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的發言人近日表示,該公司關于出售其無線芯片部門的討論目前沒有任何進展。盡管一些報道稱飛思卡爾幾乎已經將其蜂窩產品的全部或部分出售給一家中國公司,但該發言人拒絕對此發表評論。 一些國外新聞媒體報道稱,中國的僑興公司(Cosun)幾乎已經敲定這筆交易,或者至少已經準備好收購飛思卡爾的蜂窩產品部。不過這些報道尚未得到證實。 飛思卡爾表示,去年該公司就執意退出無線芯片業務,并計劃出售其蜂窩產品部。不過,在今年1月份,由于仍然沒有找到合適的買家,飛思卡爾改變了原整體出售計劃,開始考慮拆分出售。 上周,有消息稱飛思卡爾打算出售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Tempe的射頻收發器業務,據傳聞三星公司(Samsung)和中興公司 (ZTE)都有意接盤。而飛思卡爾在德州奧斯丁的基帶業務仍無人問津。 據報道,位于中國廣東的僑興集團有意收購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的無線通信事業部。如若成功,中國“3G”缺芯的困局將得到破解。僑興集團總裁兼中電通信董事長吳志陽近日赴美,在金融危機加劇、部分美國IT企業面臨生死考驗的背景下展開并購活動。 飛思卡爾是全球第13大半導體公司,一直在為汽車、消費、工業、網絡和無線等行業設計并制造嵌入式半導體產品。這家公司在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設計、研發、制造和銷售機構,2007年的總銷售額達到57億美元。飛思卡爾公司的無線通信事業部是其四大核心業務部門之一,目前主要的客戶有富士通、摩托羅拉、RIM和三星。 2006年9月,飛思卡爾曾與黑石投資集團領銜的一個財團達成出售協議。根據協議,黑石財團將以總價176億美元的價格收購飛思卡爾,其中無線通信事業部的評估價值為76億美元。2008年以來,飛思卡爾一直為其手機芯片業務尋找買家。今年1月29日,飛思卡爾公布了2008年四季度的業績,根據財報顯示,手機芯片業務下滑最為嚴重,該業務收入已由上一季度的3.44億美元驟降至6400萬美元。 美國的金融危機為僑興收購飛思卡爾帶來良機。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此次并購的出資方為僑興集團,而不是該集團旗下的手機終端制造商僑興移動,這主要是為了規避并購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如果運作良好的話,不排除將該資產并入上市公司的可能。資深行業觀察家劉東凱表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自主研發和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了終端廠商的必由之路,僑興通過并購可以強化自己的研發體系,在戰略上無疑有利于公司長遠的發展。 眼下擁有近5億用戶的中移動,面臨TD終端嚴重匱乏的局面,這對僑興是個很好的機會,其牽手中移動將會獲取研發緊缺的現金流,并進入中移動TD終端的深度定制渠道。 毋庸置疑,中移動的TD在中國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終究會做大做強。面對境外巨頭的心灰意冷,僑興不僅可以趁勢介入全球用戶最多的TD產業,獲取最大的市場利潤,而且中移動的4G戰略也已經走在中電信和中聯通的前面,中國巨大的市場機會將是僑興和飛思卡爾獲得成功最重要的保障。 面對移動運營商主導的終端深度定制模式的不斷深入,僑興憑借飛思卡爾深厚的技術積累實現手機終端的產業升級,進入到以技術競爭為主的終端深度定制渠道,獲得運營商的大單采購,改變國際巨頭一統天下的格局,國產手機品牌走向世界的機會也將可以實現。 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份,我國累計出口手機及其零件64.7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7.2%,下滑速度為數年來之最。此前,工信部公布的消息稱,今年1至2月份,我國手機產量7967.2萬部,同比下降11.2%。 有關人士把國產手機產量和出口大幅下滑最重要的原因歸于山寨機對市場的蠶食和金融危機對全球消費的影響。但實際上,國產手機之所以陷入困境,除了渠道和價格,核心技術匱乏、新產品開發不足是其從2G向3G轉變過程中最大的“硬傷”。國際手機巨頭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諾基亞擁有Symbian手機操作系統,摩托羅拉在手機芯片上具有強勁實力,三星則能夠自主開發液晶顯示屏。