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2月16日 14:49 來源:鳳凰網科技 作者:用友 王文京 編者按:在新年之際,《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在全球征詢10位商業領袖2011年實現的最重要目標,包括寶潔公司前董事長兼CEO A.G. Lafley、谷歌公司董事長兼CEO Eric Schmidt、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Klaus Schwab、阿里巴巴集團CEO馬云、用友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王文京等人,他們的答案不一而足。以下為用友王文京的署名文章《擁抱云計算》。 ![]() 用友董事長兼CEO王文京 在過去一年里,我們按照行業來組織我們的解決方案、專業服務和人員配置,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內地和海外市場覆蓋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產品的競爭力不斷提升,還組建了一家專門的管理咨詢公司,為客戶提供“咨詢+ 軟件”的服務,各項營業收入完成了預定目標。而過去一年的不足之處在于,我們的業務結構還需要優化,特別是服務和伙伴業務需要戰略性加強;另一方面,我們的業務模式還需要改善,以提高企業的贏利能力。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明年我的工作有兩條主線,一是繼續深化管理軟件的行業化發展,二是推動云戰略。 在我看來,我所在的管理軟件行業未來有三個趨勢:一是行業化程度不斷加深,二是專業服務占業務比重不斷提高,三是云計算模式將成為大勢所趨。其中,云計算是個人電腦、互聯網之后的第三次革新浪潮,對我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戰略機遇,同時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云計算可以幫助企業創造更多的客戶價值,加速市場拓展(包括歐美市場)和營業增長,升級商業模式,提高贏利能力。過去十年里,我們成功地實現了從財務軟件向管理軟件的第一次轉型,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管理軟件與服務提供商。 現在,我們必須把握住云計算這個歷史機遇,積極擁抱云計算浪潮,實現從管理軟件向云服務的戰略轉型,以“軟件+云服務”的模式, 給客戶提供更多價值以及更自由的選擇。在這個基礎上,爭取成為亞洲最大、全球領先的企業云服務提供商。當然,如果看得更長遠一些,我們還在為早日成為管理軟件行業世界前三名的目標繼續奮斗。 附一: 中華網推羅斯云計算解決方案 助制造業減少IT開支 中國軟件資訊網2月16日消息,中華網羅斯系統今天宣布,推出羅斯云計算解決方案(Ross in the Cloud),協助加工制造業減少前期投入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它們的IT開支和昂貴的維護負擔,實現較低的總擁有成本。 羅斯云計算解決方案是廣受市場青睞的羅斯企業資源規劃方案的軟件即服務(SaaS)版本。這種新解決方案將由羅斯系統托管數據中心專家按需提供并進行管理、監測和維護。收費方式是按用戶的數量、應用程序的配置和服務期限按月計算。羅斯云計算解決方案為產品制造、銷售和財務應用提供安全的云計算環境。該款新方案使廣大的中小企業(SMB)有機會使用企業資源規劃解決方案。這種服務過往只有大企業才有能力使用。羅斯云計算解決方案包括財務管理、庫存控制、制造、維護管理、流程規劃、采購、銷售訂單處理、分銷商庫存管理和業務分析等功能。該套件還包括TraceExpress的創新應用:提供一步到位的雙向追溯功能,并用一幅幅高度直觀的圖像顯示,可以對產品批次和批量進行360度的監控。 ChainLink研究首席執行官Ann Grackin 說:“羅斯云計算解決方案給中小企業鋪墊了一條坦途,使他們獲得最先進的技術,而無需花費大量的前期投資。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中,業務效率是中小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所在。