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學生的動手能力普遍比較差?當然有很多原因,但是教師是否具有工程背景和產業經驗則是關鍵之一。因為很多老師幾乎都是從學校到學校,從學生到教授的升級過程都是在學校環境下完成的。盡管學歷很高,但卻缺乏產業經驗,缺乏與企業溝通的共同語言。其次也許就是心態問題了,很多老師自視清高,不肯放下架子向產業界的同行學習實際的工程知識。
有一位叫“電子初學者”的學生于“2009-03-16 12:50: 51”在我的博客上發表評論說,“前段時間,我找系主任反映情況。我告訴他自己想真正地學點東西,您知道他是怎么說嗎?我說學校需要更多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而不是那種簡簡單單的原理性實驗。可他卻說,我們是研究型本科大學,我們的目標是培養科學家,怎么能夠培養‘高職高專生’呢?要我不要急,慢慢來…….我當時真的很想發作!可是我忍下來了!幸好我找到了另外一個系里面的老師,他是一位真正為學生著想的老師!”事實上,很多優秀學生的激情和創造力就是這樣被誤導和無情地扼殺掉了。我真的不明白難道科學家就不需要動手能力了嗎?五十年代初期我國處于一窮二白的狀況,我們的前輩依靠自力更生的精神,打破了美帝的封鎖,人造衛星上天了,兩彈也爆炸成功了,靠的是什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沒有人懷疑老一輩科學家的動手能力。請當權者手下留情不要阻止他人從事創新教育的愿望和努力,救一救孩子們!如果你的孩子大學畢業后找不到工作,將有何感想?
盡管當前學生就業出現了如此艱難的狀況,盡管大學培養的學生不符合產業界的要求,但整個社會從來不會將這筆帳算到任何一個大學校長或大學教師的頭上。甚至每一位大學校長和老師在心理都認識到高等教育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但很少有人愿意站出來實實在在為學生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因為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走下去,誰也不會因此而受到譴責。
三年來我與江西理工大學王祖麟教授堅持創新教育實踐,犧牲了所有的業余時間為學生輔導,傾注全力為學生編寫新的教材、研究和探索新的教法。雖然也得到了大學校長、院長等領導的大力支持,也受到了廣大學生喜愛,但還是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和來自各方面的閑言碎語,一些人自己不做事,反而時常在背后無端地指責,甚至有人給我來信,“聽了你的演講之后我開始有點鄙視你了,你強調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自學能力、組織能力、演講能力、溝通能力和創新能力等理念就是培養老板和工程師,你要知道作為大學我們的目標是培養科學家,當然你的做法對提高我校的就業率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因為在當前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創新教育實驗班學生的就業率已經達到了90%以上,這是不容否認的事情,所以反對者無話可說。事實上,在建設創新型國家轉變的過程中,我們既需要愛因斯坦,同樣也需要比爾蓋茨。無論是學院派,還是回歸工程教育實踐派都要和諧共處,要允許多種培養模式的存在,合力為國家培養各種各樣的優秀人才。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唱“獨角戲”,而且很多老師一堂課下來幾乎是照著PPT從頭念到尾,因為自己缺乏工程背景和動手能力,所以不敢采取“互動式”的教學方式,只要下課鈴一響,甚至比學生還走得快,因為害怕學生提問自己答不出來,這是目前高校存在的普遍現象。基于此江西理工大學機電學院自動化教研室制定了教師必須到企業做訪問工程師的制度,派出部分青年教師利用暑假到企業去學習,還有部分主干課程教師脫產到企業進行了為期半年的實踐,很明顯無論是講課還是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教師的自信心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講話的底氣也足了。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高校的實驗室美其名為開放式實驗室,實際上除了實驗課之外,幾乎是不開放的。工科的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大約為3:1,而在發達工業國家的工科學生在校期間理論課與實踐課的比例能達到1:1。