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毛片a精品毛-国产毛片黄片-国产毛片久久国产-国产毛片久久精品-青娱乐极品在线-青娱乐精品

查看: 4066|回復: 4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ZT: 獨一無二的松子──寫給畢業班同學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0-7-30 10:28: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關鍵詞: 畢業班 , 獨一無二 , 松子 , 同學
2010年07月29日08:07 周保松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教師

各位同學:

你們今天將披上畢業袍,在春霧彌漫杜鵑滿山的三月,向大學生活道別。有同學對我說,老師,為我們寫點什么吧,留個紀念。我明白你們的心意。中大是一座山,而政治系在山之巔。三年來,我們在山中一起思考政治、哲學與人生,日夕相處,度過無數難忘時光,此刻目送你們學成下山,真是既安慰又不舍。

讓我從中大的樹說起吧。你們都知道,中大多馬尾松。馬尾松并不起眼,長在山坡上,終年常綠,開花也好,結果也好,沒人會留意。有時在校園散步,見到掉下來的松子,我會拾起幾顆,帶回家中。后來,我讀到臺灣作家周志文一篇回憶少年同學的文章,說這些一生默默無聞的人,猶如“空山松子落,不只是一顆,而是數也數不清的松子從樹上落下,有的落在石頭上,有的落在草葉上,有的落在溪澗中,但從來沒人會看到,也沒人會聽到,因為那是一座空山”。這是實情。但想深一層,即便不是空山,即便人來人往如中大,我們又何曾關心那一顆又一顆松子的命運。在我們眼中,所有松子其實沒有差別。一批掉了,零落成泥,另一批自然生出來,周而復始。世界不會因為多了或少了一顆松子而有任何不同。

松子的命運,大抵也是人生的實相。如果我注定是萬千松子的一顆,平凡走過一生,然后不留痕跡地離開,我的生命有何價值?如果我只是歷史長河的一粒微塵,最后一切必歸于虛無,今天的努力和掙扎,于我有何意義?

每次想起這個問題,我的心情總是混雜。有時惶恐,有時悲涼,有時豁達,有時虛無。更多的時候,是不讓自己想下去,因為它猶如將人置于精神的懸崖,稍一不慎便會掉下去。我于是退一步問,為什么這個問題總是揮之不去,總是如此影響心情。漸漸,我明白,我其實不可以不想,因為我是人,有自我意識和價值意識。我如此清楚見到自己在活著,見到當下眨眼成過去,見到自己作為獨立個體在默默走著自己的路。更重要的,是我無時無刻不在衡量自己的生命。我們心中好像有桿秤,要求自己每天要活得好。我們認真規劃人生,謹慎作出決定,珍惜各種機會,因為我們知道,生命只有一次,而生命是有好與壞幸福不幸福可言的。我們不愿意活得一無是處,不愿意虛度華年,意義問題遂無從逃避。

難題于是出現。從個體主觀的觀點看,我自己的生命就是一切,重如泰山。我的生命完結,世界也就跟著完結。我是宇宙的中心。但只要離自己遠一點,從客觀的觀點看,我又必須承認,我只是萬千松子的其中一顆。我的生命完結了,世界仍然存在,一點沒變。我的生命如微塵滴水,毫無分量,很快遭人遺忘,后面有更多來者。這不是什么難以想象的事。每次去完殯儀館,目睹至親好友片刻化成灰燼,返回鬧市,再次面對笑語盈盈的人群,我總有難言的傷慟。那一刻,我看到生的重,也看到生的輕。

既然我們的人生路線圖早已畫好,這中間的曲曲折折,真的有分別嗎?

我想我們總是相信,那是有分別的。對,即使我是長在深谷無人見的松子,終有一天跌落荒野化成泥,我依然不會接受,我的人生和他人毫無分別,更不會接受我的人生毫無價值。但這是自欺嗎?我們是在編織一張意義之網安慰自己嗎?我不認為是這樣。所有意義問題之所以成為問題,之所以困擾我,說到底,是因為我意識到“我”的存在,意識到“我”在活著自己的生命,并在規劃屬于自己的人生。如果我沒有了一己的主觀觀點,只懂從一客觀抽離的角度觀照自身,我將無法理解“我”為何要如此在乎自己。我們必須先意識到“我”的存在,并在浩瀚宇宙中為“我”找到一個立足點,意義問題才會浮現。所以,即使我是一顆松子,也不必因為看到身邊還有無數更大更美的松子而顧影自憐,更不必因為默默無聞而覺一生枉度。我真實經歷了屬于自己的春夏秋冬,見證一己容顏的變遷,并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體味生命賦予的一切。這份體味,是別人奪不走也替代不了的。