羅斯云計算解決方案的技術不僅幫助中小企業達成效率目標,而且使他們立足市場,贏得市場份額,并最終改善他們的經營績效。” 中華網軟件董事會副主席黃仲翹博士指出:“隨著羅斯云計算解決方案的誕生,羅斯系統使企業在進行部署選項時,可以從本地實施安裝飛躍到按需定制,以滿足其當前和未來的需求。羅斯系統為云計算用戶提供這種獨特的靈活性、使他們在業務增長或需求有變化時,無需重新安裝軟件,亦不必中斷業務,即可輕易地轉到本地運行解決方案。新的云ERP解決方案還有助于降低制造商的整體IT運營成本,并提高可擴展性和安全性。由于生產商沒有了維持高昂的IT基礎設施的煩惱,他們可以專注于他們的所長--運營本業并保持其競爭優勢。” 附二: 云計算數據中心不可忽視的四大關注問題 我們看到,這一兩年來企業對IT基礎架構的需求越來越高,虛擬化、云計算的普及,使得數據中心飛速發展。我們深處于云計算和虛擬化火熱發展的階段,云數據中心的管理出現了新需求,因此對云數據中心管理系統也有了眾多變化。 云計算和虛擬化為企業節省不少成本,而數據中心也肩負起了更多的責任。數據中心管理系統從管理數據中心的基礎設備,逐漸走向業務管理。新的數據中心管理平臺應該形成直接面向客戶應用需求的一系列整體解決方案,從而為數據中心的各種關鍵業務系統提供支撐。 云計算數據中心的爆發式增長的同時,我們在管理上應給與更多的關注,總結一下主要分以下四點: 首先是它的復雜性,云數據中心的基礎設備規模相對較大,也更加的標準化。大容量的設備通過統一的標準協同集中工作,由此帶來的管理復雜性不容小覷,因此需要更智能化的設備管理。 其次,服務器虛擬化的應用。采用眾多虛擬化技術可以為云數據中心減少成本、實現不斷增長的業務需求。大體分為三種:一臺服務器虛擬成多臺服務器,即將一臺物理服務器分割成多個相互隔離的虛擬環境,多用于部門劃分;多臺服務器處理同一個業務,滿足解決系統平臺所需要的高可靠性、可擴展性、可伸縮性以及安全性問題;更多的是多個業務在多臺虛擬服務器上運行,即在原有服務器上應用新業務,對服務器的劃分。以經濟、快捷、高效的方式讓新增業務快速應用是云數據中心不容忽視的管理問題。 第三,管理將更加簡便智能。在云數據中心,需要有大量的人為操作,比如說統一設備配置、業務遷移、故障排除及檢查、流程跟蹤等。如此繁重的管理任務僅憑幾個管理人員要在短時間內完成,并保證其準確、操作得當,當然需要通過自動化的管理技術來實現。 最后,也是老生常談,就是云計算數據中心的安全問題。企業將數據中心整合、云計算、虛擬化和VDI等部署應用之后,計算能力和數據以及管理正向數據中心轉變,由此對服務器的安全穩定性將提出更高的要求。無論是物理或是虛擬服務器、還是企業數據中心內部和云服務器,都需要更可信任的保護方案。 附 三: PPTV斥資1億開建視頻云數據中心 DoNews 2月15日消息,據PPTV首席執行官陶闖透露,該公司將斥資1億元人民幣建立視頻云數據中心,目前已經啟動人員招聘計劃。 陶闖表示,在2009年PPTV獲得新融資后,公司就開始在原有P2P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創新,進行底層技術重構,逐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研發專利的PPCloud視頻云技術,以滿足未來用戶的需求。 陶闖認為,以前各大視頻網站有點對不起用戶,視頻效果普遍較差。這是未來用戶所不能容忍的。用戶平滑、高清的享受體驗,以及三網融合應用,將是視頻云數據中心的主要目標。 按照PPTV的規劃,視頻云平臺將形成覆蓋各省市的數據中心,在產品上覆蓋機頂盒、手機、IPAD等終端設備。1億元投資將集中于服務器采購,研發團隊擴展等方面,目前PPTV已經啟動300名技術人員招聘計劃。 附四: · 愛立信設備連接平臺(Ericsson Device Connection Platform)的推出,將為在2020年實現500億臺連接設備的宏偉目標鋪平道路 · 為電信運營商提供的M2M(機對機)服務將使設備間的連接突破當前所限的智能手機和手提電腦 · 基于云的“軟件即服務”業務模式可最大限度降低運營商進入市場的壁壘 · 交通、能源和監控等行業的企業將從連接服務中受益 通信所造福的不僅僅是人,更包括機器。據預計,機對機通信將在未來數年間迅猛發展,隨著各行各業通過移動網絡實現機對機通信,移動用戶的數量將在當前53億的基礎上顯著增加。 為支持這一發展,愛立信(NASDAQ:ERIC)今日在巴塞羅那2011移動通信世界大會上推出了Device Connection Platform(設備連接平臺)。該平臺針對電信運營商推出,以助力他們向其企業客戶量身定制各種機對機業務。該平臺以“軟件即服務”業務模式推向市場,將以極低的初期技術投資和快速上市等優勢讓運營商從中獲益。 “我們預計2020年全球將有500億臺連接設備,屆時所有受益于連接的設備都將實現連接,”愛立信副總裁兼核心網與IMS主管Magnus Furustam表示。“為實現這一目標,愛立信正與電信運營商、重點垂直行業和機對機通信價值鏈中的其它參與者合作,創建世界一流的技術和可持續商業解決方案。” 他補充道:“目前,移動連接性已用于諸如智能儀表和車隊管理等場景。今后,機對機通信更將應用于其它有意義的移動解決方案中。而且,這里所指的所有產品都將裝有軟件:只要連接到移動網絡,就可以輕松升級。” 愛立信的設備連接平臺(Device Connection Platform)使得針對機對機業務的定制式連接和價格方案成為可能。愛立信提供了一個綜合服務解決方案,運營商可以針對其企業客戶的需求進行定制,包括針對所有連接到網絡中的設備的自助式界面、靈活計費、付費和連接方案。由于機對機應用可以利用現有的IP協議進行交流,這些應用可通過互聯網獲取并共享數據,此外,運營商的客戶可以實時管理其用戶情況及設備。 “該平臺將助力運營商為那些有不同連接需求的設備和應用提供解決方案,包括通過移動網絡發送一條重要的業務短信,或者高清視頻監控服務等。愛立信的設備連接平臺(Device Connection Platform)都能夠滿足這些需求,并為運營商開發新的業務領域提供支持,”Furustam總結道。 附五: 鮑爾默:WP7重大升級將支持IE9和云計算 ![]() 微軟公司首席執行官鮑爾默(鳳凰網科技配圖) 鳳凰網科技訊 2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微軟公司首席執行官鮑爾默在西班牙巴塞羅納舉行的全球移動大會上宣布:微軟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發布智能手機操作系統Windows Phone 7的重大升級,升級后系統將新增IE9瀏覽器、更多的第三方多任務功能、微博工具Twitter以及SkyDive云計算功能。 微軟CEO指出,鑒于微軟已與諾基亞建立了將WP7用于諾基亞設備的合作關系,此次WP7的改進是為了讓消費者、無線運營商、Windows Phone 7的應用開發者都滿意高興,甚至還包括三星和宏達這樣的硬件制造商。 鮑爾默承諾:“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將成為用戶可使用的最友好平臺,今天人們正在愛上Windows手機,我們將繼續推進產品的普及。” 具備多項新功能的WP7重大升級將在今年下半年發布,盡管微軟沒有提供準確日期。一些不太重要的升級將在三月前兩周發布,屆時WP7將增加復制/粘貼功能和其他一些應用改進。 鮑爾默在基調演說中還演示了WP7的多項功能升級,其中一個視頻顯示,起居室里一名Xbox Live Kinect(體感游戲)用戶在用他的WP7手機與另外兩名游戲玩家揮動首筆相互擊球。 即將推出的Skydrive連接(網盤服務)將以云計算方式儲存文件和文件夾,用戶可在這里對文件進行預覽和編輯。IE9功能演示顯示了瀏覽器快速處理視頻任務的能力。鮑爾默說,IE9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用于WP7平臺。 微軟還演示了WP7新增的Twitter功能,以及處理第三方應用程序的多任務能力。這種多任務功能需要消耗大量的電池工作時間。 鮑爾默的身旁站著諾基亞CEO Elop,這位剛與微軟結盟的CEO強調了聯盟對運營商的支持。他說,微軟與諾基亞的聯盟將使“運營商有能力為終極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他強調:“微軟擁有現代的工具集合,諾基亞將貢獻計費和其他自動化功能,這些條件將為諾基亞的硬件形象加分。” 微軟公司移動通訊業務總裁Andy Lees周一通過博客說,Windows Phone設備將在2011年上半年轉向CDMA網絡,比如Verizon無線公司和Sprint Nextel。他還說,SkyDrive的文件儲存功能和IE9支持也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安裝IE9的手機將支持HTML5和圖像加速,與PC版的功能完全一樣。 附六: “云計算”猜想 “十二五”經濟發展新引擎? 兩年前還讓人“一頭霧水”的“云計算”仍在云端漂浮,還是已經降落人間,實實在在服務著各行各業?“十二五”經濟發展,“云計算”究竟能帶來怎樣的契機? 