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導系統專用DC/DC電源(28.5 V)主要功能是隔離和穩定彈上供電電壓,保證彈上電源在較大范圍波動時能提供精密穩定的電壓,一般情況下,受彈上舵機等其他設備工作的影響,彈上電源的波動和干擾很大。 為此,本文采用氮化鋁基板、混合集成技術和裸芯片組裝工藝,給出了一種高可靠而且重量輕、體積小、輸出功率較大的200 W直流/直流變換器的研制過程。該DC/DC變換器可替代進口產品,也可推廣應用到其他型號的機載或彈用設備系統中。 1 電路設計 該DC/DC變換器在原理上采用雙管推挽拓撲+兩路串聯設計技術,每路承擔100 W的輸出功率。由于是兩路串聯,故只要保證每路輸出電壓一樣,就可使每路輸出功率一樣,從而避免了并聯技術所要采取的均流技術等復雜措施。每路電路則采用脈寬調制(PWM)控制技術,并通過推挽功率變換,變壓器耦合傳輸,再經整流、濾波后得到相應的輸出電壓,最后經光耦的反饋來調整脈沖導通時間,從而得到精確的輸出電壓。 該變換器的電路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每路電路均由輸入濾波電路、推挽式功率轉換電路、高頻變壓器、輸出整流濾波電路組成。推挽電路由于結構簡單,變壓器工作在磁滯回線I、Ⅲ象限,且工作中沒有直流分量,不易飽和。相對于有直流分量的單端電路而言,在傳遞同等功率時,變壓器的尺寸要相對小些。輸出全波整流后,脈沖頻率將提高一倍,因此,濾波電容可以減小,以有利于小型化。主電路經整流濾波后的信號經過采樣與精密基準比較放大后,其誤差信號通過光耦反饋給脈寬調制器,以調制其驅動信號脈沖寬度,從而控制功率開關管的通斷時間,最終實現輸出電壓的穩定。系統中的輔助電源主要提供PWM控制器的工作電壓。 [next] 2工藝設計 該變換器可采用AIN高溫共燒基板制造工藝及厚膜成膜、厚膜組裝工藝制造。圖2所示是AIN高溫共燒基板制造工藝流程圖,其組裝工藝流程如圖3所示。 成膜工藝流程如下: 1基片處理→2掩模制版→3金導體印制→4烘干燒成→5介質印制→6烘干燒成→7PdAg導體印制→8烘干燒成→9電阻印制→10烘干燒成→11玻璃印制→12烘干燒成→13金屬化印制→14烘干燒成→15激光調阻→16成膜專檢。 3關鍵技術問題 3.1方案設計問題 由于此電路要求輸出功率高達200 W,因此,總體方案的選擇尤為重要。從理論上講,實現200 W的DC/DC變換器輸出有三種可行方案:一是單路輸出,二是兩路并聯輸出,三是兩路串聯輸出。第一種方案線路最為簡單,但要求變壓器應有200 W以上的傳輸功率,經過計算,至少要選用φ2213的磁罐,這樣,加上底板厚度2.5 mm、蓋板0.5 mm、變壓器粘接膜厚以及變壓器和上蓋板之間的間距至少要保留0.5 mm以上,其總高度已超過16.5 mm,而設計要求的最大高度為15mm。第二種方案為VICOR公司采用的N+1方案,但由于電路啟動或工作時電流分配不均勻易造成電路損壞,所以采用這種方案一般要應用均流技術,這樣將增加電路的復雜程度,也延長了研制周期。考慮到此電路的輸出電壓較高(28.5 V),第三種方案應是實現本電路的最佳方案,因為采用串聯技術只要每路輸出電壓一樣就可保證輸出功率一樣,這樣可避免輸出功率的不均勻,而輸出電壓一樣只要通過功能調就可保證。由于電路總的輸出電壓為28.5 V。每路的輸出電壓有14 V多,因而不必擔心因電壓過低而影響效率。DC/DC變換器輸出功率大于100 W的技術已經成熟。因此,無論從方案的可行性.還是從實施的進度來講,第三種方案都是實現本課題的最佳方案。 3.2電路設計問題 (1)線路的優化 設計時,可先用計算機軟件仿真出最佳工作頻率、變壓器參數和關鍵電感電容的參數。對DC/DC電源而言,高頻變壓器的設計是首先要考慮的關鍵內容,而變壓器設計的核心則是其初級和次級線圈匝數的確定。設計時,可采用以下公式來計算初級和次級線圈匝數: 式中,Np為初級線圈匝數,Vp為加在變壓器初級的電壓,f為變壓器的開關頻率,Bmax是最大磁通密度,Ae為磁芯有效截面積(cm2)。事實上,如果不考慮肖特基二級極管上的壓降,則次級線圈匝數為: 其中,VO為輸出電壓,δmax是脈沖導通最大占空比,Vin min是輸入電壓最小值。 經過計算得到變壓器初、次級線圈匝數的理論值后,可再經過試驗以進行效驗。為了減小漏感影響,此電路的設計采用初級和次級漆包線相互交叉繞制的方法。