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目 錄 第1章 緒論 1.1 數字信號處理器概述 1.1.1 數字信號處理器的發展 1.1.2 數字信號處理器的特點 1.1.3 數字信號處理器的選型 1.2 運動控制系統技術概述 1.2.1 運動控制技術簡介 1.2.2 運動控制分類 1.2.3 運動控制器的實現方式及特點 1.3 電動機運動控制系統實現技術 1.3.1 數字信號處理器在交流調速系統中的應用 1.3.2 FPGA/cPLD在交流調速系統中的應用 1.3.3 無速度傳感器直接轉矩控制 1.4 DSP電動機控制實驗開發套件簡介 第2章 C2000軟件開發基礎 2.1 系統開發 2.1.1 系統集成與調試工具 2.1.2 代碼生成工具 2.1.3 簡易操作系統 2.2 C/C++編程基礎 2.2.1 C/C++語言的主要特征 2.2.2 輸出文件 2.2.3 編譯器接口 2.2.4 編譯器操作 2.2.5 編譯器工具 2.3 TMS320X28xx的C/C++編程 2.3.1 概述 2.3.2 傳統的宏定義方法 2.3.3 位區定義和寄存器文件結構方法 2.3.4 使用位區的代碼大小及執行效率 2.4 C/C++語言與匯編混合編程 2.5 TMS320X28xx定點處理器算法買現 2.5.1 定點與浮點處理器比較 2.5.2 采用Iqmath庫函數實現定點處理器的運算 第3章TMS320X28xx處理器及其應用 3.1 TMS320X28xx系列處理器特點 3.1.1 TMS320X28xx處理器外設 3.1.2 TMS320X28xx處理器比較 3.2 28xx處理器時鐘單元 3.2.1時鐘單元基本結構 3.2.2鎖相環電路 3.3 F28xx映射空間 3.4 中斷及其應用 3.4.1 中斷概述及中斷源 3.4.2 PIE中斷擴展 3.4.3 定時器中斷應用舉例 3.5 事件管理器及其應用 3.5.1 事件管理器簡介 3.5.2 事件管理器應用舉例 3.6 SPI接口及其應用 3.6.1 SPI接口簡介 3.6.2 SPI接口應用實例 3.7 CAN總線及其應用 3.7.1 CAN總線特點 3.7.2 cAN總線數據格式 3.7.3 CAN總線應用舉例 3.8 SCI接口及其應用 3.8.1 sCI接口特點 3.8.2 SCI發送接收數據應用 3.9 模/數轉換單元 3.9.1 模/數轉換單元概述 3.9.2 排序器操作 3.9.3 排序器的啟動/停止模式 3.9.4 輸入觸發源 3.9.5 排序轉換的中斷操作 3.9.6 ADC的時鐘控制 3.9.7 ADC參考電壓 3.9.8 ADC應用舉例 第4章 Embedded target for TI C2000 4.1 Enlbedded Target for TI C22000的主要特點 4.2 TI c2000 DSP嵌入式目標模塊和CCS集成開發環境 4.2.1 默認項目配置 4.2.2 custom—Mw的默認設置 4.2.3 支持的數據類型 4.3 調度和時序 4.3.1 基于定時器的中斷處理 4.3.2 異步中斷處理 4.4 目標系統模型創建 4.4.1 模塊庫的使用 4.4.2 設置仿真配置參數 4.4.3 系統目標類型和存儲器管理 4.4.4 創建模型 4.5 C20001ib的使用 4.5.1 配置模型設置 4.5.2 向模型中添加功能模塊 4.5.3 模型的代碼生成 4.6 Iqmath庫應用 4.6.1 Iqmath庫介紹 4.6.2 數的定標 4.7 模塊庫 4.7.1 模塊庫概述 4.7.2 目標系統模塊庫的使用方法 4.7.3 c281x處理器目標支持庫的使用方法 4.8應用舉例 第5章 智能不間斷電源的設計 5.1 引言 5.2 UPS的基本特點和功能要求 5.3 UPS的數字控制技術 5.4 基于數字信號處理器的智能UPS設計 5.4.1 智能UPS的結構 5.4.2 在線UPS原理 