日前在上海舉辦的“IEC 2011信息化時代企業發展論壇”上,《第一財經日報》采訪了中國電子學會副秘書長、中國電子學會云計算專家委員會秘書長林潤華以及IBM全球副總裁王陽博士,在他們看來,“云計算”早已滲透進眾多行業,點上的應用無處不在,“十二五”推動經濟發展,“云計算”將成為新引擎。 “云計算”的優勢 “云計算”這兩年來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林潤華注意到,云計算在百度和谷歌的搜索量在快速增長,行業內外普遍關注。2010年第二屆云計算大會3200多人參加,今年的第三屆大會預計有6000人到8000人出席。 云計算專家委員會認為,“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模式,在這種計算模式上,所有的計算資源、計算能力、存儲能力還有網絡能力,或者叫交互能力,還有應用軟件,是動態可伸縮的,且被虛擬化的,以服務的方式提供,可以分片、零散地出租,用戶能方便地通過互聯網獲取、租用到這些資源,這個概念應該可以涵蓋目前所有的硬軟、互聯網廠商。這種新型的計算資源組織、分配和使用模式,有利于合理配置計算資源并提高其利用率,降低成本,促進節能減排,實現綠色計算。 林潤華分析說,“云計算”有幾個優勢,一是系統的可擴展性和規模性,很容易實現資源的共享。現在信息化面臨困境,由于部門利益、建設項目的不同,確實存在很多的信息孤島,如果采用云計算很容易把這些資源共享起來。二是“云計算”在資源的動態分配管理方面也優點突出。“云計算”另一大特點就是跨地域,大家不用知道服務器在哪里,服務從哪里提供,比如百度和谷歌的搜索服務,就是典型的“云計算”服務模式。 從每個單位有發電機,到城市有發電廠,再到一個地區甚至一個省份建一到幾個發電廠,電力系統經歷了一個大集中的過程,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熱效率更好。林潤華用電力發展的例子來類比“云計算”,信息處理和信息服務業需要大集中,“云計算”是一種重要手段和途徑。 “云計算”如何影響經濟社會 “云計算”到底能對經濟、社會產生哪些影響?林潤華認為,“云計算”使人類社會快速進入信息時代,50%以上的人還不能上網,使用信息服務,存在信息鴻溝,與城市鄉村廣泛使用電力相比,信息社會目標還相距甚遠。 “云計算”這種大規模、社會化、專業化方式,就可能使人類快速進入信息時代,獲取信息的方式更方便、更低廉。“如果只需要一個手機,航班、天氣、財經等所有需要的信息都能輕松獲取,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這才算進入信息時代。”林潤華說。 林潤華認為,“云計算”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過去數十年中,IT技術的進步極大地推動全球經濟發展,“云計算”引入商業模式又進一步提高企業的信息化水平,促進區域產業轉型和升級。林潤華舉例說,很多物流企業的信息化水平相當低,內部管理、人員管理、營銷管理都沒有應用到信息技術,“如果采用‘云計算’的話,這種信息化水平的門檻就會大大降低。‘云計算’可以把所有的服務由專業團隊提供,企業不用關心到底誰來提供服務和技術。” “‘云計算’還會推動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林潤華提出,服務業可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同傳統產業結合起來,形成現代服務業。 林潤華表示,“云計算”可以推動信息系統向高能、低耗的綠色環保方向發展。他舉例說,深圳有家超算中心一年電費達到7000萬元人民幣,很多數據中心的能源效率只有15%。“如果采用最新的‘云計算’技術,效率可以提升到85%。”他認為,‘云計算’對推動IT系統的綠色節能作用很大,在享受信息化便捷服務的同時,還能降低經濟發展對環境帶來的破壞。 很多人擔心,“云計算”要把大量數據和服務器托管給別人,這會造成信息的不安全,林潤華認為,“云計算”在技術上不會帶來更多的安全問題。“如果法律環境不健全,信任沒有形成,對推動‘云計算’是一個大的障礙,可以先從非核心、非關鍵業務應用開始,不斷加強信任。” 在談到安全問題時,王陽也認為,在技術上完全可以解決,他打了一個比方,如同存錢,大量現金是放在銀行安全還是放在家里安全,專業對專業,個人對個人,相比較,當然還是放在銀行更安全。他也談到,數據安全和私密性,還需要政策和法規來保障,但“云計算”利大于弊。 “行業云”的契機 很多人認為,“云計算”是繼主機時代、PC時代、互聯網時代之后,又一個IT領域的技術革命,林潤華表示,這樣說一點不為過,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會發生巨大變化,將會造就大批新興IT企業。 