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危機下,半導體行業一片蕭條,而MEMS則如灰暗中的一抹亮色。在新區Si-Park內的納微電子有限公司車間,一批批MEMS壓力傳感器正運送到空調和氣象計生產企業,知情人透露,企業生產的產品現在是供不應求。 “這一產品是從復旦大學教授沈紹群主導的科研成果轉化而來的,多年來都只限于實驗室研究或極小范圍內生產,現在,這一價格僅為國外同類產品一半左右的產品終于要開始面市了!毙聟^納微電子有限公司創始人、年逾七旬的中科院院士都有為說,要讓中國MEMS“塵封已久”的科技成果轉化成應用產品,要讓這一行業的科技人才擁有創業平臺,打破國外產品多年來壟斷市場的局面。 MEMS,譯為中文即微機電系統,是多種學科交叉融合并具有戰略意義的前沿高技術,是未來的主導產業之一。雖然聽起來很陌生,但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可見MEMS的魔力,老百姓每天都要和上百個MEMS產品打交道。如動感手機,當把它側放時,屏幕會自動從縱向顯示變成橫向顯示,或在搖動手機時,就可在擲骰子游戲中搖動一對虛擬骰子,這就是MEMS加速度傳感器的魔力,智能手機就是憑著這一魔力風靡全球。據悉,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上所使用的動感奧運棒也采用了這一產品,讓“無錫創造”在奧運會上向全世界展現了風采。不僅在家電生產領域,其實MEMS在能源、汽車、航空、生物制藥等眾多領域都有著廣泛的前景,2007年全球MEMS元器件銷售總額已突破100億美元。專家表示,近年來該產業正處于“黃金時期”,年增長率將20%以上。 然而,讓都有為深感痛惜的是,過去20年內,國家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各種MEMS微傳感器的研究,取得了很多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但與他一樣,國內許多科學家的科研成果都被束之高閣,利用率不到10%。在我國,除中低檔微壓力傳感器芯片外,大部分同類產品仍然依賴進口,這一狀況制約了工業自動化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 如何喚醒這些“沉睡”的成果?不同于傳統產業的規;a,MEMS產業是多品種、小批量、多學科的集合體,產品涉及的都是個性化產業,其核心在于創造力。在新區創業中心支持下,走政產學研結合的道路,獨樹一幟的“創業聯盟”模式在這里探索和啟動:建立院士工作室,推行創業“服務股權”,鼓勵著名大學和研究所的教授技術入股成立控股公司,在特定領域研發生產制造,公司資助創業團隊進行前期開發,并在公司進行產業化;生產采取核心技術自己掌握,其他部分外包生產,充分利用無錫地區強大的微機電加工能力,以最小的資金迅速擴大產能,走出一條對高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領先科研成果進行產業化和市場化的新路。 魔力釋放后的結果是,納微電子有限公司迅速成為頂尖人才的集聚地,從2007年底公司掛牌成立到現在,不到兩年時間,公司已通過"創業聯盟"匯聚了三個創業團隊,共申請了14項國家專利,一批MEMS器件和納米磁性器件的科研成果在這里"孵化"。都有為說:"以我自己的科研成果來說,多年來開展納米功能材料磁性的研究,獲國家專利9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2項,但這些之前都只局限在論文發表上,而現在以科研成果為核心的新一代磁性傳感器已推進到了調試生產階段。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高校科學家研制的紅外線傳感器、涉頻開關等一系列高科技產品也即將通過調試進入產業化生產。" 數據顯示,一年來,公司已成功開發多種微傳感器,并向客戶供貨,經營第一年就做到了收支平衡,初步具備了月產100萬片多種規格傳感器芯片的能力,完成了納米磁性材料、磁阻傳感器、硅麥克風等的研發,并獲得了近1500萬元的訂單。毅然放棄通用電氣和上海電氣集團的合資公司總經理的高職,就任納微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的桂建明對未來充滿信心,在三年內形成超億元的銷售額和數千萬元的利潤,并完成公司的IPO,成為國內一流和國際有名的傳感器公司,填補國內這一領域的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