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驗說明 本例程測試功能:讀取指定的圖像數據,然后對圖像進行灰度轉換和Canny算法處理,計算處理過程所耗的時間,并將處理后的圖像保存到當前目錄下。 本例程主要是測試OpenCL是否對這兩種算法有優化效果,分別從禁用OpenCL和使能OpenCL兩種情況來計算處理圖像數據所用的時間,將測試的結果與官方提供的測試結果進行對比和驗證。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例程源碼路徑:光盤“Demo/OpenCL/OpenCL_performance_test/src”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可執行文件以及測試腳本路徑:光盤“Demo/OpenCL/OpenCL_performance_test/bin”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測試使用的圖片路徑:光盤“Demo/OpenCL/OpenCL_performance_test/data”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測試平臺:廣州創龍TL5728-IDK開發板 開發板簡介: Ø 基于TI AM5728浮點雙DSPC66x+雙ARMCortex-A15工業控制及高性能音視頻處理器; Ø 強勁的視頻編解碼能力,支持1路1080P60或2路720P60或4路720P30視頻硬件編解碼,支持H.265視頻軟解碼; Ø 雙核PRU-ICSS工業實時控制子系統,支持EtherCAT、EtherNet/IP、PROFIBUS等工業協議; Ø 外設接口豐富,GPMC、USB 2.0、UART、SPI、QSPI、I2C、DCAN等工業控制總線和接口,支持高速接口PCle Gen2、USB 3.0、SATA 2.0; Ø 應用于工業 PC&HMI、工業機器人、機器視覺、 醫療影像、電力自動化等領域。 ![]() 將光盤資料“Demo/OpenCL/OpenCL_performance_test/src”例程源碼拷貝到Ubuntu任意目錄,進入該源碼目錄執行以下命令對源碼進行編譯: Host# cdAM57xx/OpenCL_performance_test/src/ Host# make SDK_INSTALL_PATH=/home/tronlong/ti-processor-sdk-linux-am57xx-evm-03.01.00.06 ![]() 編譯完成之后會在當前目錄下生成可執行文件canny,將其拷貝到開發板文件系統的“/home/root/”目錄下。 將光盤資料“Demo/OpenCL/OpenCL_performance_test”下的bin文件夾以及data文件夾拷貝到開發板文件系統的“/home/root/”目錄下。bin文件夾下包含opencl_off.sh和opencl_on.sh測試腳本,data文件夾下是兩張大小和格式不同的圖片文件TL5728_1080p.jpg和lena.png。 ![]() 以下分別從禁用OpenCL功能和使能OpenCL功能來進行對比測試,分別采用data文件夾下的圖片TL5728_1080p.jpg和lena.png來測試。 3.1 禁用OpenCL執行以下命令進行測試,先禁止運行OpenCL功能,然后清理緩存再進行測試,重復清理緩存和測試的步驟5次,如下圖所示: Target# sourcebin/opencl_off.sh Target# sync;echo 3 >/proc/sys/vm/drop_caches Target# ./cannydata/TL5728_1080p.jpg ![]() 取以上5次測試結果的平均值: Ø BGR2GRAY tdiff=55.01ms Ø Canny tdiff=95.50ms 3.2 使能OpenCL執行以下命令進行測試,先使能OpenCL功能,然后清理緩存再進行測試,重復清理緩存和測試的步驟6次,如下圖所示: Target# sourcebin/opencl_on.sh Target# sync;echo 3 >/proc/sys/vm/drop_caches Target# ./cannydata/TL5728_1080p.jpg ![]() 如上一共測試了6次,每一次測試之前記得先將系統內核緩存清理干凈,否則測試結果有誤。因為第一次運行時,內核在AM57xx上編譯,OpenCL使能時會有額外的延遲,延遲時間大約為幾十秒,所以第一次測試結果不作為參考。官方解釋如下: Please note that the first run, with OpenCL on, hasadditional delay of ~1min, due to kernel compilation on AM57xx. This isconstrained to first run only, if "TI_OCL_CACHE_KERNELS" environemntvariable is set. 由以上6次的測試結果,取最后5次測試結果的平均值: Ø BGR2GRAY tdiff=185.38ms Ø Canny tdiff=17.71ms 3.3 測試結果對比同理,按照如上操作步驟在分別禁用OpenCL和使能OpenCL的情況下,計算處理lena.png圖片所用的時間,并對5次測試的數據取平均值。對比以上測試結果,如下表所示: ![]() 作用率=禁用OpenCL計算處理圖像數據所用的時間/使能OpenCL計算處理圖像數據所用的時間。 以下是官方的測試數據: ![]() BGR2GRAY作用率=0.345 Canny作用率=1.690 從測試結果可以看出來,本次測試與官方測試結論是一致的:OpenCL對BRG2GRAY算法不但沒有性能上的提升反而存在著負面的效果;而對Canny算法則有著非常明顯的提升效果,與官方的作用率進行對比,本次測試得出的作用率要大于官方提供的作用率數據,這與待測試的圖像文件有一定的關系。 官方提供的其他OpenCL內核的測試數據: 鏈接:http://processors.wiki.ti.com/index.php/OpenCV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