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高通的說法,搭載 X50 的移動產品「預計會在 2018 年上半年推出」。這基本上符合 5G 標準最終確定的時間段,而像 Verizon 之類的運營商到那個時候也會需要對應的設備來進行測試。不過高通在會上也強調,X50 是為 5G 初期部署而設,換言之它的實驗展示屬性會更強一點。另外,現階段我們也無法確定 X50 會被運用到哪個種類的設備之上,可能是移動路由器,也可能是手機,一切還有待高通揭曉。 按照高通的介紹,驍龍 X50 5G 調制解調器最初將支持在 28GHz 頻段毫米波(mmWave)頻譜的運行。由于毫米波波長短的特點,形成狹窄的定向波束,發送和接收更多能量,從而克服傳播 / 路徑損耗的問題并在空間中重復使用。此外,在視距路徑受阻時,非視距(NLOS)路徑(如附近建筑的反射)能有大量能量以提供替代路徑。 按照高通的規劃,驍龍 X50 5G 平臺將包括調制解調器、SDR051 毫米波收發器和支持性的 PMX50 電源管理芯片。它將采用支持自適應波束成形和波束追蹤技術的多輸入多輸出(MIMO)天線技術,在非視距(NLOS)環境中實現穩定、持續的移動寬帶通信。通過支持 800MHz 帶寬,驍龍 X50 5G調制解調器旨在支持最高達 5Gbps 的峰值下載速度。 雖然在如此高頻下穿透性能會受到限制,但搭載 X50 的設備可以靠 MIMO 天線技術讓信號在墻壁間回彈,以實現繞開障礙的效果。同時,這款芯片在搭配整合 Gigabit LTE modem 的 Snapdragon 處理器之后(比如說今年早些時候發布的 X16),就可以在 5G 和 Gigabit LTE 間無縫切換。換句話說,在 5G 真正鋪開以前,使用者也不必擔心新、舊兩代高速網絡間的兼容問題。 競爭者概況 毫無疑問,高通仍將是5G商用化世代來臨的最強競爭者,憑藉4G專利與IP優勢,近年來高通在多次5G技術的全球討論者大會,面對手機品牌客戶、電信營運商及芯片同業的強力挑戰,高通5G相關技術、IP、芯片及模組解決方案,似乎都能順利通過考驗,并開始展開推廣動作。 由于高通長久以來與全球各地電信營運商緊密的合作關系,高通或許在5G世代難再擁有如同4G時代的亮麗光環,但市場霸主地位仍難以撼動,尤其5G技術將涵蓋包括自動駕駛、車聯網、物聯網等全新應用,至今亦只有高通砸大錢布局相關的關鍵技術,一旦5G世代全面來臨,高通肯定將是受惠最大的芯片業者。 華為是5G最接近高通的競爭者。在通信領域和CPU領域,華為的芯片團隊在過去幾年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與高通的競爭中從難以望其項背到并駕齊驅,其進步是有目共睹的。而在5G方面,憑借技術的積累和人才的積累,華為無疑會是中國最有希望挑戰高通的競爭者。 至于聯發科,在4G方面落后,5G相信也很難跟上高通和華為的步伐。雖然聯發科5G研發團隊規模已擴大至逾100人,且很快就會突破200人、甚至300人大關,聯發科高層也希望2018年先推出第一版5G芯片解決方案,目前已剩下不到2年的時間,相較于3G、4G世代,聯發科總是等到技術及應用都已相當成熟后才切入芯片市場,聯發科研發團隊這次在5G世代可說是全面提前出擊,但落后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近期聯發科積極與歐系基地臺業者、日本電信營運商DoCoMo進行合作,務求在2020年5G技術正式商用化之前,攜手電信相關業者爭取5G終端市場大餅,由于聯發科這次提前4~5年布局5G市場,未來可望不必再處處受制于人,在5G世代可望擁有較好的芯片毛利率,進一步擴大獲利空間。 展訊則憑藉大陸科技產業實力持續擴大勢力版圖,由于大陸有意領先發展5G技術規格,展訊研發團隊已喊出2018年將搶先推出5G芯片解決方案,希望能獲得大陸電信營運商、相關供應鏈業者及大陸政府的關愛眼神,不讓大陸半導體產業自主化的大旗,在5G世代再度落后。 盡管5G商用化時間點可能仍將落在2020年,然先期的準備及卡位動作已陸續上陣,全球手機芯片供應商臺面下紛強力進行布局,尤其是最難掌握的大陸5G技術規格,成為眾家廠商兵家必爭之地,各家芯片供應商勢必擴大戰火全力搶灘。 文章來源:中芯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