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智能電視即將進入中國市場,國產品牌到底是羊是狼,很快便見分曉。 性急的韓國企業早已按捺不住。去年12月,LG電子與華數達成合作,成為中國首家與互聯網內容商合作的外資企業。三星近日也表示,CES展亮相的旗艦智能電視預計4月登陸中國。咨詢機構Display Search預測,未來兩年全球智能電視銷量有望達到1.2億臺,2014年銷售的電視機將有一半以上能提供網絡服務。 無論是智能電視,還是其前身——互聯網電視,中國企業可謂是浸淫已久。早在2009年3月份,TCL推出第一款互聯網電視MITV,隨后,創維酷開、長虹ITV、康佳網銳、海信藍擎、海爾模卡相繼問世。好景不長,互聯網電視相繼陷入版權糾紛、“涉黃門”、廣電與工信部博弈等利空漩渦,市場高增長也被止住。 相比之下,外資企業在中國的互聯網電視動作卻較為緩慢。“由于網絡電視的政策不確定性以及市場前景不明朗,大部分外資品牌都不敢冒進。之前還有傳言,廣電總局內部已有規定,對于國外的互聯網電視產品,一律不予接入。此外,外資品牌一時難以拋開其長時間以來堅持的硬件技術升級路線”,某外資彩電企業人士如是說。 不過,隨著相關政策的日益穩定,在三網融合大背景下,中國智能電視的巨大市場需求已日益顯現。憑借此次CES大展之勢,一些外資企業明確要加大對中國智能電視市場的動作和力度。 面對今年外資在智能電視上的發力,不少外資品牌雖信心滿滿,但一些國內企業對此卻不以為然。“不可能的”,長虹多媒體市場總監程勇肯定地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外資智能電視在中國短期內是不可能發展起來的。雖然智能電視可安裝許多娛樂應用,但政府對于網絡視聽的監管依舊很嚴格,不可能達到外資品牌之前展示的,可以瀏覽任意網頁、觀看視頻等效果。如果想通過這些智能電視看網絡視頻,只能安裝一些非法插件來實現,但這些在中國都是違法的。” TCL安卓TV技術平臺部技術經理田東濤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國家政策監管的問題是他們一定會遇到的。此外,如何使這些外資智能電視中的界面、應用程序符合中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也是一大挑戰”。 由于互聯網為代表的智能電視對傳統廣電系統的利益沖擊太大,近年來的國家監管也相當嚴格。多位彩電企業人士透露,“隨著利益分配的明確化,國家推動并鼓勵這一產品的發展只是時間問題。未來10年,智能電視一定是家庭娛樂的中心,它的出現相當于憑空造出一個極為巨大的新市場。” 行業分析人士也指出,在智能電視發展的初期,不論是國產還是外資,誰能把消費者對于網絡的需求扎扎實實地做到電視里、誰能開發出幾個殺手級的應用,誰就能率先卡位,取得市場優勢。 來源:中國企業報 叢健 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