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諾基亞的近況如何,作為一家老牌手機廠商,總會儲備一些未來競爭中的殺手锏。諾基亞官方博客今天公布了其劍橋研究中心的三項研究項目。諾基亞劍橋研究中心是諾基亞與劍橋大學在2007年合作成立的科研機構,由Tapani Ryhänen博士領導,整個團隊工作的重點圍繞納米技術和其他一些小規模的應用工程展開。 本次諾基亞展示的三項技術分別是納米線傳感器(納米鼻子)、可伸縮電子皮膚(柔性電路板)、電觸覺反饋。 ![]() 納米線傳感器的最終目標是制作一個人工鼻子。通過在納米線頂端放置一個芯片,可以讓芯片識別出接近納米線的不同物質。這一切都發生在納米尺度,當周圍環境發生變化時,將會產生電流變化,通過對不同電流的反應可以分析出接觸到的物質。 這項技術還需要完善,不過已經可以檢測出部分物質,在演示中可以看到納米線和配套的電腦軟件已經可以正確識別出一種物質。 在未來,這項技術可以用戶環境監測和化學品檢測,包括空氣污染、視頻安全等,F在這項技術還局限于識別特定分子,但是長遠目標是要能夠識別復雜的分子混合物,就像人類的鼻子那樣。在手機上的應用,將會讓手機對周圍環境的感知能力得到大幅的提升。 目前的電路版都是固體的,柔性電路板是許多機構的研究對象,諾基亞劍橋研究中心也在制作一種可以伸縮的電子皮膚。目前已經制作出了原型設備,可以像橡皮帶一樣伸展,并具有柔韌性。該團隊一直在進行測試,以達到拉伸至原長度的120%時仍然不會影響其性能。 這種材料將會完全改變電子產品的使用方式。電路板具備伸縮性能之后,整個產品都有會具備變形能力,甚至將其做成衣服穿在身上。 電觸覺反饋技術是這三個項目中最容易實現的一個,目前已經在諾基亞N900上得到實驗。該技術主要研究如何使觸摸屏提供更真實的反饋,已經超出了目 前簡單的觸覺控制方式。研究團隊表示,目前的觸覺操作并沒有在電子設備上進行完美的應用,他們正在視圖利用分子間相互作用讓觸摸屏交互更加有效。作為研究 項目的一部分,諾基亞背景研究中心已經在修改后的N900手機上應用這一技術。 來源:驅動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