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AI財經社 文|任曉漁 編輯|金赫 沉寂到瘋狂 “深圳市南山區一公里內有112家智能音箱方案提供商。”喜馬拉雅副總裁、硬件事業部總經理李海波在做小雅音箱的400多天里,多次往返深圳,親眼目睹了智能音箱這波浪潮從沉寂到瘋狂。 深南大道往騰訊大廈步行20分鐘,中間會經過30多幢大樓,每一幢都有數百家創業公司,他們的創業方向和每一次行業的風口密切相關,這一次的風向標是智能音箱。 李海波是個音響控,有過從一個文字工作者轉型硬件創業者的經歷,這塊領地的無數大坑他都踩過。2016年初,他的創業公司海趣科技與喜馬拉雅合并,關于聲音的新場景在喜馬拉雅內部開始討論,智能硬件項目小雅隨后立項。 那時國內的智能語音市場還相對沉寂。整個市場的火爆是2017年以后的事情。 “我們想探索手機之外新的使用喜馬拉雅FM的場景。”他說。亞馬遜Echo大賣的消息傳回國內,深圳市南山區的音箱創業者就越來越多了:有人從這家拿芯片,那家拿麥克風陣列,拼湊出一個音箱,再來找喜馬拉雅這樣的內容提供方接入內容。有時候李海波一天會見上四五家公司,體驗各種類型的音箱產品。 硬件巨頭聯想早在今年1月就在美國消費電子展CES上發布了智能音箱,包含海外和國內兩個版本。傳統的家電企業中也不乏入場玩家,海爾今年3月就發布了智慧家智能音箱AWE。 6月20日,小雅的產品發布。前后一個月里,智能語音助手及其終端產品層出不窮。但這只是序幕。 一個業內玩家稱,在眾多產品中,大部分使用體驗并不算好,多數基本聽不懂人在說什么,一些智能音箱能開風扇,能關空調,但讓它播點內容就失靈了,結果完全準確的基本沒有。這正是希望的最高期,泡沫最大化,整個行業陷入膠著。 智能音箱何以突然火爆?這個問題,從巨頭到硬件企業再到內容平臺,進入市場的邏輯并不一樣。不少人對音箱的熱情來自亞馬遜Echo的成績。 亞馬遜Echo發布于2014年11月6日,相比于此后的市場號召力,它的誕生非常低調,在亞馬遜內部的優先級也很低,但最終它成為了亞馬遜史上最受歡迎的硬件產品。在觀察者口中,這意味著一個基于語音場景的新的應用生態正在形成。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最主要的溝通方式,也應該是人與另外一種智能進行交流的主要方式。”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人陳麗娟在天貓精靈X1發布會上解釋了涉足智能語音的原因。 不少創業者都把語音交互及其帶來的變革視作下一次科技紅利的起點,但對增長和被顛覆的焦慮則是市場行動的另一原因。 “對于喜馬拉雅這樣的音頻內容平臺,如果未來大家不用手機了,我們的依托點在哪里?”喜馬拉雅團隊內部有一個基于未來的危機,他們力圖能夠在手機外,再造一個喜馬拉雅生態:做智能硬件的邏輯也基于此,對下一波趨勢的判斷是他們進入智能音箱領域的理由。 有人看中的是AI賽道。Rokid CEO、前阿里巴巴M實驗室負責人祝銘明2014年7月離開阿里巴巴。離開時,他對上司講了原因:“接下來的兩三年人工智能會突飛猛進,提前起跑才能跟別人同臺演出。” Rokid成立當天,他對擠在會議室里的同事說:“我們必須打造最好的全棧團隊,因為AI領域的對手會在3年后出現,他們將是Google和Apple。” 2016年4月,他所在的Rokid開始小批量生產搭載智能語音助手的終端。Rokid是國內較早涉足這一領域的公司。智能終端所搭載的語音平臺可能是物聯網時代的服務分發角色,它或許會顛覆基于硬件和屏幕的交互模式。 在祝銘明看好的市場上,亞馬遜的Echo最先嶄露頭角,谷歌和蘋果也如期而至。而阿里攜一般團隊難以匹敵的強大內容、渠道資源和技術積累業已入局。 阿里發布天貓精靈X1及AliGenie系統當天,祝銘明收到了近20個人的詢問,大家都想知道他怎么看待競爭和應對。Rokid方面對AI財經社的回應是: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進入這個領域,是對方向的認可,也會教育消費者,未來Rokid會專心打磨產品,在技術和產品上都有合作的可能。 “祝老東家產品大賣,也期待老同事們的精彩演出。”他說。 如同此前的每一場入口之爭,這里聚集了可能的顛覆者、野心家和追風者。所有人都在用自己的語詞策略吸引受眾。 上一場戰爭 “戰爭已經開始了。”去年9月,極路由董事長王楚云看到亞馬遜的智能音箱Echo入門新品降到50美元以下時,一個念頭在他腦中掠過。 上一場戰爭是圍繞路由器開始的。那時,路由器才被認為是未來之王,而王楚云是站立在智能家居入口之爭前沿的一批人:他經歷過智能路由器的激烈纏斗,風口這個詞帶來的誘惑和它所招致的惡戰他也深有體會。“所有的戰爭都是相似的。”王楚云對AI財經社總結說。 2012年,因為在路由器上嘗試刷機,王楚云將辦公室網絡從1800元一個月1M做到600元10M的水平,成功解決辦公室的帶寬問題,這讓他看到了路由器市場的痛點。而路由器的角色十分特別,它處于從互聯網到家庭局域網的節點,同時,市場上TP-Link一家獨大的狀態,顛覆它就足以改寫格局。幾個因素的疊加,讓王楚云進入路由器市場。 如果將原來的路由器比作諾基亞板磚機的話,那么“智能路由器”就是iPhone。除了提供基礎的網絡連接功能外,還可以提供各種定制化乃至平臺化的需求。億級市場和基于這個市場的生態,引發了主流互聯網公司對智能手機之后下一個入口的猜測與追逐。在資本編織的故事中,它被定義為“家庭信息中心”。 美國當地時間2016年5月18日,谷歌召開了2016年Google I/O開發者大會。在本屆大會上,谷歌首先對外推出了一款語音助手設備,被稱為Google Home。它是一款與“亞馬遜 Echo”高度類似的產品。 “@雷軍咱們一起發嗎?@周鴻祎還有新的嗎?@王楚云有壓力嗎?”2013年11月19日上午,時任果殼副總裁的黃冬發過這樣一條微博。小米、360、極路由、果殼,一條略帶火藥味的微博囊括了幾家公司,這從某個側面能反映當時那場入口之爭的激烈。 雷軍當時給小米路由器下過定義:“第一是最好的路由器,第二是家庭數據中心,第三是智能家庭中心,第四是開放平臺。”這足以體現它在小米戰略中的重要性。 此外,360、騰訊、百度、盛大、果殼電子、迅雷、優酷等公司都推出了智能路由器,老牌玩家華為也進入了這一市場,創業公司更是難以計數。 前迅雷高級副總裁段暉曾解釋過迅雷入局的邏輯:一個家庭擁有多款電子設備需要連接路由器上網,網絡傳輸的性能一定是要求極高的。智能路由器最基本的特征是高性能,可以同時承載多個設備的上網需求,并且做到網絡流暢。 Kisslink吻路由也是那一波智能硬件創業的新興品牌,產品主打免輸密碼和安全穩定,當時的計劃是先做好路由器,再發展智能化。 “徐老師正和一個6人團隊聊無線路由器,不滿意。”創始人、董事長張兆龍曾回憶過拿到真格投資的情景,“我跟他聊了兩三分鐘,他不看產品demo就叫律師來簽”。 張兆龍告訴AI財經社,越來越多的設備入網,帶寬現狀和用戶對帶寬的需求之間,矛盾是永遠存在的。從這個角度看,更穩定和安全的路由器市場也是永遠存在的。 價格因素是極路由團隊想到的卡位方式,這也是戰爭中玩家PK的重要武器。一開始就把價格拉低,原本賣兩百多元的產品,極路由直接定價為99元促銷,提高用戶占有率,抓住潛在用戶。“我們自己把價格拉下來,直接讓對手死在路上。”王楚云表達了信心。 但隨著入場玩家越來越多,各家產品在功能、硬件配置和價格上咬得很緊,區別并沒有那么明顯,對傳統玩家的顛覆似乎沒有發生。 硬件難以賺錢,智能硬件玩家開始探尋服務層面變現的可能性。基于路由器的操作系統和App成為了不少智能路由器廠商打開局面的辦法。但它也不可避免地遇到量的瓶頸。據《2016年上半年中國智能路由器市場監測報告》的數據,2016年上半年家用路由器整體出貨3195.2萬臺,其中TP-Link系遙遙領先,份額超58.6%。智能路由器中占比最高的360,份額也在10%以下。2016年上半年,智能路由器在家用路由器市場的比例是16.6%,這一數字在2015年和2014年份額分別為9.9%和2.0%。 “路由器的本職功能是聯網,它集合的功能越多,路由器本身的穩定性可能反而難以滿足。”一位接近TP-Link的人士對AI財經社表示。 破產和轉向 2015年上半年,智能硬件的熱潮突然冷了下來。