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有點大。雖然我們不是國家政策制定者,也不指望對決策者施加什么影響,但是目光看得遠一點,討論清楚這個波及面極廣的產業可能面臨的問題,這對于我們的職業規劃和投資理財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最近新能源股票比較火爆,尤其是鋰電池概念股。這里面有當然有炒作的成分,但鋰電池的重要性并沒有被高估。 總的來說,我國是資源匱乏、環境壓力很大的國家。不論是出于對石油資源漸進枯竭的考慮還是為了保護環境,或者為了實現汽車生產技術的蛙跳,發展電動汽車都是必由之路。 一個不容否定的現實是,石油和其他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的。雖然各方對全球石油枯竭的時間表存在分歧,但中國的石油供應顯然是個大問題。中國已經是一個石油進口大國,隨著經濟的增長對國際石油的依賴程度將更強。可悲的是,我們并沒有能力控制主要石油生產區,而且也沒有能力控制石油運輸通道。也就是說,如果不采取措施,我們的“糧道”會一直被別人控制著。出于和平發展的基本國策,以及對國防實力的現實考慮,我們必須改變對石油的依賴。 雖然燃燒石油產品(主要是汽油和柴油)會造成一定的污染(最近有報告稱全國主要城市的污染來自汽車排放),但石油畢竟比我們當前的主要燃料煤炭要潔凈得多。通過對汽車尾氣排放實施更苛刻的要求,這個問題還是能夠得到緩解的。也就是說,環境問題并不應該是發展電動汽車的主要考慮因素。 以電動機替代內燃機,實現汽車技術的“蛙跳”,這確實是個好主意。新興國家有時不必走發達國家的老路;抄近道更明智。比如,中國的固話本來很落后,但我們在固話尚未普及的時候就已經把蜂窩電話搞起來了。中國也沒有普及磁帶錄像機,而是直接跳到光盤播放。 即使實現不了“蛙跳”,我們采用替代技術也是個好主意。我認為中國的高速鐵路就是一個成功案例。美國沒有高鐵,普通的鐵路也很少,因為被航空運輸擠壓了。我們不去考慮美國人這么做是否經濟合算,但中國顯然不能走這條路。道理很簡單:我們不會造大飛機。起碼可預見的很長時間還不行。但我們可以考慮高鐵。高鐵的技術并不像大飛機技術那樣壟斷在一兩家公司手里。在大部分情況下,高鐵完全可以取代飛機成為一種便捷的長途交通方式。 我們不是不可以制造汽車發動機。但制造出頂級的發動機道路卻很漫長。中國最大的兩家汽車廠商一汽和上汽都還沒有像樣的自主發動機。我也不對這樣的大國企抱有任何幻想。 總之,電動汽車的確具有誘惑力。就連中國的石油三巨頭也看好電動汽車前景,搶先布局汽車充電站。 但是,發展電動汽車并不是件好玩的事。有幾項挑戰必須清醒面對。 首選,我國并不擁有最先進的電池制造技術。目前認為最具前途的鋰離子電池技術是磷酸鐵鋰電池(有人稱作鐵電),但這項技術還掌握在國外公司手中,如美國的A123、加拿大的Phostech以及美國的Valence。中國廠家要想生產磷酸鐵鋰電池,又要出大筆的專利費。這也是理所應當的。西方人在基礎研究方面做了那么多年的扎實工作,我們總不能免費拿來就用。要想不付專利費,甚至想讓別人給付給我們專利費,那我們也要在研發方面下大工夫。 其次,我們不擁有最先進的電源轉換和管理技術。最先進的技術依然掌握在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半導體廠商手中。中國雖然是一個電子成品生產大國,卻依然是一個高端IC進口大國。電動汽車所需的關鍵電源IC還要依賴進口。 最后,我們真的擁有足夠的鋰礦嗎?據國外資料統計,全球大部分鋰礦分別在南美安第斯山脈,其中玻利維亞幾乎占據了全球探明儲量的一半。根據美國地理勘察部門的估算,僅玻利維亞的Uyuni鹽湖就藏有540萬噸鋰,而中國的鋰儲量只有110萬噸,占全世界的1/10。美國人也許不了解中國的實際情況。據稱西藏的扎布耶鹽湖的碳酸鋰儲量在兩百萬噸以上,而且品位極高。然而,扎布耶鋰業公司卻一直處于虧損狀態。近日有媒體報道,比亞迪將獲得扎布耶鋰業的部分股權。我們希望扎布耶真的有那么多的鋰。 據工信部估算,2020年中國汽車保有量將超過2億輛。假設這個數字保持不變,要想其中一半成為電動汽車,每輛汽車需要100千克磷酸鐵鋰,相當于30千克碳酸鋰,那么共需要300萬噸碳酸鋰。就算扎布耶的儲量數據是真的,那也不夠用。一旦這個數據是假的(這種擔心并不多余),我們的汽車工業又慘了。沒見鐵礦石連年漲價嗎?鐵礦還不是什么稀有資源呢,人家都能掐住我們的脖子。對于鋰礦這種儲量比較集中的資源,一旦誤判而失去海外滲透機會,國際資本肯定又要剪我們的羊毛了。 實際上,以上這些因素并不是我最擔心的。我最擔心的是產業政策。有非常世故的朋友曾跟我講,如果電動汽車真的能搞起來,蛋糕絕不會落在比亞迪這樣的民營企業嘴里。前面講過,像一汽、上汽這樣的大國企是沒有希望的。但現國家還在鼓勵國企兼并民營汽車公司。我們需要的是豐田、本田、現代這樣有競爭力的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企業。如果我們的市場環境、投資環境、融資環境不利于健康企業的發展,自主汽車產業終將是一場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