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新社報道:法國科學家近日宣布,利用一種超高速激光技術,他們能將硬盤的數據讀寫速度提高最多10萬倍。 這項技術基于20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Albert Fert(法國)和Peter Gruenberg(德國)的研究成果。正是他們二人發現的“巨磁電阻”效應開創了自旋電子學這一新領域,并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掀起了存儲設備微型化革命,也就有了我們現在離不開的各種硬盤產品。不過,使用自旋電子讀寫數據也存在缺陷,那就是其用于檢測數據的磁性傳感器速度過慢。 法國斯特拉斯堡材料物理與化學研究院的科學家們最近在《自然物理》期刊上發表的論文提出,可以通過飛秒激光來產生超高速激光脈沖,從而改變電子的自旋,最終大大加快數據存儲與檢索的速度。 研究小組領頭人Jean-Yves
Bigot稱:“我們的這種方法叫作自旋光子學(photonics of spin),因為是光子改變了存儲介質表面的電子的磁化向量。” 目前使用的飛秒激光器還比較大,約有30× Bigot還說,IBM、日立等企業都對這項研究表達了非常強烈的興趣。 注:飛秒(femtosecond),即千萬億分之一秒或10-15秒,一飛秒內光可以在真空內傳播0.3微米,而飛秒激光是一種周期可以用飛秒計算的超強超短脈沖激光,它的出現為人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全新實驗手段與物理條件,有著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