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會從文章中看到:模擬 技術正在被淘汰,一切都應是數字技術。最近,我參與了一個設計項目,它表明這種觀點在許多情況下并不適用。 當時的問題是要在某種教育應用中,把兩個新型光隔斷器(optical breaks)放入一組天文望遠鏡的驅動裝置中,這些望遠鏡由自動機械控制并可通過互聯網來使用。驅動裝置已表現出磨損跡象,是由行程末端的過度滑動引起的。傳感器會發(fā)信號表示到達行程末端,因此不再滑動。叉臂和其它位置包圍了望遠鏡的內部線束,結果望遠鏡的重新布線變得很棘手。 因此,最佳想法是把信號編碼,從新傳感器送入當前導線。有一個數字信號可供使用,難題在于把兩個新傳感器的信號編碼。 如果使用數字方法,則需要向基座添加一個小型微控制器,并把一個串行數字信號編碼以便沿著圓筒傳送,并伴隨適當的同步脈沖、數據、校驗,然后信號在 CPU被解碼。該方法需要某種復位準備,因為望遠鏡需要獨立工作數月,并且這些串行數字信號會遇到不需要的開關噪聲。CPU也必須花時間獲取這些信號并把它們解碼和同步,增加了占用的時間。另外,我們必須編寫一些較難處理的位拆裂代碼:不是什么巨大的挑戰(zhàn),但也不是簡單的事情。 相反,本方法在簡單的加法電路上應用了某種變通,其中的每個傳感器貢獻不同數值量。該方法采用了基本的二進制思想:一個傳感器加±1,下一個加±2,最后一個加±4,以獨特方式表示每種狀態(tài)。 基本要求是一個電壓參考、一些運算放大器、一個求和點。該應用使用的IC4是Texas Instruments公司的REF3040電壓參考,它的輸出公差是0.2%,而售價僅約1美元(圖1)。該電壓參考產生4.096V電壓,并產生足夠電流來運行運算放大器,后者在自己的軌到軌范圍內運行,精度在幾毫伏以內。但是要小心:一些“軌到軌”運算放大器在軌附近沒有足夠大的電流驅動。該電路使用0.1%精度電阻器,售價僅約20美分。請記住:可以使用兩個串聯10kΩ電阻器和兩個并聯10kΩ電阻器,來產生圖示的20kΩ和5kΩ電阻。組裝和材料清單更簡單,并且精度更好,這是因為理想阻值周圍的分布狀況往往彼此抵消。表1列出了輸出電壓預測值。 電壓表做的測試表明:所有輸出電壓偏離輸出預測值的幅度均在1mV以內。低于1%的誤差預算表明:可用該方法來對更多的幾個傳感器編碼。在望遠鏡中,CPU的ADC讀取輸出值。應讀取兩次來確保不是在過渡時獲取的。該電路的優(yōu)點包括:它的直流電信號確保沒有噪聲,并且更新幾乎是即時的。另外,由于運算放大器很簡單,實際上不會損壞,并且對噪聲不敏感,因此無需復位電路。最大的優(yōu)點是,該設計無需編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