大家知道《單片機原理及其應用》是電類專業最重要的一門課程,但大多數高校僅安排8小時的實驗課時,這樣的教育計劃怎么能夠培養出產業界需要的人才呢?為了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我們在試點班為每位學生提供了一臺計算機、邏輯分析儀、開發實驗板和多種電路模塊,由專業教師全天候隨時輔導,整個大四階段學生每天從早上8:30-晚上9:00待在專業的教室里上課和干活。當然我們對學生的訓練,并不僅僅局限于創新實踐活動,我們對教學模式進行了全面的改革與創新。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教師普遍缺乏反叛意識和創新精神,很多教師心里明明知道現行的教學大綱與現實脫節很大,卻鮮有人提出自己的思路,并缺乏嘗試創新的勇氣,可想而知老師自然無法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學生。在此呼吁更多的大學教育工作者,勇敢地跳出傳統勢力的包圍圈,亮出自己的想法并身體力行,為創新教育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一些大學一面以培養科學家為幌子,而另一面卻又怕學生不能就業,而肆意安排一些看起來對就業“有利”的課程,開設了大量“低級 ”的課程糊弄學生,于是一些學生完全可以自學的Protel、Mulitsim、Labview等工具軟件也成為了選修或必修課,誤導學生這是“寬口徑、通才教育”,稀里糊涂的大學生也就什么都學一點,似乎將來什么工作都可以應付,到頭來培養的學生勢必什么都懂一點,全部浮在表面根本就不會應用,以至于很多學生只想搞研究,而不愿意做具體的工作。
通才教育不是課程越多越好,課程太多學生負擔太重,事實上知識并不能改變命運,只有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才能改變命運。現在已經不是八十年初期了,那時候人才出現斷裂層,只要有文憑就可以當局長或廠長或縣長,中專畢業都是國家干部,雖然我是一個技校生,為什么很快就當了工廠的團委書記呢?因為人才缺乏的緣故。現在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需要有選擇地、有目的地學習,需要結合職業規劃來學習,更需要結合興趣來學習,否則學得太多了會有反作用。
很多學校一周的課時量起碼超過了35學時,大學教育與高中完全不一樣,高中以傳授知識為主,而大學是培養能力的地方,每周開那么多課程,學生哪里還有精力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呢?學生哪里還有時間思考呢?學生哪里還有時間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溝通能力、組織能力、演講能力呢?我是在28歲時被保送上大學的,雖然機會來之不易,但我知道有些課對于我來說,一輩子都沒有用,于是我不得不選擇逃課。
我上大學那時,雖然也處在傳統教育模式下,但慶幸的是沒有實施“寬口徑、通才教育”教學計劃,大多數下午幾乎都沒有課,即便有也只有2節課,所以我經常是下午就將作業全部完成了,下午多余的時間、晚上和周末不是泡在圖書館看自己喜歡的圖書,就是幫老師干活。我還自發地帶著一幫對電子感興趣的同學到電子市場掏舊貨,大家一起腐蝕電路板搞制作。
由于在學校實踐機會不多,于是我主動找到紡織系的丁壽基教授幫他做課題,幫他帶研究生,搞紡織機械工業自動化控制器,最后我教會了一個60多歲的棉紡專業老教授搞單片機軟硬件設計,我在后來創辦公司時,他還幫我打理了上海分公司幾年時間,他在我的公司二次退休后,他自己又開辦了公司專門做電梯門變頻調速器,為三菱等公司配套,至今發展得很不錯。如果大家不相信,可以到上海市延安路1882號東華大學信天游賓館3樓看一看。
一個棉紡專業的教授從60多歲開始學習一門新的技術,可想而知難度不少,他不僅熟練地掌握了80C39、80C51、PIC和富士通等多種單片機,而且還熟練地掌握了USB固件和驅動開發,對VC++的了解也很深透,大家一定疑惑他為何能夠學得如此之好?興趣。由于受丁教授的影響,他的大兒子丁堅原來在工廠當電氣工程師,后來也轉向了與單片機有關的工作崗位,至今還在我們上海分公司做銷售工程師;他的小兒子丁雷后來因為受到父親的影響也轉行到富士通上海公司擔任單片機應用市場經理,10年之后他們父子兩人聯合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回頭來看,我雖然在上大學之前完全依靠自學,關鍵是因為興趣使然。之所以我現在還能夠堅持學習到深夜,也是因為我喜歡現在所做的一切事情。如果我們詢問科學家的成功秘訣,他們一定會告訴你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堅持做下去就能夠成功。
