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高通正式否決博通1300億美元的收購為科技產業歷史上規模最大并購戰拉開了帷幕。未來數周內,一場“門口的野蠻人”式的激烈廝殺將在這兩家芯片巨頭之間展開。 11月6日,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制造商之一的博通對高通提出以每股70美元現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購,總價值為1300億美元。 而不足一周后,紐約當地時間11月13日開市前,高通宣布,董事會一致否決了博通此前的高達1300億美元的收購提案。 “董事會一致認為,博通的提議顯然低估了高通公司在移動技術和未來發展前景方面的領先地位。”高通公司執行主席兼董事會主席保羅·雅各布表示。 高通的拒絕使得這場最大規模的收購案馬上面臨下一個環節:博通CEO Hock Tan在本月早些時候曾表示,如果高通拒絕,博通仍然有意進行惡意收購。根據路透社報道,在12月8日截止日期的來臨之前,博通已經在物色新的高通管理層人選。 僅就交易價格而言,博通擬收購高通一案也成為半導體行業乃至整個科技產業歷史上的最大并購案。若合并成功,新公司將成為僅次于英特爾和三星電子的全球第三大芯片制造商。 高通正式拒絕后,狙擊戰已經正式拉開帷幕。博通將如何出招,是向管理層提高收購價格還是惡意收購,而高通將會采取除了毒丸防御、白騎士、雙層股權、自殘或哪些常用策略等成為本案最大的看點。 更為重要的是,在5G轉型和人工智能發展的關鍵時刻,這一芯片并購大案不但將定義未來科技反壟斷問題,其對產業的格局塑造更將最終影響未來人們的科技生活。 惡意收購勝算幾何? 估值是本次高通拒絕的主要理由之一。 高通公司首席執行官史蒂夫·莫倫科夫認為,在半導體行業內,沒有一家公司可以更好地定位于移動、物聯網、汽車、邊緣計算和網絡,高通有能力為股東創造顯著的附加價值,“因為我們在這些吸引人的細分市場繼續保持增長”,并引導向5G過渡。 高通方面表示,董事會和管理層非常重視為高通股東創造價值。“經過與我們的財務和法律顧問進行全面的審查后,董事會得出結論認為,博通的提案大大低估了高通,并帶來了嚴重的監管不確定性。” 根據此前路透社表示,博通方面在考慮通過增加債券融資等方式提高對高通報價的可能性。 在不排除協商提高價格的可能之外,惡意收購仍然是更大的一種可能。 惡意收購指收購公司在未經目標公司董事會允許,不管對方是否同意的情況下,所進行的收購活動。當事雙方采用各種攻防策略完成收購行為,并希望取得控制性股權,成為大股東。 具體的收購方式包括直接向被收購企業的股東發交易邀約(tender offer),以高價收購該企業的普通股股票,從而在小股東手中逐漸獲得公司的控制權。 從目前雙方互不相讓的架勢來看,高通即將展開一次強烈的防御措施。這兩大芯片巨頭的精彩攻防即將拉開帷幕。 高通潛力不可小覷 市場普遍認為,博通之所以可以提出這樣的收購,是因為高通在逐漸增加的監管壓力和科技轉型中相對落后。曾在3G時代一枝獨秀的高通,到了4G時代優勢不再;而在剛剛才開始布局的5G時代,高通還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在11月2日剛剛公布的上季度財報中,高通傳統業務模式受到挑戰,專利糾紛拖累業績。11月2日,高通發布截止于9月24日第四財季的財報,營收同比下滑5%,至59億美元;凈利潤同比下滑89%,至2億美元。 從今年年初開始,蘋果在美國、英國、中國相繼對高通發起訴訟。隨后,高通也在美國、德國、中國等地反訴蘋果。 經營的困境顯示在財務狀況中,在博通對高通的收購提議中,包含250億美元的凈負債。 但在13日的收購提案拒絕中,高通仍然表示,在半導體行業內,沒有一家公司可以更好地定位于移動、物聯網、汽車、邊緣計算和網絡,并將融合5G的演變。 盡管略遜于英偉達不斷釋放的芯片創新,但高通事實上得到了很多業界的認可。自動駕駛創新企業縱目科技創始人兼CEO唐銳在此前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與英偉達等芯片相比,高通的芯片在能耗非常低的嵌入式平臺上仍然可以完整地運用深度學習,實現了復雜的場景感知計算。 “未來只是單純強調計算能力或具備深度學習能力的芯片不太可能成為汽車行業大規模應用的產品。但高通在手機端積累的產業化優勢,類似高通820A,在一塊電路板上集成了5G通信模塊、神經網絡處理引擎、GPS、DSRC、無線WiFi等諸多功能的芯片,是適應未來智能互聯/自動駕駛汽車發展趨勢的產品。” “毫無疑問,深度學習的嘗試已經在服務器上嘗試了多年,而深度學習在我們新的芯片的表現是目前產業的一個奇跡。”高通科技自動及輔助駕駛產品總監Anshuman Saxena此前美國消費電子展期間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 高通的手機業務也繼續獲得青睞。在11月9日舉行的中美企業家對話會上,參會的中美兩國企業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其中,高通與小米、OPPO和vivo三家中國手機制造商簽訂了非約束性采購意向備忘錄,將在今后三年向這三家手機制造商銷售零部件,金額高達120億美元。 而從博通來看,其提供的集成電路主要客戶有谷歌、蘋果等,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其營收已經超越高通,成為集成電路設計中的全球第一名。 2017財年三季度,博通實現凈利潤5.07億美元,環比增長4300萬美元,同比去年同期的3.15億美元的虧損,增長了8.22億美元。 一旦合并,高通與博通旗下的業務2017年營收總和將達到510億美元,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總和預計將達到230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