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智能制造網 據預計,2017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450億美元,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6.19%,2021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820億美元。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利好 2016年3月21日,工信部、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印發《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發展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一起,構成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藍圖。 服務機器人作為為人類服務的大眾性消費產品,其產業的發展有望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推動力,這也正是日本、韓國等國家大力發展服務機器人的重要原因。 (二)醫療機器人 隨著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醫療機器人受到各國高度關注。美國已經把手術治療機器人、假肢機器人、康復機器人、心理康復輔助機器人、個人護理機器人、智能健康監控系統定為未來發展的六大研究方向。目前,歐洲也計劃將建立“RoboticsforHealth-care”網絡,促進醫療機器人在歐洲的發展和應用。 目前,醫用機器人在各大醫院的普及率相對較低。而且,中高端市場的醫療器械幾乎被國外廠商包攬,占比超過70%,未來進口替代空間較大。 (三)老齡化社會、殘疾人服務 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超過總人口的10%,人口的老齡化問題將成為中國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戰。此外,我國殘疾人占總人口比重位居全世界較高國家之列。在不遠的將來,老年人和殘疾人的護理將成為社會的一個重要負擔,需要一大批護理機器人提供諸如取物、喂飯、翻書等服務,幫助、照顧老年人和殘疾人的日常生活,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從而減少整個社會對護理人員數量和質量的需求。 (四)教育機器人 教育事業對教育機器人的需求將形成一個巨大的市場。在提倡素質教育、通識教育、研究型大學模式的今日,通過教育機器人課程的推廣、通過動手組裝和編程實踐可以拓展青少年的邏輯思維能力,這種寓教于樂的新型教育模式已成為青少年高科技教育的有效手段和工具。同時,中國整體客觀形勢對學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伴隨著國內學前教育市場的蓬勃發展,針對3-6歲少兒的學前教育娛樂機器人也將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二、不利因素 (一)自主研發能力不夠 在前沿技術和關鍵技術方面,我國大多屬于跟蹤研究,缺乏創意理念和原創性成果;在集成技術方面,我國雖可實現原型樣機集成,但在關鍵零部件與可靠性方面與國外相差5-10年;在設計制造技術方面,我國的產品設計、材料與工藝技術、系統集成水平與國外存在較大差距。 (二)技術瓶頸 服務機器人目前還存在關鍵技術尚未突破的瓶頸。服務機器人的核心技術包括人機交互、導航及路徑規劃、多機器人協調、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具體涉及語音、語義、處理器、算法、通訊、大數據、云聯網等,以實現服務機器人的自主性、適應性、智能型。 (三)產學研脫節 我國服務機器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和少數研究所,企業新型產品設計制造創新能力有限,產學研脫節現象較為嚴重。 (四)行業標準不規范 我國在機器人方面缺乏行業標準和認證規范,繼而導致質低價廉的惡性競爭。一方面,企業在設計產品時缺乏統一的物理安全、功能安全、信息安全等規范指標,技術尚未成熟便搶先上市,導致國產機器人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另一方面,行業進入門檻低,部分企業未找準產品定位便盲目投入,忽略技術研發,產品以組裝為主,造成大量低端產能。 中投顧問對2017-2021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預測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預計,2017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450億美元,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6.19%,2021年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820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