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在嵌入式系統(tǒng)這個IT產業(yè)的新領域,Linux 以其所具備的穩(wěn)定、高效、易定制、易裁減、硬件支持廣泛的特點,結合其免費、源碼開放的特征。使得Linux在嵌入式操作系統(tǒng)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多的嵌入式系統(tǒng),包括 PDA、機頂盒、WAP 手機等等系統(tǒng)均要求提供全功能的 Web 瀏覽器。這包括 HTML 的支持、JavaScript 的支持,甚至包括 Java 虛擬機的支持。而這一切都要求有一個高性能、高可靠的 GUI 的支持。這些系統(tǒng)一般不希望建立在龐大累贅的、非常消耗系統(tǒng)資源的操作系統(tǒng)和 GUI 之上,比如 Windows 或 X Window。但是,在出現(xiàn) Linux 系統(tǒng)之后 GUI 仍然是一個問題。關鍵是 X Window 太過龐大和臃腫。uClinux是專為無存儲器管理單元的處理器定制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統(tǒng)。其內嵌的Microwindow為嵌入式系統(tǒng)圖形界面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2 系統(tǒng)的組成結構 基于uClinux的嵌入式圖形界面顯示系統(tǒng)分為軟件和硬件兩大部分。軟件由uClinux、Framebuffer驅動程序和Microwindow三部分組成。Motorola嵌入式CPU 5272、EPSON的13506 LCD 控制器和TRULY公司的MCT-G320240DNCW液晶顯示屏組成圖形界面顯示硬件系統(tǒng)。結構如圖1所示。 硬件設計環(huán)境:開發(fā)板是Motorola 5272C3,uClinux內核版本號是2.4.17。 3 Microwindow的架構 Microwindow是一種輕量級的GUI,具有輕型、占用資源少、高可靠性的特點。Microwindow 是一個非常適合于工業(yè)控制實時系統(tǒng)以及嵌入式系統(tǒng)的可定制的、小巧的圖形用戶界面支持系統(tǒng)。Microwindow是一種分層設計的架構。最底層是一組屏幕、鼠標/觸摸屏、鍵盤的抽象接口,不依賴任何特殊的硬件。中間層是可移植的圖形引擎。最高層是各種API,供圖形應用程序調用。目前有兩種API,一種是ECMA APIW,第二種是NANO-X APIS.。這些API與win32和x window系統(tǒng)基本上兼容,使應用程序移植非常容易。 在uClinux下Microwindow最底層的SCREEN 抽象接口建立在linux framebuffer 設備基礎上。Framebuffer device 是對圖形顯示硬件設備的抽象,它代表視頻硬件的幀緩存。本文將重點討論uClinux下針對具體硬件環(huán)境如何設計其Framebuffer設備驅動程序。 4 Framebuffer設備驅動程序的設計 Linux下設備分為字符設備、塊設備和網絡設備接口三大類。那么Framebuffer設備屬于哪一類呢?剛開始設計時容易使人困惑。其實對使用者而言,幀緩沖設備也就是Framebuffer device和目錄/dev下的其他設備沒有區(qū)別。它是一個字符設備,使用主設備號29,次設備號用于幀緩沖設備之間的區(qū)分。 例如: 0=/dev/fb0 First frame buffer 1=/dev/fb1 Second frame buffer … 31=/dev/fb31 32nd frame buffer 0~31就是次設備號 幀緩沖驅動程序主要依靠四個數據結構。這些結構定義在 include/linux/fb.h程序內。它們分別是fb_info、fb_var_screeninfo、fb_fix_screeninfo和fb_monospecs。后三個結構可以在用戶空間訪問,結構 fb_info只能在內核空間訪問。 結構 fb_fix_screeninfo定義了視頻板卡硬件的某些固定的特性。這些特性在硬件初始化時就被定義了以后不得修改。在這個結構體中最重要的成員是smem_len和line_length。前者指示顯存的大小,后者提供了一個顯示行的byte統(tǒng)計數,使顯存指針很方便的移到下一顯示行。 結構fb_var_screeninfo定義了視頻硬件一些可變的特性。這些特性在程序運行期間可以由應用程序動態(tài)改變。由于篇幅有限在此只對這個結構體中主要的成員作出解釋,詳細解釋請參見fb.h。成員變量xres 和 yres定義在顯示屏上真實顯示的分辨率。而xres_virtual和yres_virtual是虛擬分辨率,它們定義的是顯存分辨率。比如顯示屏垂直分辨率是400,而虛擬分辨率是800。這就意味著在顯存中存儲著800行顯示行,但是每次只能顯示400行。