5.4.3 智能UPS的硬件設計 5.4.4 智能UPS的軟件設計 第6章 空間矢量脈寬調制技術 6.1 空間矢量控制系統結構 6.2 矢量控制中的坐標變換 6.2.1 三相定子A—B—C坐標系與兩相定子a-β坐標系之間的變換 6.2.2 d—q垂直坐標系與M—T定向坐標系之間的變換 6.3 空間矢量基本原理及實現 6.3.1 空間矢量的基本原理 6.3.2 空間矢量的DSP實現 第7章 基于TMS320F2812的永磁同步電動機控制 7.1 概述 7.2 永磁同步電動機的數學模型 7.2.1 電壓方程 7.2.2轉矩方程 7.3永磁同步電動機的矢量控制法分析 7.3.1 永磁同步電動機矢量控制原理簡介 7.3.2 弦波永磁同步電動機的矢量控制方法 7.4 磁場定向算法介紹 7.4.1 磁場定向控制系統結構 7.4.2 矢量變換原理及其應用 7.4.3 TMS320F2812實現空間矢量控制算法 7.5 永磁同步電動機控制系統的實現 7.5.1 系統結構 7.5.2 控制系統實現 第8章 基于DSP的步進電動機控制系統 8.1 介紹 8.2 步進電動機的原理 8.2.1 反應式步進電動機 8.2.2 單極性步進電動機 8.2.3 雙極性步進電動機 8.2.4 雙線步進電動機 8.3 步進電動機的物理特性 8.3.1 靜態特性 8.3.2 半步和微步控制 8.3.3 摩擦力和死區 8.3.4 動態特性 8.3.5 步進電動機的共振問題 8.4 步進電動機驅動設計 8.4.1 介紹 8.4.2 可變磁阻步進電動機驅動 8.4.3 單極性永磁電動機和混合電動機驅動 8.4.4 單極和可變磁阻驅動 8.4.5 雙極性電動機和H橋驅動電路 8.5 采用TMS320F2812實現步進電動機控制 8.5.1 硬件設計 8.5.2 軟件設計 第9章 交流感應電動機控制方法 9.1 介紹 9.2 感應電動機的基本原理 9.2.1 交流感應電動機的基本結構 9.2.2 感應電動機的轉速特性 9.3 感應電動機控制策略 9.3.1 脈寬調制控制 9.3.2 滑差控制驅動器 9.3.3 矢量控制驅動器 9.3.4 無測速器調速控制 9.4 交流感應電動機的坐標變換 9.5 感應電動機建模與仿真 9.5.1 三相感應電動機的模型 9.5.2 dqo靜止和同步參考坐標 9.5.3 靜止參考坐標感應電動機的仿真 9.5.4 磁場定向控制方法的感應電動機的仿真 9.6 感應電動機的控制實現 9.6.1 感應電動機的矢量控制 9.6.2 感應電動機的無速度傳感器控制 第10章 無刷直流電動機 10.1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基本結構和特點 10.1.1 定子 10.1.2 轉子 10.1.3 霍爾傳感器 10.1.4 無刷直流電動機特點 10.2 無刷直流電動機與其他電動機的性能比較 10.2.1 無刷直流電動機和有刷直流電動機的比較 10.2.2 無刷直流電動機和感應電動機的比較 10.2.3 無刷直流電動機與異步電動機的比較 10.3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操作原理 10.3.1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工作過程 10.3.2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控制結構 10.3.3 無刷直流電動機的換相及控制 10.4 基于28xx處理器的無刷直流電動機控制 10.4.1 系統硬件結構 10.4.2 控制實現 參考文獻 |
謝謝!!!!!!!!!!!!!!!!!!!!!!!!!!!!!!!!!!!!!!!!!!!!! |
好書 |
謝謝樓主分享 |
謝謝樓主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