而占手機生產成本30%至40%的核心芯片與基礎軟件等,基本也被幾大國外手機生產商壟斷。 過去,國產手機企業由于核心技術的缺失,導致在與洋巨頭的競爭中“被動挨打”。但僑興此次通過并購的方式進入到手機最核心的技術領域,打破了核心基帶芯片依賴進口的格局,這對完善中國手機產業鏈而言功不可沒,或可破解國產手機3G過渡困局。 僑興的戰略舉措是值得稱道的,此舉不僅決勝未來的3G和4G,而且并購飛思卡爾的專利技術和研發團隊無疑是筆巨大的財富。據悉,飛思卡爾在WCDMA和LTE等技術方面有著豐厚的積累。但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LTE這項4G應用技術沒有商用,需要進行研發和創新。 不可否認,在技術研發上,國產手機企業還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將重心轉移到研發、質量及服務上來,不斷開發出質量可靠、設計新穎、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讓國產手機成為消費者購買的首選。國產手機和洋手機究竟誰能笑到最后,我們拭目以待。 不過,有人認為,國產手機在核心技術上的投入只是讓其提前站到了起跑線上,并不能完全主宰和國外手機廠商的競爭。畢竟,3G之爭才剛剛拉開序幕,要想在未來的競爭中超越洋巨頭,國產手機還需要再下一番“苦功”。3G給了國產手機機會,我們也希望國產手機能在3G浪潮中把握機會,成功“蝶變”。 《財經網》此前的報道稱,僑興集團與飛思卡爾已經達成協議,收購后者的手機芯片業務,從而獲取3G和4G領域的技術專利。一位接近飛思卡爾知情人士向《財經》記者透露,這一交易已經在3月30日簽約。 “雙方目前簽署了意向合同,還在就一些非常小的細節問題進行談判。”上述人士透露,“但是不會有太大的意外了,一個月之后雙方就會簽署正式的合同。” 飛思卡爾由摩托羅拉的半導體部門于2004年分拆成立,其最大客戶一直就是“老東家”摩托羅拉。但是,隨著摩托羅拉手機業務的下滑,飛思卡爾的手機芯片業務也之一落千丈。隨著經濟形勢惡化,飛思卡爾手機芯片業務的出售價格幾次大幅下調,預計交易金額最終低于1億美元。 成立于1992年的僑興集團,主要從事通信終端的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是中國大型的電話機、手機等通信終端產品制造企業。據《財經》記者了解,僑興集團此次收購,出資不會涉及僑興集團旗下的兩家紐約上市公司僑興環球(紐約交易所代碼:XING)和僑興移動通信(紐約交易所代碼:QXM)。 收購正式完成之后,吳志陽將在北京注冊一家名為“京芯移動”的新公司,運營飛思卡爾的手機芯片業務。京芯移動的注冊資本為30億元人民幣。國內最大的手機設計廠商德信無線(納斯達克代碼:CNTF)董事長董德福,也將會以個人出資的方式參與京芯移動組建,成為該公司股東之一。吳志陽與董德福都拒絕對交易發表評論。這一交易還將面臨中國發改委、美國商務部等政府審批。 4月14日曾有國外媒體報道,僑興移動位于北京的研發部門在2009年將擴招200名新員工,以加速在3G手機領域的開發。這些新職員將從事研發、設計、開發與3G網絡兼容設備的商用規劃等工作,并專注TD-SCDMA與WCDMA產品。 僑興創建于1992年4月,是中國大型通信終端產品研發、制造、銷售企業,主要從事通信終端產品的研究、開發、生產與銷售,是國內大型的電話機、手機等通信終端產品制造企業。 僑興擁有僑興電信工業有限公司、中電通信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僑興名品科技有限公司、僑興羅氏凈化科技有限公司等20多家從事通信終端產品開發、制造、銷售的系統企業。目前擁有員工7521人,其中30%以上具有大學以上學歷。 僑興是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中國民營百強企業、廣東省百強民營企業、廣東百強企業。 僑興的產品已進入20多個國家和地區。僑興主要產品有GSM手機、CDMA手機、電話機、無線固話、傳真機、 VOIP網絡電話、機頂盒、稅控機、對講機、電子玩具;涉及領域有通信終端產品的工業設計、模具、咪頭的開發設計和制造。 1999年2月17日,“僑興環球”(NASDAQ:XING)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開創了國內民營企業在美國上市的先河,成為納斯達克最耀眼的明星股。2007年5月3日,僑興屬下子公司僑興移動通信(股票代碼:QXM)成功登陸美國紐約交易所證券市場,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紐交所掛牌上市的國產手機廠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