王楚云記得那種市場從熱轉冷的變化。 概念火爆了兩年,市場和消費者端卻遲遲沒有所獲。智能手環、手表、可穿戴設備,一大批智能家居的產品銷量始終上不去。資本市場對智能硬件的熱情逐漸退卻。 大環境帶來的變化非常明顯。投資人期待看到用戶規模出現上一個量級的躍升,但這并不容易。一批公司死去了,極路由的融資也開始變得困難。 一位路由器行業的從業者告訴AI財經社:“智能路由器這個概念已經處于破產狀態。”這句話指向的是,路由器作為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和下一代入口地位的丟失。 王楚云承認智能路由器目前遇到的困境。由于路由器的連接特性,它被賦予了超越發展階段的期待。但他并不認同路由器已經失去了價值,它依然是智能家居中的重要一環,對于創業者而言堅持是現階段的關鍵詞。 小米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層則表示,潮水褪去之后,從前跟風進入路由器市場的玩家都沒了蹤影,小米依然看好路由器市場。但對小米來說,這個市場的爆發可能還需要三五年。路由器的價值需要量的積累,最終它會在小米的智能家居體系中產生價值。 轉向非常明顯,一批玩家開始重新重視賣貨邏輯。極路由也從以補貼換量的思路中抽身。Kisslink的策略調整更為明顯,他們放棄了激烈競爭中走補貼路線的國內市場,轉向了海外市場。策略調整的契機在2016年京東的“6·18”大促。 Kisslink的VP包志嵩記得,大促中Kisslink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但促銷結束價格回歸原位后,產品銷量馬上下跌,一天賣不超過10臺。“國內這一塊,如果要賺錢,量就上不去。”包志嵩說,最終他們決定放棄國內,專攻海外,這反而讓團隊有了造血能力。包志嵩介紹,他們試圖在今年三季度實現盈利。 7月5日下午,阿里巴巴正式發布了首款智能語音終端設備“天貓精靈X1 ”,由阿里人工智能實驗室出品,內置第一代中文人機交流系統AliGenie 。 巨頭谷歌的案例更有代表性。2015年7月,谷歌進入了智能路由器市場,在美國發布了Google Onhub。這款產品是圓柱形,長得非常像一個音箱。硬件部分由TP-Link負責,谷歌負責軟件和系統,定價199.99美元。 產品上市之初,谷歌也打出了“智能家庭控制中心”的概念,從當時的參數和配置來看,它可連接智能攝像頭、電燈、空調、熱水器等智能終端。按照當時輿論的判斷,這款產品已經為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做好了準備。 一位接近TP-Link的人士對AI財經社表示,開發之初谷歌對銷售的期待非常高,最初預計銷量達到100萬臺,但最后算下來,一年銷量不到10萬臺,投入產出并不匹配。 Google Onhub銷量不景氣,讓谷歌放棄了用路由器作為智能家庭入口的打算。2016年5月,Google Home亮相,這明顯跟隨了亞馬遜Echo策略,將音箱和智能語音助手視為了智能家庭的入口。 谷歌的硬件策略轉向,被業內人士認為是智能家居入口轉換的重要信號。 除了谷歌的轉向,極路由也打算積極參與智能語音領域的布局,比如幫助音箱類產品用更低的成本進入家庭。典型的場景是,不用每間房間放一個高成本的音箱,只用麥克風探針連接上路由器,通過路由器完成指令的本地分析運算處理。 Kisslink也在積極開發可與Echo對接適配的智能配件。在智能家居領域,一個普遍的共識是:設備聯網率不高,而AI技術距離真正改變生活還有一段時間。 大爆發遲遲不來,大廠商尚有機會去調整和等待市場成熟,像Kisslink這樣能調整方向實現造血的并不多,更多的小玩家最終的命運是在那一波大浪里銷聲匿跡。 在主流認知里,路由器的時代結束了,音箱的時代到來了。 被驗證的場景? 2017年1月的美國消費電子展CES上,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亞馬遜的存在感十足。