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電路設計常常用到電壓基準和電流基準。這些基準受電源、溫度或者工藝參數的影響很小,為電路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參考電壓或者電流,從而保證整個模擬電路穩定工作。目前已經出現的高性能帶隙基準,能夠實現高精度、低溫漂和低功耗,但這些電路中一般都有運放,調試難度較大;電路結構復雜,原理不便理解。在一般的應用中,如果對帶隙基準電壓的要求不是特別高的情況下,完全可以采用一種更為簡潔的電路結構。因此,這里介紹一種簡易可行的帶隙基準電壓的設計,利用PTAT電壓和雙極性晶體管發射結電壓的不同的溫度特性,獲取一個與溫度無關的基準電壓。 1 低溫漂低功耗帶隙基準電壓設計 帶隙基準電壓的設計目標,就是建立一個與電源和溫度無關的直流電壓VREF。進一步將該目標分為2個設計問題:設計與電源無關的偏置,獲取能抵消溫度影響的電壓值。圖1為其整體設計框圖。 1.1 與電源無關的偏置 首先設計與電源無關的偏置。考慮采用2個NMOS管和電阻做近似的電流鏡做偏置,并充分利用電流鏡的“電流復制”特點,設計一個簡單的電流產生電路,如圖2所示。在這個電路中,因為柵漏短接的MOS管都是由一個電流源驅動,所以I0和I1幾乎與電源電壓無關。同時,2條支路的電流關系是確定的,只要已知I0,便可由寬長比得到左邊支路電流的大小。忽略溝道長度調制效應的影響,支路電流的比值和MOS管寬長比的比值成正比。為了唯一確定電流,加入電阻R1。則有:VGS1=VGS2+I0R1,忽略體效應,有: 由式(1)可見,輸出電流與電源電壓無關,但仍與工藝和溫度有關。 1.2 與溫度無關的基準 帶隙基準的核心,就是將有著正負相反溫度系數的電壓以適當的系數加權,得到零溫度系數的電壓量。本設計中用到的負溫度系數電壓,是PN結的正向電壓,也就是BJT的發射結正偏電壓。雙極型晶體管的集電極電流和基極發射極電壓的關系: 式中,Is是雙極型晶體管的飽和電流,Eg是硅的禁帶寬度。當VBE≈0.75 v,T=300 K時, 。注意,該溫度系數本身與溫度有關,可能會引起誤差。 相同的雙極型晶體管在不等的電流密度下工作,它們的基極發射極電壓差值與絕對溫度成正比,利用這個關系,建立一個帶正溫度系數電壓。假設BJT的飽和電流,Is1=Is2=Is,集電極電流分別為nI0和I0,那么: 根據以上分析,完全可以利用這2種帶有相反溫度系數的電壓設計一個零溫度系數的電壓基準。假設 ,已知 ,取α=1,則只需βlnn≈17.2,即可滿足 ,實現了零溫度系數基準電壓VREF。 1.3 參數確定 電路整體設計如圖3所示。 其輸出電壓的表達式: 式中,n是VQ1的BJT并聯數,m是流經R2和R1的電流比值,等于Vp3和Vp1的寬長比。 在調試電路時應該注意,Vp1、Vp2、VN1、VN2和電阻組成提供偏置的電流源,因此Vp1和Vp2、VN1和VN2應該盡量匹配,對稱設計,且管子尺寸稍大。同時,使VN1和VN2的源極電壓值盡可能相等。 在原理設計中,多次進行理性化估計,實際測試中存在的誤差在所難免。為了達到最優效果,必須在測試中不斷修正電路參數,然后再做測試。同時也應意識到,任何一個電路的各個指標都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應根據需要調整,以保證整體設計效果。 2 仿真結果 采用0.35μm BiCMOS工藝模型對電路進行仿真,輸出電壓隨溫度變化曲線如圖4所示。當電壓提供5 V供電,溫度從O~70℃變化時,電壓始終在1.135 32~1.136 56 V范圍內變化,測得溫漂系數為16.4 ppm/℃。當電源電壓從5~6 V變化時,輸出電壓變化量為1.3 mV,電源抑制比達57.7 dB。噪聲分析如圖5所示,用軟件對曲線進行積分,可得到電路總的輸出噪聲為140.3μV。同時,電路總電流控制在60μA左右,功耗為300.6 μW。 3 結束語 介紹了一種結構簡易,原理清晰的帶隙基準電壓源的設計過程。采用不受電源影響的串聯電流鏡做偏置,利用PTAT電壓和基極發射極電壓的相反溫度系數特性構造輸出電壓。0~70"C范圍內,溫漂系數為16.4 ppm/℃。供電從5~6 V變化時,電源抑制比達57.7 dB。總輸出噪聲為140.3μV,功耗為300.6μW。參數達到預定目標,能基本滿足要求。該帶隙基準電壓電路簡單,主要部分只用5個MOS管、3個BJT和2只電阻,避開了通用的帶運放設計,大大簡化調試難度,而且設計思路簡潔明了,便于入門級人員短時間內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