球前4名的銷售額已經占了全球所有產值的85%。寡頭競爭已經形成,行業整合勢在必行,通過整合優化資源,做大做強是當今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主題。如何避免國內企業的“小農思想”和“窩里斗”,增進企業之間的合作合并,促進產業的整合融合成為新時代的重中之重。而如何把“國家鼓勵、支持軟件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加強產業資源整合。對軟件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為實現資源整合和做大做強進行的跨地區重組并購,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積極支持引導,防止設置各種形式的障礙。”不變成空話,那么對執行的細節和力度就“拭目以待”。 與此同時,針對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的“輕資產”,“高風險”和“難貸款”的產業特性,新十八號文出臺了多項符合產業特性的投融資,貸款等專門措施。可以說此次投融資政策中的
第十三條的出臺肯定是在充分調研產業規律后做出的十分符合產業以及當今中國產業發展規律的針對性的政策。 研究開發政策:前所未有,對領先的和有規模的企業更為有利 這個在老十八號文中是個空白,此次以較大篇幅出臺這個鼓勵企業積極創新,向更高更先進發展,積極申請國家重大專項以及“建立產學研用結合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政策,則對目前各個領域中領先的以及有規模的企業更為有利。比如剛發布全球第一款40nm TD芯片的展訊通訊可完全可以建立通信聯合實驗室,來承擔更多國家重大專項;創業板“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第一股”------國民技術則完全可以在安全、云計算、物聯網和手機支付等領域建立聯合實驗室,組建創新戰略聯盟,以及申請更多國家重大專項;而在CES上大出風頭的本土芯片設計企業福州瑞芯完全可以通過這項政策加強其在消費電子處理芯片領域的領先地位。 同樣在制造領域領先的中芯國際,華虹NEC和宏力半導體則也會充分利用這樣政策,在各自領域做精做深,建立產學研聯盟,為中國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搭建穩固的平臺。 人才政策:過去十年以吸引為主;現在則是鼓勵調動積極性 前十年,因為國內的集成電路產業剛剛起步,所以吸引海外優秀人才是當時的主題;而現在,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電路產業)已經成了另外意義上的IC---In China。自然人才政策也由“吸引”到了“鼓勵調動積極性”為主。 與老十八號文相比,此次推出市場政策,也可見市場的重要性。其中的“進一步規范軟件和集成電路市場秩序,加強反壟斷工作,依法打擊各種濫用知識產權排除、限制競爭以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進行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可謂是非常及時也非常有針對性。 在集成電路領域,外國企業的壟斷和對市場的控制超出想象。并且因為產業的特性,壟斷企業往往應用自己的平臺和壟斷優勢,采取各種惡性手段,限制后進企業(也主要是中國企業)的進入。比如在手機的核心芯片—基帶芯片領域,曾有外資企業超過90%的壟斷,并且利用自己的壟斷優勢,以“斷貨”等各種手段威脅自己的客戶不準采用競爭對手的芯片或者與自己沒有合作關系的公司的配套芯片。而當國內芯片公司突破技術障礙和市場壁壘進入市場后,壟斷的公司又用價格戰等各種方式對國內公司進行打.壓。嚴重地影響了國內企業的發展。 與政策的出臺相比,執行卻成為了一個難題:怎樣界定“壟斷”,以及怎樣去執行,卻成為一個疑問和伏筆。關于政策的執行,通知中“此處略去N個字”,但這也是企業更為關心和期盼的。 當然,除了利好,與老十八號文相比,我認為也有一些利空。 老18號文中“國家投資的重大工程和重點應用系統,應優先由國內企業承擔,在同等性能價格比條件下應優先采用國產軟件系統”和“政府機構購買的軟件、涉及國家主權和經濟安全的軟件,應當采用政府采購的方式進行。”這對軟件產業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同樣作為核心的硬件—集成電路卻從未來 18號文中得以體現。而如今,在國內集成電路產業有了迅猛發展之后,國家每年還要進口芯片超過1000億美金的芯片,同時國內系統企業很少采用國產芯片,這與缺乏對采用國產芯片的政策支持與鼓勵是有關系的。如果說十年前國產芯片是因為質量不過關,導致采購率不高的話,那么現在則很大程度上是被“外國的月亮圓又圓”的心態作祟。展訊通信,福州瑞芯,瀾起科技,珠海歐比特,中天聯科和安凱微電子等多家中國公司的芯片已經進入三星,摩托羅拉和Apple等諸多國際知名品牌,但何時“墻內開花墻內香”,則還需要漫漫長路。 同樣在制造領域,經過十年磨劍,中國的制造業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以中芯國際,華虹NEC和宏力半導體為代表的中國制造業積極修煉內功,全面參與全球競爭:比如中芯國際在主流工藝上已經和國際領先者相差至不出兩代;華虹NEC在嵌入式存儲器,分立器件和鍺硅等特色工藝上也成為全球領先的代工供應商。 要想真正實現高科技產業的自主可控,實現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全面發展,應該考慮出臺一些鼓勵國內企業在國內制造生產的政策,實現集成電路產業的可控性和真正國產化。 在此也呼吁政府多多考慮,爭取后續出臺一些支持鼓勵國內生產,積極采納國產芯片的政策和措施。同時延續并拓展老十八號文,規定在一些國家投資的重大工程和重點應用系統,涉及國家主權以及安全相關的軟硬件中,繼續優先由國內企業承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