人工智能語音助手Alexa是它最大的秘密武器:在這次CES上,聯想推出了內載Alexa的音箱,LG的智能冰箱、Hub的家庭機器人、福特的汽車、三星的吸塵器、華為Mate 9智能手機以及通用的燈具都內載了Alexa。 根據Betaworks數據,2017年3月16日,Alexa技能種類最多的3類為新聞類、游戲類和教育類,分別為2457種、2254種和1524種。 這一數據增長極快。去年1月,Alexa的技能總數只有130,去年11月時突破了5000,幾個月內,它突破了1萬,并且展示了極大的多樣性。 亞馬遜強大的第三方號召力讓智能語音助手儼然成了新的入口。由于語言的壁壘,在可以預計的一段時間內,國外巨頭智能語音類產品進入國內的可能性基本為零。復制亞馬遜的成功,無疑是不少國內玩家的心態。 但亞馬遜的成功并非一日之功,也不是一般玩家都能復制那樣簡單。 Kisslink的VP包志嵩對Echo崛起印象深刻,亞馬遜的首頁廣告是他最留意的細節。那個位置對其他公司的產品開價是18萬美元一天,而Echo的廣告常年出現在那里。365天的強勢渠道宣傳,美國亞馬遜的用戶畫像又是對新科技產品興趣濃厚的人群。Echo如果誕生在一個創業公司,僅以美國亞馬遜首頁的宣傳為例,渠道宣傳費用就數以億計。 而在產品打造過程中,這款產品的誕生也并非一帆風順。 據Bloomberg報道,Echo誕生在Lab126團隊,1代表字母A,26代表字母Z。里面涉及多個項目,包括Kindle和貝佐斯視為iPhone殺手的Fire Phone,它們的優先級都排在Echo之前。亞馬遜CEO貝佐斯對Echo的期許在于創造新的消費習慣,幫助亞馬遜更好地賣東西,一開始產品的喚醒詞甚至就被定為Amazon。 根據工程師們最初的設想,Echo定價在50美元左右,成本在17美元。從2011年到2014年,團隊成員們一直認為他們會在6個月內搞定產品并推向市場。但產品發布時間一再后延,硬件成本也不斷攀升,最終售價達到了179美元。最難的點在于,讓Echo邊說邊聽,并縮短它的回復時間。 Echo的曲折在國內不少同類產品中也有體現。 上一場戰爭是圍繞路由器展開的。那時,智能路由器才被認為是未來之王。 2017年7月5日,天貓精靈X1發布會結束,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負責人陳麗娟被問及天貓經理X1誕生歷程中最大的難點。“這是我見過鏈路最長的產品,每一步的結果都被乘數級放大。”陳麗娟說的其實是智能音箱這款產品的制造門檻。 天貓精靈X1發布時,阿里巴巴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團隊也一并亮相。人員配備比一般的實驗室更為豐富,除了包含各類科學家和工程人員、算法團隊,還包括產品設計、硬件制造生產的終端負責人員。 硬件、算法、設計、第三方支持和內容豐富度,這都是智能音箱成為消費級產品要邁過的關卡。 “阿里為什么選擇這個時候自己來做一款硬件?”有人問陳麗娟。 她的回復依然很直接:消費級產品要直接接收消費者的檢驗,長鏈路之下一般的硬件團隊不具備這個能力,阿里選擇由自己把這個鏈路跑通。 這個過程的繁瑣程度,可以由喜馬拉雅的小雅音箱窺其一斑。小雅經過了420天的打造,由獵戶星空、喜馬拉雅、洛可可、佳禾智能四家公司的近500人團隊共同完成。獵戶星空是獵豹旗下的機器人人工智能公司,其中的數百位工程師主攻小雅的語音識別和算法模型;喜馬拉雅自己有近百人的團隊負責NLP語義理解與音頻數據優化;洛可可負責外觀設計;佳禾智能則負責產能及成本控制。無論是人力還是財力,研發端都要不小的投入,而這已是最基礎的付出了。 李海波對AI財經社講到了一個細節。那是小雅音箱的一次外觀調整。音箱容積發生了不到0.2升的變化,音箱外部覆蓋的那層布材料則厚了一毫米。新版本測試時,所有人突然發現,原本調整好的語音語義識別率大跌,10句話中有9句話無法識別。 最終排查的問題和亞馬遜當時遇到的難題一樣。音箱本身的發聲和外部喚醒的聲音產生了沖突。40多天后,這個問題才被調試好。“要先對音箱發出的聲音做一個回聲消除和降噪,再采集5米之外的喚醒聲音。”李海波說,這里面的復雜度把一般的團隊排除在競爭之外。 群鴉盛宴和列王之爭 王楚云家里有四五款智能音箱,其中不乏所謂的國內玩家仿效Echo之作。