很多人怪在大學沒有機會,我認為關鍵在于自己,學不到本事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為了學好計算機圖形學,我加入了丁教授為上海第二紡織機械廠主持的 CAD軟件二次開發項目,等到學期末時,我根本沒有復習任何教材內容,最后考了98分。很多學生之所以在大學什么都沒有學到,一方面是我們的一些教師缺乏道德和責任,平時不好好管理學生,臨到考試之前給學生透露考題也是常有的事情,也有很多學生一學期下來就靠最后的一搏,其結果就是自欺欺人。無論是讀技校,還是上大學,我從來都不參加任何老師的考前輔導課,我深深地明白只有這樣才能學到真本事,因為未來的人生不會有人告訴下一步要走的路。
大一很多學校就開了《計算機文化基礎》課,將Word等辦公軟件的命令一條一條地講下去,一個學期很快就過去了,學生們學到了什么?我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與《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應用》雜志社很難看到一篇稿件的格式符合出版的要求,全國這么多教材就沒有一本書好好地總結“寫作規范”的。大學需要傾聽來自來自各個方面的聲音,否則大學培養出來的“人才”除了文憑,最后也就什么都沒有了。
不要去大學作調研,只要面試幾個學生就知道,電氣自動化、自動化、電子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技術.....等專業,專業的特色在那里?課程設置幾乎千篇一律,重軟件、輕硬件,重理論、輕實踐,重科研、輕教學,學生幾乎沒有受過Project和團隊工作的實際訓練。
我在面試的過程中,為了選拔銷售工程師,發現溝通能力強的學生實在是太少了,這就是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缺失。我兒子在新加坡上大學,每天都要自己看很多參考書,似乎每天有做不完的作業,常常要幾個人一組完成一個大作業,其辛苦程度絕對不象國內傳說的那樣清閑,晚上12點鐘睡覺是常事。為了提升英文寫作能力和聽力水平,自己不得不去選修一些商科課程。為了提高演講能力,也不得不選修一些話劇方面的課程,因為演話劇不準帶話筒,要求發音準確吐詞清晰。
實際上工程技術人才的短缺是全球性的問題,雖然西方國家非常重視對工科人才的培養,但現在的年輕人對選讀工科已經不像從前那么感興趣了。因此在歐美這樣發達的國家里,也只有6-8%的學生選讀工科院校,即便是德國這樣非常重視技術的大國,也僅僅只有15%。大家知道我國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人力資源,而且中國學生的基礎理論非常扎實,只要我們重視創新教育實踐將教育質量搞上去了,不僅我們的產業可以快速地實現升級,而且我們還可以為全世界提供工程技術人才,其實這就是我們千載難逢的發展機會,這就需要我們的大學具有國際化的人才視野,并且下定決心回歸工程教育力爭培養出符合國際要求的應用工程師,使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真正地適應全球化的需要,那么我們就可以由人口大國轉變為人才強國,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國家教育戰略。
如果我們國家再不重視回歸工程教育實踐,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他們畢業之后對大學唯一的記憶,那就是:大學!大學!認識了很多同學。
由于工作太忙,我以打字員的輸入速度也沒法將心中的話兒一一記錄下來,只好暫時停筆,容我下次再續撰。
4月1日下午,我收到老友——太原理工大學教務處處長常曉明博士贈送的一本圖書《又見木蘭》,恰逢2日到廣東工業大學物理與光電學院給師生們作“回歸工程教育的創新實踐”演講,因為擔心早上起床太晚讓學生久等了,于是1日晚上我提前到廣州大學賓館睡了一個晚上,當天晚上我通讀了《又見木蘭》,其中很多的文章深深地打動了我,其中很多觀點、理念與我完全一樣,真是相見恨晚。
圖書是2004年11月出版的,遺憾的是我拿到這本書的時間已經是2009年4月了,這幾年在探索創新教育的過程中,博主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才得到這些體會,做了很多的重復勞動,走了很多彎路,于是博主昨天購買100本圖書,送給我熟悉的大學校長和老師們,希望對他們的創新教育帶來幫助。
本書的作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張堯學教授的專著《又見木蘭》,其中最精彩的文章主要有“淺談大眾化高等教育時代的精英教育”、“關注大學工程教育”、“世界、文化、能力、經濟”,近期博主將結合作者的觀點撰寫讀后感,并且對其中重要的觀點逐一介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