林潤華認為,中國在“云計算”領域已經有不少廠商走在前列,有很強的技術積累,再加強大的硬件制造能力,還有軟件、開發平臺、操作平臺、應用軟件廠商,如果能將這些資源整合在一起,應該能與國外“云計算”廠商并駕齊驅。 較早投入“云計算”研發、應用,IBM對“云計算”有著更多的感悟。王陽認為,“云計算”讓世界變得更小、更平、更智慧,如果信息能夠共享,人們看問題會更加清晰,決策也就能更正確。 不同廠商、不同角度都在談“云計算”,包括IAAS(基礎架構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IAAS(軟件即服務)等各種層次,不過,王陽認為,最重要的一層,就是Besiness Process as a service,商業流程作為“云計算”的服務體,所帶來的就是“行業云”。 王陽表示,通過“行業云”提升整個“云計算”的水平,是一個很大的契機,政府在這方面需要花力氣進行引導。“如果打造一個生態鏈,讓整個行業的上下游都在‘云計算’的過程當中進行交互,帶來的價值相當大,而且是一個跳躍性的發展。中國分幾個區域,經濟的區域板塊,都有它一個核心的行業發展計劃。而在這個行業發展計劃當中,我們就可以把‘行業云’作為一個非常好的應用方向。不管是在金融、貿易、物流、制造、石油、化工等等都可以用‘行業云’、用行業的流程把它打造成為一個非常有效率的智慧行業。” IBM大中華區商務解決方案研發總監兼華東研發中心總經理崔峰則重點闡述了電子商務這一行業如何使用“云計算”服務。崔峰稱,中國大大小小品牌商云集,進入門檻仍然較高,選擇“云計算”這種新型服務交付方式則可幫助尚未進入電子商務的品牌商降低成本。IBM已經攜手無錫云計算中心,試水推出電子商務云概念,也已經有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部寶馬車最重要的是需要有一個非常強大、有力的發動機,這個發動機對于傳統的商家來講是很難擁有的。崔峰認為,電子商務云就是通過“云計算”的交付方式,給企業提供這樣的發動機,企業只需要致力于商業上的研究,把線下的業務搬到線上來,而不用去關注那些技術的細節。 崔峰還預測,接下來的三年,“云計算”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會更加切實地看到“云計算”是怎樣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貫穿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 [“IEC 2011信息化時代企業發展論壇”由亞太地區城市信息化合作辦公室與第一財經共同主辦,上海市浦東新區物聯網協會、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產業創意研究所、美國供應鏈管理專業協會 |
戴爾業務重心不再是PC 未來利用云計算取得增長 2011年02月17日 11:15 來源:中國軟件資訊網 中國軟件資訊網2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戴爾公司的工作重心不再是PC業務,未來將更多利用云計算業務取得增長。 雖然戴爾是全球第三大PC廠商,但戴爾卻希望借助云計算業務實現新一輪增長。該公司CEO邁克爾·戴爾(Michael Dell)已經借助并購提供了多種存儲、軟件、安全和服務產品,這類業務的利潤率通常高于PC。戴爾希望將數據中心業務的銷售額翻番至300億美元。 “公司的重心的確已經不再是PC業務。如果2011財年的運營得當,2012財年就將利用能夠利用這一優勢。”邁克爾·戴爾在分析師電話會議上說。 戴爾周二發布財報,除去部分費用,該公司在截至1月28日的第四財季內實現每股收益0.53美元。分析師平均預期,該公司第四財季每股收益為0.37美元。該公司還預計,今年的銷售額增長將超出市場預期。2012財年銷售額將達到646億至670億美元,增速約為5%至9%,高于分析師644億美元的平均預期。 戴爾周三在納斯達克市場常規交易中上漲1.65美元,漲幅為11.86%,報收于15.56美元。該股今年以來已經累計上漲了15%。 戴爾曾是PC市場的領導者,但逐漸被惠普超越。作為公司創始人,邁克爾·戴爾過去4年間一直致力于帶領戴爾重新實現增長。但他并沒有試圖奪回PC市場的王者地位,而是把重點放在業務多元化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