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愛范兒 英特爾酷睿 i9 處理器來了! 在舉行于臺北世界貿易中心的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17)上,英特爾公司副總裁兼客戶端計算事業部總經理 Gregory Bryant 登臺演講,并對外宣布了一系列新產品,其中包括全新的酷睿 i9 處理器。 從命名的角度來看,i9 比目前已經存在 i5、i7 等系列更加高端強大;實際上,英特爾對 i9 的定位正是“極致的性能與大型任務處理能力”;而它的性能則主要表現在“諸如虛擬現實內容創建和數據可視化等數據密集型任務的革新”。 也就是說,i9 處理器的真正面向對象,是超越 PC 普通任務之外的 VR 內容創建等需要處理大量數據的任務。 ![]() 據 Gregory 介紹,英特爾 i9 整體都是性能強悍的,不過也分為 5 個不同版本。其中最低版本擁有 12 核心和 24 線程,售價 999 美元; 性能最強的是英特爾 i9 至尊版處理器(i9 Extreme),它是擁有 18 個內核和 36 線程的首款消費級臺式機 CPU,售價 1999 美元。 酷睿 X 系列處理器家族 實際上,在推出 i9 處理器的同時,英特爾也整合現有的酷睿 i5 和 i7 處理器,共同推出了酷睿 X 系列處理器產品家族;按照 Intel 的說法,這一產品家族是英特爾歷來最具可擴展性、可訪問性和最強大的臺式機平臺,可以針對不同價位推出 4 到 18 個內核的多個選項。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酷睿 X 系列處理器的入門款設備為 i5-7640X,它擁有 4 核心和 4 線程,售價為 242 美元;而最高端設備就是上述的 i9 至尊版處理器。也就是說,酷睿 X 家族的產品售價在 242 美元和 1999 美元之間。 為了配合 i9 處理器和酷睿 X 處理器家族的誕生,英特爾還將推出型號為 X299 的主板芯片組,該芯片組將與所有酷睿 X 系列處理器兼容,預計未來一段時間里會在合作伙伴的產品中出現。 ![]() 在芯片架構方面,英特爾也對第六代 Skylake 平臺進行了更新,命名為 Skylake X。而 X 系列中最為低端的兩款 4 核芯片,i5-7640X 和 i7-7740X 將基于第七代 Kaby Lake X 平臺。 另外,英特爾正在對睿頻加速技術(Trubo Boost)進行更新,并將推出英特爾睿頻加速 MAX 3.0(Trubo Boost Max 3.0),該技術的核心在于,該技術可以識別性能最出色的兩個內核,讓這些內核承擔關鍵工作負載,以實現單線程或多線程性能的大幅提升。 英特爾表示,在多線程條件下,酷睿 X 系列的提升能比上一代多出 10%;單線程則為 15%。 從 PC 公司到數據公司 i9 和 酷睿 X 看起來耳目一新,令人振奮,不過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真正值得關注的是還是下一代酷睿處理器。而 Gregory Bryant 也在演講中宣布,第八代處理器將在圣誕季前推出,比第七代擁有 30% 的性能提升;最為對比,第七代比第六代的提升為 15%。此前有消息稱,第八代有可能被命名為 Coffee Lake,不過目前因特爾并沒有公布它的確切名稱。 除了處理器,英特爾在其他相關的方面也不遺余力。比如說,英特爾與 HTC 合作,利用 WiGig 技術,推動 HTC Vive 擺脫線纜的束縛;與宏碁、戴爾、聯想等廠商推出基于英特爾架構的全互聯(Always Connected)PC,重點在于強調電池續航和網絡連接功能。 此外,英特爾還推出計算卡,它的主要特點是只有一張信用卡,但提供一臺完整計算機的功能。計算卡并非是為 PC 而生的,它主要用于智能屏幕、互動外設乃至智能工廠等。也就是說,計算卡更適用于英特爾一直在強調的“物聯網”戰略。 上述所有的動作,都似乎在印證著 Gregory Bryant 所說的:英特爾正在轉型,從一家 PC 公司轉型為數據公司。今年 4 月,英特爾也令人吃驚地宣布,取消已經舉辦 10 年的 IDF (Intel Developer Forum)大會,這也被視為英特爾從 PC 轉型的一個大動作。但這次發布會的一系列動作來看,PC 對于英特爾依然有著不可或缺的價值。 那么問題來了,多了 i9 處理器的酷睿 X 家族,究竟能否得到 PC 廠商和消費者(尤其是消費者)的認可?換句話說,又有多少人愿意為售價 999 美元起的 PC 處理器買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