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特朗普對于硅谷科技人才移民的嚴苛政策正在為中國創造前所未有的機遇。 包括百度在內的中國企業開始試圖利用特朗普的強硬移民立場所導致的人才外流,大舉招募海外人才。百度CEO李彥宏就是第一個采取積極姿態擁抱全球科技人才的商業領袖。 全球創新中心轉移 百度已經公布了一項頂尖人才引進的新計劃,這些人才用于推進百度在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學習和自主駕駛等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 此前李彥宏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就曾表示,當自己聽說特朗普的顧問抱怨硅谷中四分之三的CEO都是亞洲移民時,他就覺得中國的機會來了。“許多硅谷的企業家都表示擔心美國的創新能力會下降,尤其是在特朗普當選后,”李彥宏說,“我真摯地希望來自不同國家的杰出人才都能來中國,幫助中國在全球創新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華盛頓郵報》上個月報道了特朗普的首席戰略家史蒂夫·邦農(SteveBannon)在去年11月與特朗普的廣播對話中的言論。這位美國知名新聞網站Breitbart.com前發行人表示自己不是完全同意外國人在美國留學結束后就應該留在美國的這一想法。 作為特朗普首個“百日辦公計劃”,他將移民問題放在首位。他要求勞工部調查所有被濫用的簽證,認為外來移民削弱了美國本土的勞動力。 特朗普在此前的競選活動中還譴責H-1B簽證計劃。該計劃每年招收8.5萬名外國技術工作人員和畢業留學生,其中很大一部分人都在科技行業工作,并最終能夠成為合法的美國居民或公民。但特朗普認為,這對商業是很不利的,對美國本國公民很不公平,應該盡快停止這一計劃。他任命了JeffSessions掌管律政司,Sessions是有名的技術工人簽證計劃的長期批評家。 不過特朗普將人才拒之門外的傾向,對于中國科技公司而言是悅耳的音符。李彥宏表示,世界的創新重心正在發生偏移,中國才是未來的科技中心。中國已經不僅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是全球“最大和增長最快的互聯網市場”。 根據最新的調查,中國有大約7億的互聯網用戶,中國的網民每天會在網絡上輸入的字數多達350億字,這讓人驚訝。另有市場報告指出,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和移動服務領域的領先創新者,預計到2019年,中國將從6億智能手機用戶發展至7億。 數據提供商Euromonitor的數據稱,騰訊的微信支付和阿里的支付寶兩家公司在去年的移動交易中所產生的交易額達到2350億美元,令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為最大的移動支付市場。 中國同時也在領導全球創新競賽。在2015年的全球290萬件專利申請中,約有100萬份申請來自中國。相比之下,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數據,其中僅有5.26萬份申請來自美國。 中國由創新創業所推動的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對于人才的渴望越來越強烈。有城市已經為杰出人才設立每人高達100萬美元的獎勵,也為初創企業提供慷慨的補貼獎金。 有“全球硬件硅谷”之稱的深圳走在人才引進的前列。深圳率先推出了大規模的補貼計劃來吸引高科技人才。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之前是一名空間科學家和中國月球任務主席。他將帶領深圳改變過去廉價低端制造的形象。 深圳去年吸引了超過1200名“高精英人才”,其中有74名是來自海外的專家。在去年10月的人才引進新政中,最大的刺激政策是“優秀人才”政策。這一政策對來自24個國家的外國人開放,最高獎勵是一次性補貼每人近100萬美元或2200平方英尺的10年免費公寓。 包括小米、大疆、騰訊在內的深圳公司都已經加大力度聘用海外人才,其中包括大量高層。Google前副總裁、巴西計算機科學家HugoBarra2013年離職加入小米,擔任國際副總裁。小米參考蘋果的經營模式,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機制造商,并且業務領域在不斷向外擴張。 擁抱硅谷文化 在過去,中國公司所提供的政策主要是為了吸引那些從國外留學回來的中國工程師。而現在特朗普的上臺可能為中國吸引不同國家和種族的人才帶來希望。當歐美開始走向自我封鎖,中國卻在史無前例地伸出雙手,擁抱世界。未來會有更多創業家和工程師愿意扎根中國。因為在這里,他們會發現自己更受歡迎。 中國企業在吸引外國人才的同時,也在積極汲取硅谷的文化。盡管硅谷在中國的“軟實力”并沒有辦法立刻幫助谷歌或者Facebook重返中國市場,但是硅谷巨頭對于中國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也成為中國企業所效仿的對象。中國正在努力打造出像蘋果、谷歌、亞馬遜這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企業。 比如百度的創始人之一徐勇就在20世紀90年代末的時候拍攝紀錄片《走進硅谷》,與李彥宏結伴采訪雅虎創始人楊致遠,并得到靈感,回到中國創業。中國創業者對于硅谷的熱情和崇拜一直在延續,百度《文化論語》的影響力也至今滲透新進的員工。硅谷那些看似“陳詞濫調”的言論,在中國創業公司中的反響甚至大于硅谷企業本身。 而中國也在塑造像硅谷創業家和投資人那樣的商業大佬和投資大亨的形象,典型的代表就是埃隆·馬斯克和彼得·蒂爾。不管是阿里巴巴的馬云、小米的雷軍還是百度的李彥宏,他們都把自己打造成行業內的傳奇人物,成為人們膜拜的對象。盡管有人嘲笑他們模仿硅谷的行為好像東施效顰。 年輕的創業者似乎更像是在追逐一種潮流。來自YCombinator的一名投資人表示:“一些中國年輕人選擇投身科技,或許并不因為他們真正熱愛科技,而是他們希望過上創業者的生活。這是一種潮流。他們反叛,喜歡自己做主,不愛服從安排。” 不過中國對硅谷的熱情并沒有吸引硅谷太多的注意。當參觀硅谷成為中國人赴美旅游的一個新興項目時,Facebook依然毫不留情地向接待旅游團并收取費用的中國籍員工開出了解雇信。中國游客也并沒有讓硅谷成為旅游勝地,那里除了無聊的辦公樓外,并沒有太多商業化元素。 盡管如此,硅谷的一切仍然讓中國投資人和創業者趨之若鶩。在谷歌的訪客中心外,安卓寶寶的雕塑前,大多數排隊等待照相的都是中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