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river是Jungo公司出版的一個設備驅動程序開發組件,它可以大大加速PCI設備驅動程序的開發。作者在實際的項目中采用了WinDriver來開發設備驅動程序,取得了相當好的運行效果。從目前國內的資料上來看,大多數設計人員還是在用DDK、Vtools開發設備驅動程序,因而作者覺得有必要向大家介紹與推薦這個軟件。WinDriver是一套設備驅動程序開發組件,它的目的就是方便Windows程序員快速開發出PCI/ISA設備的Windows驅動程序(目前最新的版本V4.32還支持PCMCIA、USB設備的驅動程序的開發,并且除了支持Windows9X/NT系統外,還有支持Unix、WindowsCE的版本推出)。利用WinDriver開發設備驅動程序,不需要熟悉操作系統的內核,整個驅動程序中的所有函數都是工作在用戶態下的,通過與WinDriver的.Vxd或者.Sys文件交互來達到驅動硬件的目的。由于是一個用戶態程序,效率的高低也就成了人們選擇WinDriver時關心的一個問題。大量實踐數據表明,WinDriver并沒有通過犧牲系統性能來換取驅動程序的快速開發,的確是一個“像開發用戶態程序那樣簡單,像核心態程序那樣高效”[1]的開發工具。 圖1是WinDriver的體系結構圖。 1 WinDriver主要特征 ·提供了從用戶層訪問硬件的簡單方法; ·能夠方便地將性能要求特別苛刻的部分通過Windriver提供的API插入到核心態模式運行,提高執行效率; ·對主流PCI接口芯片(AMCC、PLX、V3系列)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可以利用常見的軟件開發平臺(Visual C++、Borland C++、VB4、Java、Delphi); ·支持I/O、DMA、中斷處理,支持PCI、ISA、EISA設備的開發; ·無需DDK以及核心態程序開發的經驗。 2 開發步驟 a.根據WinDriver的文檔,建議開發步驟如下: · 打開WinDriver Wizard,利用Wizard來分析待開發驅動程序的卡,然后自動生成驅動程序的框架代碼; · 修改代碼,加入定制功能; · 在用戶態執行與調試代碼; · 將性能苛刻部分插入到核心態; b.我們在實際編寫驅動程序的過程中發現,完全用WinDriver提供的API來寫驅動程序比在Wizard生成的框架代碼上修改更為靈活。一般來說,PCI驅動程序分成3個部分:初始化部分,對硬件資源的訪問函數庫、具體調用部分。其中,后面兩個部分對于不同的硬件都是基本一致的。比如說,我們先后開發的基于AMCC5933與PLX9052的PCI接口卡,對于他們的硬件資源訪問,用的都是WinDriver下面相同的API;兩者開發的不同只在于初始化時對于硬件資源的鎖定。所以只要開發出了針對一種接口芯片的系統的驅動代碼后,以后一般只要修改接口芯片的ID值及一些寄存器的偏移值,就能夠移植了,比每次生成不同的框架代碼再改動也許要更簡便。 3 實例分析 整個驅動程序的結構大致如下: · 打開WinDriver設備; · 查找我們要訪問的PCI設備; · 枚舉該設備的資源(內存、I/O、中斷); · 鎖定該設備的資源只能為我們所用,不能被其他程序訪問; · 訪問板上的資源; · 解鎖資源; · 關閉WinDriver設備。 以下為一段使用WinDriver開發的AMCC5933DMA的驅動代碼,利用這個程序來演示WinDriver的程序結構。這個程序只要稍加修改,就可以用來作為其他PCI卡的驅動程序的一部分,例如PLX9050、9054。為了節省篇幅,省略了變量說明部分。程序中出現的變量大都由其名稱可以反映含義,具體可以參見WinDriver的設計文檔中的說明。 hWD=WD_Open(); //打開WinDriver設備,每次使用前必須調用; pciScan.searchId.dwVendorId=0x10e8; //AMCC公司供貨號 pciScan.searchId.dwDeviceId=0x4750; //AMCC5933的設備號 WD_PciScanCards (hWD, &pciScan); //枚舉PCI槽上的設備 pciSlot=pciScan.cardSlot[0]; //假設只有我們一個設備,得到設備槽的號碼 pciCardInfo.pciSlot=pciSlot; WD_PciGetCardInfo(hWD,&pciCardInfo); //得到該設備槽上的設備信息 Card=pciCardInfo.Card; //Card為一個反映PCI卡上資源的結構 cardReg.Card=Card; WD_CardRegister(hWD,&cardReg); //向核心態登記,鎖定卡上資源 Item=Card.Item[2]; //將卡上的號為2的資源賦給Item if(Item.item==ITEM_MEMORY) { regAddr=Item.I.Mem.dwUserDirectAddr; //得到PCI卡上的內存映射到用戶態的地址 } Dma1.dwBytes=4*dwDWord; Dma1.pUserAddr=pBuffer1; Dma1.dwOptions=0; WD_DMALock(hWD,&Dma1); //鎖定用于DMA的內存資源 至此與PCI卡上的內存進行DMA傳輸的準備已經完成,下面只要寫相應的控制字就可以啟動DMA操作了。 4 常見問題的解答 (1)評估版本的功能限制及其解決 評估版本除了30天的限制外,與正式版本相比還有3個限制。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所有的關閉函數(DMA鎖定內存的解鎖,資源的關閉...)都加了延時。這樣我們在做數據采集卡的驅動程序時就要注意,最好只分配一次資源。比如說做DMA操作,不要反復地鎖定內存,這樣會在解鎖時損失效率。一個折衷的方法是鎖定DMA內存后,一旦這塊內存寫滿后,就將其中數據拷到用戶態程序分配的大內存中去。 (2)用WinDriver開發的程序效率 在使用WinDriver或者VxdTools這類工具時,大家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可能就是效率問題。從實踐與分析來看,WinDriver生成的驅動代碼的效率相當地高。比如PCI卡的高速數據采集涉及到DMA的應用,WinDriver提供了相應的API來將卡上的內存映射到用戶態程序所能直接訪問的地址空間中,然后直接對這個映射后得到的地址進行DMA操作。也就是說,與用DDK來直接編寫驅動程序的區別就在于地址映射的操作上,在這部分工作上面,用WinDriver的API肯定沒有直接用DDK寫的專門面向特定硬件優化的代碼來得高效。但是這部分代碼實際上屬于初始化工作,這部分的效率高低事實上并不會影響總體上的效率。 實際中,用WinDriver編寫的PCI驅動程序在賽揚466、64M內存的機器上,在8位模式下可以穩定地采集4~8Mbytes/s的數據。而且隨著硬件設計的改變,肯定還有提高余地。 經過實際應用,發現WinDriver這個軟件使用快速,無論是開發效率還是實際達到的性能指標都相當令人滿意。特別對于硬件開發人員來說,可以不必了解繁瑣的操作系統的內核知識,就可以快速地開發出驅動程序,對于調試硬件是一個很好的幫助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