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基頻雙處理器概念:數位訊號處理器+應用處理器 -.背景說明 早期手機的功能較為陽春,主要提供語音通話及文字短訊的傳送,當時的基頻零組件也較為單純,主要含括有類比基頻(Analog Baseband)、數位基頻(Digital Baseband)、記憶體(Memory)、功率管理(Power Management)四大部分。但隨著手機應用不斷的擴充下,基頻零組件數目也越來越多,多媒體處理器(Multimedia Coprocessor)提供和弦鈴聲、CMOS/CCD感光元件(CMOS/CCD Sensor)及影像處理器(Image Processor)提供照相功能等,手機基頻零組件元件數隨著手機應用功能擴充也不斷的增加。 手機基頻零組件數目,隨著應用的擴充而不斷增加,應用處理器的出現,形成手機基頻雙處理器的概念,此概念讓數位訊號處理器負責語音訊號的處理,應用處理器負責影音應用的處理。 二、基頻新架構:應用處理器概念 由于手機上影音功能不斷的擴充,在影像方面,彩色螢幕的色階越來越高,由早期的4096色階到現在的262k色階(實際為262,144色階);在相機模組上,由早期搭載11萬畫素的CMOS/CCD相機模組,到現在百萬畫素以上的CMOS/CCD相機模組。而音樂方面,手機鈴聲的發展上,由16和弦、32和弦到64和弦,還能將錄音的內容當作鈴聲,再來則是轉為音樂的播放,支援MIDI、MP3形式的播放,還有強調立體聲的喇叭。除了上述的影音功能,還有許多無線傳輸與應用,如:藍芽傳輸、Wi-Fi、GPS及FM收音機紛紛加在手機上。 表一 手機多媒體功能規格的演進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2005.02) 這些影音加在手機上,大量資料訊號的處理勢必增加在基頻上,在這樣的趨勢下,手機基頻不但要處理既有的語音訊號,還要加入大量的資料訊號,對于原先的數位訊號處理器來說,無疑是一大負擔。在影音發展的初期,簡單的影音傳送,資料的處理還是落在數位訊號處理器上,但隨著影音規格不斷提升,處理和弦鈴聲相關,必須多一顆和弦鈴聲IC(Melody IC),處理照相功能相關,必須再多一顆影像處理器(Image Processor),基頻的零組件越加越多,所占的面積也越來越大。 為了整合這些影音元件,應用處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的概念因應而生,讓手機基本的語音訊號處理由原先的數位訊號處理器負責,而影音方面的資料處理就交由應用處理器負責。 資料來源:工研院IEK(2005.02) 圖一 手機基頻雙處理器架構:數位訊號處理器+應用處理器 影音資料處理交由應用處理器負責,這樣作法有兩個好處。 1. 減少數位訊號處理器重新設計與認證,加快產品上市時程 隨著數位訊號處理器在處理速度上的提升,要將部分的影音資料處理交由數位訊號處理器也未嘗不可,但這樣做的缺點為,一旦手機影音規格變化,則數位訊號處理器必須做不同的設計及驗證。 依據上述考量,若將所有的影音處理整合在一顆應用處理器中,不但減少數位訊號處理器因多媒體功能的改變,而重新設計的時間,也只針對單一應用處理器元件進行認證,對于推出各式影音規格不同的多媒體手機,應用處理器的概念將可加快產品上市的時間。 2. 元件整合降低零組件的成本 以射頻零組件的整合為例,當元件的離散度越高,則元件的面積越大,成本也越高,隨著元件的整合,尺寸與成本才有辦法進一步的下降。同樣的道理,在基頻零組件上,當處理影音資料的元件,分布成處理和弦鈴聲的和弦鈴聲IC及處理照相功能的影像處理器,對于元件的尺寸及成本都比整合為單一應用處理器來得高。在手機的大小越來越小,成本要求越來越低的要求下,應用處理器的概念,不但可以滿足處理影音資料,更可以縮小元件尺寸,達到降低成本。 三、基頻零組件市場規模 2004年全球基頻零組件的總產值為176.1億美元,較2003年的150.6億美元,成長16.9%,2004年數位訊號處理器的占有率較2003年略微下滑,為35.2%,應用處理器則成長到3.8%;影音相關的零組件(CMOS/CCD感光元件、影像處理器、多媒體處理器、應用處理器)占基頻零組件的比例越來越高,2004年影音相關零組件占了9.9%,較2003年成長了3.1%。(由圖二所示) 資料來源:IDC;工研院IEK(2004.12) 圖二 2003年、2004年手機基頻零組件產值分布 全球基頻零組件產值在2004年依然維持成長,數位訊號處理器的產值也突破60億美元,應用處理器的概念大約在2003年底被提出,當年的產值約為2.1億美元,隔年產值則是提升到6.6億美元,產值成長率高達217%,預估到2008年,應用處理器仍可保持20%以上的成長率。(如圖三所示) 資料來源:IDC;工研院IEK(2004.12) 圖三 2003"2008年手機數位訊號處理器、應用處理器產值 四、結論 當手機上影音多媒體的規格不斷提升,再加上越來越多的應用結合在手機上,大量的資料訊號得依賴手機基頻來處理,使得手機基頻除了數位訊號處理器外,必須再外加許多影音處理等元件,這樣一來使得手機基頻的面積不斷擴大。 手機基頻雙處理器概念:數位訊號處理器+應用處理器,解決了上述的問題,數位訊號處理器專心處理語音資料,應用處理器負責影音應用的相關資料。選用應用處理器時必須考量到應用處理器與周邊元件(數位訊號處理器、LCD螢幕、相機模組等)連接介面、控制介面、傳輸介面的設計,尤其是傳輸介面的設計,因為手機可攜帶的電量有限,許多影音的控制若不需要應用處理器處理,跳過(pass)應用處理器的機制、應用處理器休眠的機制,都可延長手機的待機時間與使用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