但是顯示哪400行呢?這就需要另外一個成員變量yoffset,當yoffset=0時,從顯存0行開始顯示400行,如果yoffset=30,就從顯存31行開始顯示400行。 在這四個結構中最重要的結構就是fb_info,它只能在內核空間訪問。其內部定義了struct fb_ops, 結構fb_ops成員就是由一系列Framebuffer 操作函數組成。 結構fb_monospecs在2.5.x內核下才會被采用,在目前內核下不使用。 如前所述就使用者而言,幀緩沖設備和一般的字符設備沒有區(qū)別。因此寫視頻硬件的設備驅動程序就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把視頻硬件抽象成一般的字符設備,驅動程序的寫法和一般的字符設備驅動類似。第二種就是幀緩沖設備的驅動程序的編寫。第一種方法不規(guī)范,而且實現(xiàn)功能有限,故不提倡。下面用與字符驅動程序類比的方法介紹如何編寫幀緩沖驅動程序。 字符驅動程序用函數register_chrdev向內核注冊設備。register_chrdev需要三個參數,參數一是主設備號,參數二是對應與參數一主設備號的驅動程序名;參數三用來登記驅動程序實際執(zhí)行操作的函數指針,它指向struct file_operation。編寫字符驅動程序的主要工作就是編寫各個子函數并填寫file_operation各個域。當用戶進程利用系統(tǒng)調用對設備文件進行操作時,系統(tǒng)通過設備文件的主設備號找到相應的設備驅動程序。然后讀取這個數據結構相應的操作函數指針,接著就把控制權交給這個函數。這就是linux驅動程序工作原理。 幀緩沖設備驅動程序與此類似,其調用register_framebuffer注冊一個framebuffer設備。它只有一個參數就是前面介紹的struct fb_info, 其內部定義了結構成員fb_ops。編寫幀緩沖驅動程序主要就是編寫fb_ops各個成員函數。與字符驅動設備不同的是幀緩沖驅動程序并不實現(xiàn)ioctl調用。幀緩沖驅動程序的初始化函數在linux/drivers/video/fbmem.c中登記。所有的幀緩沖驅動程序的ioct調用由fbmem.c統(tǒng)一實現(xiàn)。由fbmem.c根據當前正在工作的幀緩沖設備提供ioctl調用。 5 硬件電路的設計 5272是Motorola公司Coldfire系列嵌入式CPU,在Motorola公司嵌入式CPU中屬于中低檔產品。低檔不等于低效,在主頻66M時可以達到63MIPS,接近MPC860的MIPS。并且外圍電路接口豐富,在Coldfire系列中集成度最高。 5272總線是一種32位同步數據地址總線,總線傳輸終止支持同步終止和異步終止。在5272與外圍器件總線傳輸周期中,利用TA信號可以在總線傳輸周期插入等待時鐘周期。實現(xiàn)總線傳輸的異步終止。5272總線接口使用BS0~BS3四個信號顯示當前總線周期數據總線寬度。5272的I/O空間是內存映射的,所以沒有專門的I/O地址空間。因為5272沒有MMU單元,所以5272的內存空間是物理地址直接尋址。 液晶屏控制器是EPSON公司的13506。這是一款LCD/CRT/TV圖形控制器。CPU接口廣泛。擁有16bit寬度的EDO顯存接口,顯存最大可達2Mbytes。在16bpp的情況下最大分辨率可達640480。支持虛擬顯示,即顯示圖像尺寸可以大于屏幕實際尺寸。 下圖是Coldfire 5272 CPU 與 EPSON13506之間的接口電路示意圖。 EPSON13506的CPU接口數據總線寬度是16位。5272是大印第安字節(jié)序,當總線寬度是16位時,數據總線高16位有效。EPSON13506 M/R#管腳用來控制當前讀寫是對顯存的讀寫還是對13506 I/O寄存器的讀寫,5272地址線A21對其進行控制。這樣在5272 CS6的地址空間中,地址21位是1就是顯存的地址,為0就是13506 I/O寄存器的地址。5272地址總線A0并未接到EPSON13506 AB0管腳上,這是由于在EPSON13506 CPU接口模式 Generic1情況下,EPSON13506 AB0管腳必須接高電平。這樣就無法實現(xiàn)對字節(jié)的尋址。為了實現(xiàn)對字節(jié)的尋址,可以通過一片CPLD進行邏輯運算實現(xiàn)對相應管腳的選擇,實現(xiàn)字節(jié)尋址。 整個電路設計的重點難點在于對EPSON13506 CPU接口類型的深入理解,顯存和LCD液晶屏的連接比較簡單,在這里就不再贅述。 6 結束語 目前越來越多嵌入式系統(tǒng)要求圖形顯示界面,特別是在一些工業(yè)控制領域。本系統(tǒng)已經成功運用于色譜儀工作站上。其友好的人機界面大大降低了儀表操作難度,簡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生產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