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2月13日 14:49 來源:新華網 作者:楊京德 劉洋 新華網日內瓦2月12日電(記者楊京德 劉洋)最近媒體熱報全球互聯網IP地址(基于互聯網通信協議IPv4)枯竭的消息,引起人們的關注。國際電信聯盟(簡稱國際電聯)副秘書長趙厚麟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應該反問一句,“互聯網IP地址真的枯竭了嗎?” 趙厚麟說,全球互聯網IP地址雖被相關組織宣布枯竭,但這僅表明有關組織掌握的資源分配完畢,而分到各大區域IP地址管理機構的資源尚未分完。此外,在用的IP地址仍有開發潛力,另有大量已被分配的IP地址尚未使用。 趙厚麟說,全球互聯網地址管理組織分給中國的IP地址只有3億多,還不到全球IP地址總數的10%,而中國互聯網用戶達4億多,超過了中國IP地址的容量,也就是說,中國的一個IP地址被一個以上用戶使用。其他國家可仿效中國開發使用它們手中掌握的IP地址。另外,美國人口只有3億,但掌握的IP地址接近全球總數的40%,其中大量地址一直閑置,尚未使用。 趙厚麟提到電話百年發展史。他說,電話之所以在全球互聯互通,一個重要原因是每個用戶都有自己的號碼。整個電話號碼系統是由國際電聯制定國家碼,然后由各國發展各自的用戶號碼。目前全球移動和固定電話用戶高達60多億,其中移動電話50多億、固定電話10多億。當初制定電話號碼系統的專家做夢也沒有預見到今天的發展規模。但令人高興的是,電話號碼至今沒有出現大問題,無人認為電話號碼將枯竭,而且還在繼續增加。 那么,為何互聯網號碼——IP地址會出現枯竭呢?趙厚麟認為,這是因為互聯網走的是另一條路,專家們在美國實驗室發展IPv4機制之初,IP地址多達40多億,被視為天文數字,無人相信會出現枯竭問題。他還指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互聯網地址分配根據的是當時美國實驗室專家們的思路,沒有從全球角度統一考慮并管理分配,因此出現了許多當時專家沒有想到的問題。互聯網迅速發展后,IP地址枯竭問題早在十多年前就引起專家關注,認為該系統的IP地址將枯竭,必須考慮應對措施,于是醞釀新的互聯網通信協議機制IPv6,將IP地址的數量從現在的2的32次方越過2的64次方直接提升到2的128次方,這又是個天文數字。 趙厚麟認為,使用IPv6將是發展趨勢,但是要把數十億現有用戶轉到新系統上,肯定會遇到許多新問題,比如投資、建設,應用、過渡等問題。就全球網絡或國家網絡而言,人們不可能另起爐灶建立一個新系統,而只能在現有基礎上過渡。IPv6從十多年前問世以來一直在試驗。中國在這方面步伐較大,已進行了具體地區和機構的試點工作。 至于互聯網用戶何時從IPv4轉到IPv6機制,趙厚麟舉例說,就像中國移動通訊從二代技術GSM過渡到三代技術3G一樣,這需要一個過程。 趙厚麟指出,盡管新的IPv6機制的地址系統容量巨大,但如果繼續走IPv4地址分配的老路,該系統的地址枯竭問題早晚也會出現,而其他許多問題,諸如國家網的有效規劃發展問題,網絡安全問題,資源的合理分配問題等,都將會長期困擾各國專家和管理人員。不過,互聯網的地址分配也不能照搬電話網發展的路子。 趙厚麟在2003年就呼吁,IPv6地址分配不能走IPv4的老路,應該建立權威的全球機構,討論如何更公平、更公正、更透明地分配IP地址。他還曾提出具體主張,走“雙軌制”:由民間組織,也就是讓市場掌握一部分資源,即IPv4方式;同時劃出一部分地址直接分配給國家,由各國制定發展計劃。總之,一定要避免重蹈IPv4的覆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