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畫PCB,我得到了這些技能 關于PCB的學習有很多很好的資料,講得也很全面,我在這兒只是以初學者的角度,淺談一些在瑣碎的細節問題,希望能對像我一樣的初學者有所幫助。下面是我平時在實驗報告中寫的總結,現將其中自認為有用的羅列在這,沒有用很專業的詞語,可能有些地方說的不妥,還望糾正啊! 為使原理圖美觀,在將相隔較遠的兩端連起來時,可用網絡標志字“Net1”,如果只是起標注作用,則用“Text”。 2 在畫原理圖時,如果把兩根的導線畫得太靠近,則會產生不必要的結點,是因為這兩根線交錯引起的,只要修改光標移動的最小距離即可,即修改“snap”。 3 在原理圖中給元件取名字時,A.B.C不能作為區分的標準。列如:給四個焊盤取名JP1A, JP1B, JP1C, JP1D,結果在PCB板中只有一個焊盤,把名字改為JP1A, JP2B, JP3C, JP4D, 在PCB中就有四個焊盤。 4 在PCB中手動布線時,如果兩個端點怎么也連不上,則很可能是原理圖中這兩個端點沒有連在一起。 5 自己畫PCB封裝時,一定要和原理圖相一致,特別是有極性的元件。如:二極管、電解電容。 6 在Schlib, Pcblib中畫圖時,一定要注意把圖放在靠近中心坐標(0,0)的地方,特別是在Pcblib中,不能直觀的看見中心,可以通過改變線的坐標,使之接近(0,0)。 7 畫PCB封裝時,一定要與實際的元件相一致,特別是周邊的黃線,是3D圖的濕印層,即最終給元件留的空間。 8 手動布線更加靈活,通過 Design-----Rules,彈出對話框,可以設置電源線、地線的粗細。 9 PCB圖中如果元件變為警告色“綠色”,有可能是元件之間靠得太近了,也有可能是封裝不對,如:POWER的兩個焊盤10、11,如果內孔直徑為110mil,則這兩個焊盤變為綠色,只要把內孔直徑改為100 mil,則正常了。 10 將幾個焊盤交錯的放置,則可以得到橢圓形的焊孔。 11 手動布線時,導線是不能交叉的,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增添一個焊盤,然后分別在Top layer 和 Buttom layer兩層布線,通過焊盤將兩端連起來。 12 在原理圖中,雙擊元件,不僅可以看到此元件的封裝,還可以修改原件的封裝,當然前提是封裝已經存在。 13 在畫封裝圖時,最好不要在封裝圖上寫標注,否則,此標注將和封裝連為一個整體,布線時,線不能通過此標注,給布線帶來了麻煩,其實在PcbDoc中可以對元件標注。 14 在Schlib中畫好圖后,一定要修改名字,不能為默認的“*”,否則不能Update到PcbDoc中。 15 可以通過把線加粗到一定程度,達到實心圖的效果。如:按鍵的實心圓、發光二極管的實心三角形。 16 手動布線的時候,現只能有三種走法:水平的、垂直的、45度斜線的。 17 通過這次作業,終于弄清楚了DXP的大致功能,發現畫圖很好玩,特別是自己畫一個元器件,然后在給它畫封裝,還是很有意思的。 18 開始應該先做好準備工作。第一步,把要用到的元器件的圖形,不管是自己親手畫的,還是調用別人的,都統一放到自己建立的Sch.Lib中,這樣用起來就不用到處找了。第二步,給每一個元器件封裝,同樣不管是自己親手畫的,還是調用別人的,都統一放到自己建立的PCB.Lib中。在這個過程中有幾個細節問題不能忽視,比如,在Sch.Lib中引腳的序號 Designator非常重要,它與PCB.Lib封裝中的焊盤序號是一一對應的,在Sch.Lib中引腳的名稱Display Name只是描繪這個引腳的功能而已,可有可無。