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德恒(微信公眾號:高速先生) “你們會做測試夾具嗎?” 聽到客戶在電話那頭說的這句話,小陳愣了一下,不禁想起了發生在不久之前的另一段對話: “你會做層疊嗎?” “會” “嗯” •••••• 聊天聊到這突然就聊不下去了,這樣的問題確實不好回答,到底怎么樣才叫是會呢? 有一天,小明新接到一個項目,要求是性能優先不計成本,主芯片是1.0mm pitch、45*45的BGA,有許多高速串行信號,通過板邊的連接器連接至背板。 他數了數,BGA大概需要8個走線層才可以把所有走線扇出;信號需要規避串擾,嗯,每一個走線層旁邊都雙邊地平面; 芯片電源較多,至少需要兩個電源層,core電源的電流也較大,載流也是需要考慮的對象,那電源那兒就是用2OZ的銅箔吧; 高速信號損耗是一個問題,咱上高速板材; 考慮了介質損耗之后還需要考慮導體損耗,走線不能太細,可是兩邊都有地,又要保證阻抗,那只能讓兩邊的地遠一些了,都使用兩張1078的PP/core,讓兩邊都做到6mil左右,這樣就可以保證走線的寬度有5-6mil了,同時還避免了單張布造成的玻纖效應,簡直一舉兩得。 高速走線還怕stub的影響,聽說當前工藝可以將背鉆的stub控制在8mil以內,所有高速走線都背鉆就行了。 這樣一算,差不多是22層板,板厚在3.8mm左右。 當小明辛辛苦苦的將PCB設計完成,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板邊連接器的保護長度是1.2mm,意味著3/5層的走線背鉆后連接器無法連接,如果背鉆至保護長度之外,第三層走線又可能會留下40mil左右的stub。 小明一咬牙,不是不計成本嗎?那我再加4層,高速走線從第7層開始走,這樣stub問題就解決了,只是板厚變成了4.5mm。 此時PCB板廠跑出來了說:“小明啊,這個4.5mm的板厚,你看你打的都是10mil孔徑的過孔,厚徑比都達到18了啊,量產的成品率很低,咱做不到啊,你看是不是能換成14mil的過孔?這樣厚徑比13,成本也低點是不?” 小明正準備將所有的過孔change一下,仿真組的同事又跑出來了:“明工,咱們不能換啊,用14mil的過孔的話差分阻抗就只有70多了啊,孔又這么長,信號跑不通啊!” 而當小明還在煩惱的時候,材料廠家訕訕地笑了一下:“明兄,咱們材料的可加工性其實還是不錯的,不過4.5mm的板厚,BGA的fanout區域容易爆板啊” 小明,卒•••••• 看似系統地一條一條教真的能讓人真正理解吸收嗎?還是要在不斷的試錯中不斷思考,才能慢慢積累經驗,直到“會”呢? “喂,聽得到嗎?” 小陳的思緒從胡思亂想中被拉了回來。 “嗯嗯,會的! “那你幫我看一下,我這里有個用測試夾具測試的項目出了問題。” 小陳看了一下相關的測試報告,大概是一個這樣的項目: 中間綠色的板子為需要測試的DUT,只是很簡單幾段3-4inch的延時線外加上兩個連接器而已。這樣子封裝的連接器性能通常也不錯,板子比較薄,全是表底層走線,過孔做的再差也不應該有太大影響,板上也沒有stub,按理來說,DUT的損耗應該挺線性的,不存在太多阻抗不連續點,在小陳的想象中,應該是一個這樣子的測試結果: 可是接著往下看測試報告,客戶那邊的測試結果卻嚇了我一大跳: WTF?5GHz處損耗達到21dB?!換算成走線的話這差不多得是30inch的FR4! 小陳趕緊往上翻看了一下測試結構,不對啊,測試夾具只有巴掌大,卻做出了半米長的效果,這是什么魔法? 轉念一想,小陳釋然了,在仿真軟件中搭出了推測的拓撲,果不其然: 原來,該夾具使用的是焊接式SMA,并且焊接時將SMA頭的針腳全部沒入了PCB中,如果走線與SMA頭同一面的話,整個SMA頭的信號針將成為一個stub,加上底部的錫球,這個stub將超過4mm。并且要保證能將SMA頭插進去并且焊上,這里的金屬化孔會做的比較大,導致這里阻抗較低,stub將會吸走更多的能量,造成更大的反射。 問題找了出來,客戶也放心了。看來測試夾具不僅僅是簡單的把被測物延伸出來連上儀器。你還需要根據被測物的結構考慮可測試性;需要去減少夾具本身對測試結果的影響;需要根據信號協議考慮是否要去除夾具本身的影響;需要考慮什么樣的測試方案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需要考慮如何能覆蓋所有的測試需求••••這些東西跟層疊一樣,是需要進行取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