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業務領域,中國有自己的搜索引擎(百度)、電子商務平臺(阿里巴巴)和流媒體視頻服務(愛奇藝),它們都獲得了巨大成功。但是,顯而易見的是,中國沒有自己的亞馬遜Echo或谷歌Home。 在中國,通過語音提供人工智能服務的設備市場還處于起步階段,幾乎沒有市場研究公司追蹤這類產品銷量。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估計,今年中國智能音箱銷量將達到200萬臺,遠低于美國的1400萬臺。 智能音箱的普及,不僅僅事關設備銷量本身,還事關哪家公司控制人工智能服務的提供。在美國,谷歌、微軟、蘋果和Facebook在激烈競爭,爭奪對人們數字生活中心的控制權。亞馬遜本周表示,在Prime會員日促銷其間,大幅優惠的Echo是最暢銷的產品。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師特蕾西·蔡(Tracy Tsai)表示,“理解和回答對話環境下中文自然語言的技術還不夠成熟”,部分中國廠商生產的設備語音識別準確率低,是阻礙智能音箱普及的一個關鍵因素。 地平線機器人公司、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創始人余凱表示,影響智能音箱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零售市場普及的還有其他因素。許多人,尤其是年青的上班族,通常在家中待的時間較少。智能音箱的用武之地通常在家中。 余凱說,“外賣行業的火爆表明,人們沒有太多時間待在家中。年青人大多數時間都用在上班或去上班的路上。對于智能音箱在中國能否普及開,人們還存在一些疑問。” 北京居民何天然(Tianran He,音譯)稱,他沒有看到令人信服的理由購買智能音箱,也從未聽說親朋好友討論購買智能音箱事宜。他說,“在房間內放置一臺音箱,而且知道它能‘聽到’任何聲音,會讓我產生怪怪的感覺。” 在外出時,中國消費者總是花更多時間在移動設備上消費內容,而非待在客廳和臥室中。2016年初的數據顯示,約70%的愛奇藝(按觀看時間計算是中國最受歡迎的流媒體視頻服務)用戶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上觀看影視節目。Netflix設備合作伙伴生態鏈副總裁斯科特·米爾(Scott Mirer)去年曾表示,相比之下,大多數Netflix用戶在家里的電視機上觀看節目。 彭博社表示,雖然智能音箱在中國尚不是熱門產品,但中國的互聯網巨頭還是計劃推出智能音箱。京東是推出智能音箱的最大公司,預計采用其技術的智能音箱出貨量今年底將達到100萬臺。Counterpoint預測,到2022年,中國智能音箱銷量將達到2200萬臺。 阿里巴巴和騰訊已經公布了生產智能音箱的計劃。百度在本月的人工智能會議上展示了一款智能音箱——在會議上被問到北京最常見的問題:“今天空氣質量如何?”百度的普通話語音助手DuerOS被整合在多款產品中。 科勝訊系統公司(以下簡稱“科勝訊”)開發音頻捕捉和處理技術。科勝訊總裁薩利爾·阿薩爾(Saleel Awsare)稱,該公司在與逾60家有意開發智能語音設備的中國公司合作,相比之下,它在與約20家美國智能音箱合作伙伴合作,其中包括亞馬遜。 阿薩爾說,“在中國,開發智能音箱的創業公司要多得多,它們似乎能更容易地獲得投資。目前智能音箱領域的情形,與當年智能手機剛問世時頗為相似。” 彭博社稱,一種可能性是,在中國,人工智能語音服務不通過音箱而通過家用電器提供。市場研究公司IHS Markit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消費者購買了全球65%的大型智能家電。IHS Markit預計,到2020年時這一數字將達到9510萬臺。 美的和京東的最新冰箱,能提醒用戶多吃蔬菜,因為它們配備有圖像識別相機和軟件,能識別冰箱中的食物和蔬菜。據京東首席技術官張晨稱,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說智能冰箱并非是新鮮事物,但卻可能是人工智能進入家庭的一個可行途徑。 張晨說,“冰箱的關鍵不是技術,而是技術如何融入人們的生活。人工智能需要實實在在的應用。” 來源:Bloombe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