在Sch.Lib對話框Library Component Properties中,Designator的內容顯示在Sch.Doc中的標號,是可以單獨移動的,Library Ref 的內容顯示在Sch.Lib中的標號。當然,在Sch.Lib中圖形必須要放在中心。在PCB.Lib中畫封裝時也必須要把封裝畫在中心,重點是尺寸問題,必須與實際的尺寸一致,通常,焊盤間距100mil,芯片兩側對稱的焊盤間距為300mil。絲印層(黃線)圖形代表的是元器件焊在板子上時所占用的空間大小。 19 原理圖的繪制,最好是每個功能模塊單獨畫,從庫里調出元器件后,應該給它取個名字,在Designator中給它命名,如果是芯片就寫上芯片的名字,不要用U1、U2等來標注,那樣很容易弄混,出現重名的情況,重名的后果是只有一個導入到PCB中,用芯片的名字命名的另一個好處是,如果有錯誤可以直接找到芯片。網絡標號必須寫在wire線上,如果偷懶放在引腳上,則無效。 20 由原理圖導入到PCB有時候很難一次成功,遇到的問題可能是由于原理圖與封裝沒有很好的對應。比如:有時候引腳序號需要隱藏,就可能忽視了引腳序號,結果是引腳序號并不是所要求的,當然與焊盤上的序號無法對應起來;原理圖中不同封裝的元器件重名也會報錯。只要保證每一個元器件的封裝都是對的(元器件多了,就需要細心仔細了),最后都能導入到PCB。 21 重頭戲就在PCB中了。首先說一下在PCB中修改的問題,如果發現線連錯了,就是原理圖的問題,只要在原理圖中修改好了,在PCB中Import changes from即可。如果發現要更換封裝,可以在PCB.Lib中修改封裝后Update with PCB即可,也可以在原理圖中重新給元器件封裝,然后在PCB中Import changes from即可(這種方法可能更好)。再說一下在PCB中元器件的擺放問題,首先擺放有特定位置要求的元器件,需要手動操作的元器件都應該放在板子的邊緣,比如:電源、串口、按鍵、排針等,能顯示的元器件如數碼管也要放在板子的最上面,便于觀察;再擺放主要的芯片,然后把每個芯片電路的電容電阻都放在這個芯片的周圍(要對照原理圖來找電容電阻),對各個芯片電路進行合理擺放,要求盡量是直線式的走線,沒有交錯的走線;最后就是布線的問題,先自動布線看一下效果,如果元器件擺放的合理,自動布線的效果非常好,然后進行DRC檢測,有時候是走線有問題,(走線變綠)撤銷變綠的布線,手動給它布線,遵從頂層走橫線,底層走縱線的原則。有時候是焊盤大小的問題,將焊孔改小一點就好了。 22 最后就是完善一些細小的地方。比如,把每個電容電阻的值標上去,三極管的型號(是PNP還是NPN),晶振的大小,制版人,制版日期等。 23 要學會利用資源,不能什么都從零開始。比如:數碼管的圖形以及封裝,要想畫的既好看又標準,是要花一定的時間的,而網上都有現成的,只要弄懂別人是怎么畫出來的,記住其中的技巧,將來自己要用到這樣的技巧時能派上用場就行了。同理,絕大部分常用的元器件,它們的圖形以及封裝都能找到現成的,直接拿過來用就行了。 24 動手做之前以為很簡單的,無非就是元器件多了,原理圖復雜了,元器件擺放要講究一些,雖然很多細節問題都知道了,但是還是犯了錯,軟件還是要多用,養成良好的習慣后,就不會再犯這樣或那樣的細節錯誤了。最欣慰的是在元器件的擺放問題上有了深刻的見解,這一次因為元器件擺放得合理,在布線這一環節走得很順利,基本上是自動布線,只是稍微修改了一根線和一個焊盤的大小。好像越是復雜的電路,就越是能發揮出自動布線的優勢,在自動布線的基礎上進行手動布線,效果非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