有一款產品他用了兩三天后就束之高閣。 最大的問題有兩個。一是指令只能以機器聽得懂的方式下達,換一個表述,機器就完全無法理解。目前的智能產品對自然語言的識別還遠未到能與人自由交流的地步。 另一點是家中設備的聯網率太低。要完成語音控制,要么斥資換掉空調,要么去買一款紅外線識別工具。而這些成本都通過一個起身按遙控器的動作就能解決。智能語音助手及其終端要想成為下一個入口,所有的家庭設備都得更新換代成具備聯網功能的新品,入網是一切的起點。 語音語義理解涉及算法和機器學習,這需要收集語料庫。從這個意義上看,科大訊飛這樣的公司有不小的積累。它從前端不斷拿到用戶反饋數據,而像阿里、騰訊、百度這樣的巨頭在不少應用場景中也積累了用戶行為數據。比如,阿里的客服體系中曾經積累了不少的語料資源,神馬搜索和支付寶的語音搜索也能提供支持。 各類玩家進入市場的場景并不一樣,圍繞著音箱,不同公司未來商業變現的可能性也大不相同。 內容型平臺喜馬拉雅被不少人認為與音箱產品有著天然的契合。喜馬拉雅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進入市場目的不在賣貨。 “我們不會站在任何一家的競爭對立面。”李海波對AI財經社說,雖然開發布會時小雅的二代三代產品就已經計劃得差不多了,但是喜馬拉雅進入市場時姿態非常低,就是做好一款內容產品在智能終端的用戶體驗,把小雅形成的一整套能力輸出給所有需要的合作伙伴。“我們的訴求很簡單,讓聲音走到每一個人需要的場景里去。” 小米探索實驗室也將在7月底推出智能音箱類產品。小米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層告訴AI財經社,從前小米在智能家居領域的投資達90余家,生態鏈上強大的第三方支持度將成為小米音箱在智能家居市場的重要優勢。 小米進入智能音箱市場,是否會影響它開放自己的產品接入其他語音助手平臺呢?Rokid CEO在若琪·月石的媒體溝通會上也被問到了同樣的問題。這也是所有創業團隊在第三方支持上需要回答的質疑——如何讓更多人跟著你玩。 “一個偉大的公司一定是靠協作取勝,當然有些核心的東西不要觸碰。”就在發稿前,米家智能家居已全線向Rokid的智能音箱開放。祝銘明這么回答,他習慣性地露出了略帶狡黠的笑容,相信成熟理性的市場會傾向于協作。 今年5月份,亞馬遜音箱產品全系降價,不少人視之為與谷歌展開競爭而采取的價格策略。而國內的音箱產品中巨頭紛紛入場,天貓精靈X1的價格僅為499元,阿里這樣的重量級玩家的低價策略和成熟的內容體系極大地提高了國內玩家進入的門檻。 “用戶體驗并不那么好的時候,消費者沒有動力用高價去嘗鮮,購買一款半成品。”小米內部一位中層人士認為,價格因素很大程度會影響消費者的決策。 有人認為,下一代入口的戰爭將變成巨頭的游戲。“如果有獨特的技術,小玩家最好的結局是被巨頭收購。”一位智能硬件創業者分析說,行業走向會在1年之內明朗,但大部分玩家撐不了1年。 激烈競爭中,具備強大的渠道才能把音箱賣出量來,這就把一部分玩家清出了戰場。而如果巨頭間的競爭加劇,類似百度在開發者大會上宣布全資收購KITT.AI,將智能設備的語音喚醒和自然語音處理等核心能力開放,這種免費策略對一些試圖走技術方案提供商路線的玩家很可能是滅頂之災。排他性的協議在更膠著的對抗中或許也會出現,這也是小玩家玩不起智能音箱的理由。 而一旦進入列王的戰爭階段,推出了硬件的阿里、京東和即將推出硬件的騰訊之間競爭最為直接,百度的DuerOS開放平臺則與天貓精靈內載的AliGenie形成競爭。 值得一提的是,亞馬遜Echo的成功離不開強大的電商渠道能力和貝佐斯對支付購物場景的重視。在中國市場上,已經實現聲紋購物的天貓精靈X1對新的消費場景和消費習慣的驅動力可能更足。 另一方面,阿里與騰訊都坐擁海量內容庫,技術上阿里云在大數據和算法上的積累時日已久,騰訊的計算能力也不遑多讓,這場即將到來的戰爭還遠未到談格局之時,格局更遠未到明朗之時。 但對那些只為了顛覆和入口字眼進入的玩家來說,結局可能早已寫在上一場入口之戰的廢墟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