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無際通信 當地時間2017年12月20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舉行的3GPP RAN第78次全會上負責管理基站標準的3GPP終于正式簽署了5G標準的首個規范文檔(5G NR standard)。 在此之前,全球范圍內多家運營商、設備商便已積極開展5G技術相關的實驗研究。而現在,首版的標準定下來了,全球范圍內的5G相關的研究、部署便有了一個明確、統一的方向。而隨著該標準的凍結和發布,苦苦等待的設備商、運營商們也終于見到了5G技術商用的影子。 ||| 移動通信技術與社會經濟發展 而對于5G網絡的建設,中國移動可以說是非常積極的。中國移動提出:關于5G網絡建設,2018年要在全國5個城市開始規模試驗,2019年實現預商用,力爭2020年實現規模商用。 其實積極布局5G網絡建設的并不僅僅中國移動一家,全球范圍內有實力的運營商都在緊抓5G建設。而這一切都要從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對社會經濟的作用說起。 3G時期,總共拉動了1萬億元的投資和消費。其中運營商進行網絡建設投資4000億元,用戶購買手機、上網卡等3G終端的消費約合4000億元。另外,視聽等3G信息服務業創造消費約合2000億元。 到了4G時期,2015~2017期間,三大運營商建設3年投資約合4385億元人民幣,而根據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顯示:4G商用以來,每年拉動社會消費和投資超過1萬億元。 而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5G安全需求與架構白皮書》顯示:2030年,5G網絡將帶動我國社會總產出16.9萬億元,經濟增加值6.5萬億元,創造就業機會1950萬個。 在直接貢獻方面,5G將帶動總產出6.3萬億元,經濟增加值2.9萬億元,就業機會800萬個;在間接貢獻方面,5G將帶動總產出10.6萬億元,經濟增加值3.6萬億元,就業機會1150萬個。 同時華爾街著名投行Jefferies(杰富瑞)預估,三大運營商將在7年內累計投入1.2萬億元人民幣進行5G網絡建設。 從上述數據便可以看出,從3G到5G運營商投入的網絡建設資金越來越多,但同時也在更大程度上拉動了社會投資與消費。而從比例上來看,與產生的總體經濟量相比,運營商的網絡建設投入的占比是呈下降趨勢的。 ||| “信息高速公路”的升級 1992年,參議員、前任美國副總統阿爾·戈爾提出美國信息高速公路法案。1993年9月,美國政府宣布實施一項新的高科技計劃――“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簡稱NII),旨在以因特網為雛形,興建信息時代的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使所有的美國人方便地共享海量的信息資源。 該計劃直接推動了美國在其后二十來年的經濟發展,包括:Amazon(1995年)、Google(1998年)、Facebook(2004年)在內的一大批美國互聯網巨頭企業,都直接或間接地受惠于該計劃。 從3G網絡通信技術的普及開始,世界便由“互聯網時代”開始邁步進入到“移動互聯網時代”。與之相應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定義也開始從寬帶領域擴展到了移動寬帶領域。 而自2007年以來,我國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的飛速發展,也與3G網絡的建設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有著密切的聯系。 所以,5G時期的移動網絡建設就像真正的高速公路建設一樣,是保障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這已不僅僅是運營商之間的行業內競爭,5G建設的博弈,層次更高、成果更加豐碩,同時產生的兩極分化效果也會更加明顯。 ||| 5G的重要性,就像蒸汽機之于工業革命 曾經有人說,“5G的重要性,就像蒸汽機之于第一次工業革命。”當時的大多數人們,更多的認為這是一種夸張的修辭手法。 但是隨著這一年多以來大數據、人工智能以及物聯網等技術及相關產業的飛速發展與普及,5Giii才猛然意識到,前輩的話絕對沒有一絲夸大的成分。當4G時代,互聯網經濟、技術便能夠發展地如此迅速。等到比4G強上數倍的5G技術真正到來的那一天,沒人可以準確地預料出相關技術、產業能夠發展到什么程度。而5G技術便是能夠撬動這部機械開始運行的“杠桿”。 由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組成的龐大“機械”,再配上名喚5G的強力“引擎”,只怕是“快似風云”都不足以形容其迅速,其動力亦足以拖出一個“黃金十年”。 5G的重要性,更甚于蒸汽機之于第一次工業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