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2月10日 04:43 來源:人民日報 人民圖片 進入政府部門、就職國企、自己創業,都是證實個人能力的機會;一線城市、二線城市、農村基層,都會有施展個人才華的舞臺 小林和小芹生長在同一個村莊。 小林學習好,高考后上了省城的大學,4年里父母省吃儉用、東挪西借湊夠學費,讓他讀完了大學。找工作時,沒有任何“門路”可走,小林千辛萬苦謀了個銷售員的職位,每月1000多元的收入,自己的開銷都緊張,就別提幫襯家里了。小芹高中沒讀完就去了廣東打工,從流水線上一路做到了領班,如今月工資漲到3000多元。每到過年,小芹大包小包地往家拿東西,儼然是衣錦還鄉。每到這時,想起去上大學時鄉親們依依不舍地把自己送到村口的場景,小林就開始懷疑當初的選擇。 曾幾何時,人們篤信知識改變命運。因為上了大學可以找到好工作,可以改善家里的生活。可是,當人們面對這樣一份報告:“自2003年以來,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起薪與農民工月工資之間的差距呈現縮小趨勢……”像小林一樣懷疑自己的人會大大增加:大學生真的不值錢了嗎? 勞動力價格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緊缺時價格就會上漲,不論你是低學歷還是高學歷。近年來,我國高校應屆畢業生數量從每年160多萬人上升到660萬人,加上往屆未就業的畢業生,供給加大不可否認。與此同時,大學生就業問題還存在著供需結構上的不對稱。千軍萬馬都想涌入一線城市,都想捧上“金飯碗”,而需求總是有限的,大部分人的希望注定會落空。 不過,大學生的起薪和農民工的工資越來越接近,人們似乎只看到了差距在縮小,卻忽略了很多其他因素。比如,工作幾年后,大學生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擁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他們職場的上升空間非常大。另外,農民工工資上漲,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之前的工資水平被低估了,在當前“用工荒”的背景下,他們的勞動力價值逐漸回歸真實。 根據國家統計局城調隊2004年的入戶調查數據計算,我國城鎮居民個人教育收益率為12.3%,即多接受一年教育,年收入平均可增加12.3%。這意味著,良好的教育能夠為個人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書不會白讀,大學生不會不值錢。 青年失業是一個世界性現象。在高等教育普及度高的國家,也不是大學生一畢業就能找到滿意的工作。近年來,我國將大學生就業放在促進就業的首要位置,出臺了一系列引導扶持措施,這無疑會對今后大學生就業產生積極影響。隨著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高端服務業、高技術產業興起,會有更多適合大學生知識結構和就業意愿的崗位被創造出來。“十二五”期間,政府將更加重視調整收入分配,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有望建立,這對于包括大學畢業生在內的就業人群都將是好消息。 信心要樹立,現實也要面對。我國勞動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并未改變,就業壓力依然很大。大學生還是應調整自己的就業觀,進入政府部門、就職國企、自己創業,都是證實自己能力的機會;一線城市、二線城市、農村基層,都會有施展個人才華的舞臺。只要從實際出發,腳踏實地,努力工作,困難總能過去,美好的生活一定能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