為了減少趨膚效應造成的損耗,變壓器采用多線并繞的方法。 (2)元器件的設計 選取高品質的元器件(如日本TDK磁罐、低損耗的VMOS開關管、肖特基二極管等)可降低每一個關鍵環節的功率損耗。輸入、輸出濾波電路應采用可靠性較高的片式獨石電容作為濾波電容,應避免鉭電容在高溫功率老化時容易出現的失效,有效提高電路的可靠性。 (3)平面轉換設計 版圖設計時,流過大電流回路的導帶應盡量短、粗且靠近引腳,并應采用兩次印刷,加厚導帶層,以減小導帶電阻,降低損耗。功率管上壓焊的鋁絲應選用300μm的材料,輸入和輸出電容端頭的鈀銀焊區上應鍍一層錫,變壓器的漆包線盡可能地粗或用多股細線。 (4)熱設計 在布局上,熱源要均勻分布,不要集中于某一局部,尤其是VMOS管、肖特基管。可選用高導熱材料ALN做基板以減小熱阻,快速散熱,避免局部溫升過高。由于本產品所需的基片較大,為避免機械沖擊可能造成的損傷,應把基片分成四塊(2塊ALN基板和2塊A12O3基板)來增加產品的可靠性。本產品的主要熱源有15個,分別是4個VMOS管、8個肖特基二極管、2個變壓器和1個電感。經過綜合考慮,本設計把變壓器和電感直接粘在底座的中部,以便于最大可能地散熱,同時把4個VMOS管均勻地放在左側的ALN基片上,而把8個肖特基二極管均勻地放在右側的ALN基片上,這樣,15個熱源相對均勻分散放置,有利于產品熱量的散發,避免局部過熱。變壓器、電感的引出端焊點盡量靠近其本身,并應避免引線過長,引起不必要的銅損與干擾。而對相應的鈀銀焊區進行敷錫,既可方便手工焊接,又可降低接觸電阻和線間損耗。功率管載流焊在基板上,并將基板焊在底座上,這樣有利于減少內熱阻,降低損耗。 在做老化和質量一致性檢驗時,還應在產品和散熱片之間加導熱布或導熱硅脂以減小熱阻,同時減小損耗降低溫升。 (5)低溫啟動和高溫自激問題的解決 由于本課題研究的DC/DC變換器的輸出功率高達200W以上,輸出電流在7 A以上,電路內部的電流變換率和電壓變換率很大,元器件承受的應力也很大,因此,DC/DC變換器很容易處于不穩定狀態,因而必須小心地設計電路的補償網絡。開關電源是一個閉環自動穩定系統,誤差放大、補償網絡都是帶負反饋的誤差放大器,因此,補償網絡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在本課題的研制過程中,低溫啟動和高溫自激曾長時間困擾著課題組,低溫啟動的不確定性,更增加了解決的難度。最終,課題組通過選擇補償網絡的每一個元器件的參數,精心設計并反復試驗,從而攻克了這兩個難題,保證了DC/DC變換器穩定地工作。 3.3工藝設計問題 由于此電路是大功率混合集成電路,輸出功率高達200 W,電路內部功耗高達30 W,采用常規的工藝已不能滿足要求,故應尋求新材料,并采用新工藝。 氮化鋁(AlN)基板以其熱導率高,熱膨脹系數與硅接近,機械強度高,電性能優良等綜合特點,而成為功率MCM的理想基板。由于AlN與Si的膨脹系數相接近,AlN基板與Si之間產生的熱應力較小。由于AlN可以克服Al2O3瓷與硅片熱膨脹系數不匹配的缺點,故可使得采用AlN作基板的MCM具有更高的可靠性。ALN具有六方晶系纖鋅礦結構,質輕(相對密度為3.6)、強度高、禁帶寬(Eg=6.2 eV),抗電強度、體電阻率和介電常數均優良。其最大優點是具有高熱導率(AlN的熱導率是120~160 W/m.K,而一般的Al2O3的熱導率是30 W/m.K),因此ALN更適合于制作高集成度、高壓、高速、大功率電路用厚膜混合集成電路的基板。 基于以上原因,本課題組決定選用ALN基片作為大功率器件的基板,并把功耗較大的VMOS管、肖特基二極管分布在ALN基板上。為防止基片過大沖擊造成損壞,制作時特設計了四塊基板(兩塊ALN基片和兩塊Al2O3基片)。 本課題標準規定漏氣率需≤1×10-2Pa.cm3/s,經過綜合考慮和對比試驗,發現采用陶瓷絕緣子密封的抗折強度、抗壓強度和抗拉強度等指標均優于玻璃絕緣子,故采用陶瓷絕緣子密封。 4結束語 該DC/DC變換器的輸出功率高達200 W,外形尺寸為120.8 mm×76 min×15.5 mm,是國內迄今為止研制的最大功率和最大體積混合集成電源。由于采用了MCM技術和DC/DC變換器技術的結合,因而在客觀上拓寬了DC/DC變換器的大功率輸出范圍,并為混合集成DC/DC變換器實現更大功率提供了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