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2月12日 08:16 來源:晶報 近年來,我國科研論文發表數量突飛猛進。最新的媒體數據顯示,我國科技人員發表的期刊論文數量,已經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據統計,這些科研論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開外,真正極好的論文,在中國還是鳳毛麟角。 這一現象顯示,我國科研成果產出盡管數量不少,但質量相當低下,科研成果處于一種粗放型生產狀態。這些年來,高校和科研院所基本上都把科研成果數量作為一項最重要的考核指標,成果數量上去了,科研單位就能獲得國家更多的經費支持,對大學來說,這也關系到大學的聲譽和排名,故而高校會把科研成果數量與職稱晉升、經費支持緊密掛鉤,以激勵科研人員多出成果。而另一方面,對科研人員來說,成果數量就是立身之本,成果數量要是上不去,職稱、收入水平也就上不去,故科研人員也就有足夠的激勵來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因此,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的目標,在這種利益驅動機制之下目標是趨于一致的,這驅動了科研成果在數量上的大躍進。 在這種以短平快為目標的驅動機制之下,科研成果的質量當然是得不到保證的,由此也必然滋生出種種學術不端行為。這些年,諸如教授剽竊、數據造假等學術不端事件已算不上什么大新聞了,甚至還出現了“漢芯造假”這種駭人聽聞的事件,而就在最近,因存在嚴重學術不端行為,200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獲獎項目“渦旋壓縮機設計制造關鍵技術研究及系列產品開發”,被科技部公開撤銷了其昔日獲得的國家科技獎項,須知,國家科技進步獎獲獎項目代表了我國科技水平的最高成就。 值得追問的是,科學家們的科學精神到哪里去了?顯然不能認為,學富五車的科學家群體的道德水準會低于社會平均水平。事實上,仍然存在眾多的以追求科學發現為己任的科學家在默默地進行科研探索,但科學研究的性質決定了,原創性的科學發現是相當困難的,這些嚴格自律的科學家可能經過經年累月的研究,也未必能獲得重大的發現。當由此導致他們的論文數量太少時,他們的職稱就會上不去,也得不到經費的支持,這個群體就會慢慢被這個以數量為評價標準的學術秩序邊緣化,由此出現一種道德上的逆淘汰,即恪守學術規范的科學家被淘汰出局,而遵循“潛規則”的人卻成為學術競爭中的優勝者。 于是可以發現,導致學術不端行為背后的最終推手其實是權力意志。一方面,科研單位的領導人為了追求政績工程,把科研成果數量目標層層分解到每一個科研人員身上,以評職稱、級別評定相要挾,迫使科研人員玩命地炮制論文;另一方面,以論文數量取勝的科研人員,就有機會成為某種行政或學術上的領導人,在他們走上各種“領導崗位”之后,就能夠獲得更多的經費支持,并指揮手下的科研人員發表更多的論文,最終實現名利雙收的“正循環”。 這種學術的大躍進并不是科學邏輯的產物,而是權力邏輯的產物。我國已把建立自主創新國家確立為國家戰略,但真正的自主創新必須遵循科學創造本身的邏輯,這一邏輯要求權力必須從科學秩序中走開,而換之以科學家共同體作為科學水平的最終裁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