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立、夏普、索尼、松下、東芝、NEC、先鋒等日本電器巨頭正在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全球金融危機下,日本電器原有的市場需求大幅下滑,2008財年(2008年4月1日~2009年3月31日)嚴重虧損,全行業充斥著裁員、關 閉工廠、減薪、延遲新廠投產時間等壞消息。其中,日立虧損額高達7873億日元(相當于81億美元),創日本制造業虧損額之最。 日本電器巨頭們的出路在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陸刃波認為,就中國市場而言,最根本的出路還是擴大銷售“渠道”,借“家電下鄉”放眼中國三四級市場。 全球巨虧 全球金融危機造成市場需求的下滑,自然是日本家電巨頭虧損的首要原因。 全球范圍市場下滑的趨勢,是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集中體現的。在日本電器制造業最擅長的液晶電視領域,根據DisplaySearch的統計,去 年第四季度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量為9350萬片,與2007年同期相比下滑了17%。再加上液晶面板價格大幅下滑因素,去年第四季大尺寸液晶面板出貨金額 僅有120億美元,與2007年同期相比更是大幅下滑48%。 今年第一季度,液晶電視行業更是跌至谷底。 今年第一季全球液晶面板出貨量達到9150萬片,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18%;出貨金額較去年同期下降52%,僅達到100億美元。 以北美、歐洲、日本市場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市場,對液晶面板以及整機的需求迅速萎縮,造成了液晶電視面板及整機價格暴跌,使得日本電器制造業廠商大受打擊。 等離子電視、手機、半導體、汽車導航儀、電腦、空調、數碼相機等產品銷售額下滑,還有日元升值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對日本電器制造業造成了不利影響。 為了改善財務狀況,索尼今年年初已經宣布全球裁員1.6萬人,以大幅度節省人力成本。為改善收益,松下還計劃到明年3月底為止,要在全世界裁員和換崗共1.5萬人。此外,松下還將在全球范圍內關閉27家工廠,并把在建的兩家平板電視工廠的投產時間分別延后半年。 其他日本電器企業,也主要是在裁員、關閉工廠、減薪、延遲新廠投產時間等方面做文章。 在華市場份額迅速下跌 在全球市場整體深陷低迷的狀況下,巨虧之后的日本電器品牌自然不可能再像往年一樣,通過在中國市場的“戰略性虧損”來搶奪市場份額。 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日本電器巨頭在中國市場參與“價格戰”的力度便明顯減弱,特價促銷機型也大為減少,市場推廣力度也不如以往,與之對應的是:日本電器巨頭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開始急劇下跌。 CBN記者從中怡康獲取的中國市場數據表明:在空調市場,去年第四季度松下、大金、三菱電機三大日本品牌零售額分別同比下跌34.0%、 43.4%、27.3%,今年第一季度分別同比下跌30.3%、47.1%、33.8%;在等離子電視市場,去年第四季度日立品牌零售額同比下跌 26.9%,今年第一季度同比下跌38.1%。 在液晶電視市場,日本品牌整體市場份額下降趨勢更加明顯,中怡康統計數據顯示,索尼、夏普、松下、日立、東芝這五大日本液晶電視品牌去年2月份的零售額累計市場占有率尚高達34.26%,而今年2月份僅為23.25%,比去年同期下跌11個百分點。 尋求出路 在總部大力縮減各項開支的情況下,既然不可能在中國市場再打“價格戰”,那市場份額急劇下跌的日本電器品牌如何在華謀得出路呢? 日立、東芝這兩家日本品牌,從今年年初開始就在中國平板電視市場全面收縮戰線,大力壓縮銷售渠道費用、市場推廣費用等各項成本,甚至有意識地控制產量減少供貨,退出部分零售終端,以此來全力減虧。 索尼某人士還透露,按照往年慣例,索尼員工的薪水每年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但是,為了改善盈利狀況,從今年4月1日開始一年內,索尼對員工薪水暫不上調。 在銷售策略上,不再參與“價格戰”的日本品牌開始通過產品的“升級換代”,對較大利潤空間的高端市場加大投入。 例如,從4月份起,索尼在中國市場開始銷售厚度僅9.9毫米的LED背光源液晶電視;從5月份起,松下在中國開始銷售Neo PDP機型高端等離子電視機,能夠使耗電量大幅度降低。 “提升高端產品的銷售比例來獲得利潤,不是一個最重要的解決方法。”陸刃波認為,目前日本電器品牌在中國市場面臨的最大困境是“對國美、蘇寧等連鎖大賣場過于依賴”。 陸刃波認為,日本電器品牌在中國市場最根本的出路還是在“渠道”上,應該逐漸減少在家電連鎖渠道中的出貨比例,提升專賣店、百貨等其他渠道的出貨量,借助“家電下鄉”的政策東風,在三四級市場積極尋找代理商,搭建多元化的渠道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