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最近遇到的麻煩(天線設計問題)引發了業界熱烈討論,針對產品無法滿足設計要求時到底由誰來拍板? Howard Fidel是Schick技術公司的模擬設計工程師,該公司主要生產數字化牙科造影設備。Fidel對天線設計的難度再清楚不過——他目前的項目就包括了使用環境極端復雜的Wi-Fi牙科設備。Fidel參與的產品線開發周期為五到十年,月出貨量約為1,000部。 Fidel說消費類電子行業特別是蘋果的工程師所面臨的壓力肯定超乎旁人的想象:“考慮到短暫的產品生命周期、蘋果的保密制度,工程師可能根本沒法做充分的測試。他們可能只是讓幾個工程師進行測試之后就以每月上百萬的量出貨�!� 其他工程師在這方面似乎也達成了共識,EE Times近期的flash調查里問工程師覺得iPhone 4到底出了什么問題,有220人(占總投票的37%,排第一)選擇“工程師在面臨盡快拿出產品的壓力的情況下的后果”。 ![]() 一家軟件開發公司的高級副總裁Henry Martinez說:“只有親身參與項目,涉及通信回路里的人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的新iPhone 4只有很輕微的通話中斷問題,他懷疑問題出現的概率到底有沒有大到帶來真正的威脅,而且蘋果公司的工程師究竟有沒有權力緊急中斷項目,就像自動化流水線的工人一樣。 他強調說,當工程師示警的時候,對問題輕重的判斷尤其重要。 彭博的一篇廣為轉載的文章稱蘋果公司的一位高級工程師表明了自己對天線設計的擔憂。因此,Fidel提出了質疑,既然蘋果的工程師知道問題,就不可能在沒有管理層同意的情況下讓產品出貨。 Fidel 表示,盡管自己在過去20年里從未提交過一項自己覺得欠妥的設計,但自己職業生涯的早期確實發生過一次狀況:“當時我剛從大學畢業,為一家新創公司工作�?偛帽莆易屛覀兌贾罒o法正常工作的產品出貨。這是兩害取其輕:延期或犯錯。由于產品產量很低,我們后來很輕松地修復了所有問題”。Fidel說自己相信每個工程師都有責任記錄產品的不足之處,讓管理層來決定延期到底能不能接受。 Martinez推測說工程師有時會因為擔心丟掉工作而不愿說出自己的擔憂。“他們擔心會因為唱反調而招惹麻煩。但如果什么都不做又會帶來更多的問題。因為任何問題都會在面世后反映出來,即使測試中沒有出現。誰都知道這樣帶來的長期損失更嚴重”。 Alan Wu是AMD公司的硬件檢驗工程師,他對這么明顯的問題在出貨之前沒有被發現感到很吃驚,他說:“我不了解蘋果公司的文化,但這樣的事情應該中斷進度,不應該進入生產。產品開發一直是在成本、性能與風險之間取得平衡。蘋果很顯然是作出了一個冒險的決定,帶來了嚴重的后果�,F在公司里肯定有人在說‘我早就說過吧’”。 Wu認為工程師應該匯報自己所有的懷疑,這樣出問題后至少可以說自己已經報告了問題,他們還是決定出貨。Wu補充道:“這么做的話,責任就由自己轉移到做出決策的管理層或者更高級的工程師。” 此外Fidel還指出:“工程師希望讓一切變得完美,如果管理層不介入的話,有些項目永遠無法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