這份對自我存在的肯定,是我們活著的支柱。這個世界很大,這個世界有很多其他生命,但我只能從我的眼睛看世界,只能用我的身體和心靈去與世界交往。只有先有了“我”,我們才能開始思考如何活出有意義的人生。但問題并未在此完結。因為一旦有了“我”,自然也就有無數與“我”不同的他者。我們的樣貌性情能力信仰家境出身,千差萬別。有了差異,便難免有爭。我們于是時刻將他人當作對手,并要為自己爭得最多的財富地位權力。各位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工作,可能感受最深的,正是這種無時無刻無處不在的競爭壓力。我們未必喜歡爭,但卻不得不爭,因為所有人都告訴你,世界就是一個競技場,只有爭才能生存,只有爭才能肯定自己的存在價值。人世間種種壓迫宰制異化,遂由此而生。

問題是,這些壓迫宰制異化,真的無可避免嗎?不同個體組成社會,難道不能夠以更平等更公正的方式活在一起嗎?這是過去三年,我們在課堂上經常討論的問題。我認為,承認個體差異和接受平等相待之間,雖有張力,但并非不可調和。關鍵之處,在于我們能否將兩種看似對立的觀點融合。一方面,從主觀的觀點看,我們意識到自我的獨特和不可替代,以及一己生命對于自身絕對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轉從客觀的觀點看,我們將意識到,如果我的生命對我無比重要,那么他或她的生命,也將對他或她同樣重要。我們都是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要過,都渴望過得好。就此而言,我們的生命,有同樣的重要性。我們不以一個人的出身能力財富,去將人劃分等級,并以此衡量人的價值。推己及人,我們既看到人的差異,也看到人作為人共享的可貴人性,因而努力在群體生活中實踐平等尊嚴的政治。也就是說,我們既要肯定個性,鼓勵每個人自由地活出自己的生命情調,同時要彼此關顧,保障人的平等權利,使得人們能夠公正地活在一起。這是我常說的,我們應該追求一種自由人的平等政治。

我覺得,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應該有這樣一份對人的平等關注。但這并不容易。試想想,各位也是經歷重重考試,并將很多同輩甩在后面,才能進入中文大學。而一旦離開校門,迎面而來的將是更激烈的競爭。既然這樣,我們如何能夠穿過人的種種差異,看到人性中共享的價值,并以此作為社會合作的基礎,實現平等尊嚴的政治?到底需要怎樣的制度建設和文化氛圍,我們才能培養出這樣的道德信念?這是活在資本主義社會的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各位下山之際,為什么我還要如此絮絮不休和大家探討這些問題?因為問題重要。在上面的討論中,我指出生命中有兩重根本的張力,并嘗試提出化解之道。第一重是兩種觀照人生的方式帶來的的張力,第二重是生命的差異和平等導致的張力。第一重張力,影響我們如何好好地活著。第二重張力,影響我們如何好好地活在一起。各位身為讀書人,關心生活關心政治,是一生之事,不應隨著披上畢業袍而終。

大家應該還記得,去年冬天上完《當代政治哲學》最后一課,我們曾在聯合書院教室外那個裂開的大松子雕塑前合照留念。那個大松子啊,笑得活潑率真。在我眼中,你們都是獨一無二的松子。
沙發
 樓主| 發表于 2010-7-30 10:29:43 | 只看該作者
《記憶》

  ——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在2010屆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親愛的2010屆畢業生同學們:

  你們好!

  首先,為你們完成學業并即將踏上新的征途送上最美好的祝愿。

  同學們,在華中科技大學的這幾年里,你們一定有很多珍貴的記憶!

  你們真幸運,國家的盛世如此集中相伴在你們大學的記憶中。08奧運留下的記憶,不僅是金牌數的第一,不僅是開幕式的華麗,更是中華文化的魅力和民族向心力的顯示;六十年大慶留下的記憶,不僅是領袖的揮手,不僅是自主研制的先進武器,不僅是女兵的微笑,不僅是隊伍的威武整齊,更是改革開放的歷史和旗幟的威力;世博會留下的記憶,不僅是世博之夜水火相容的神奇,不僅是中國館的宏偉,不僅是異國場館的浪漫,更是中華的崛起,世界的驚異;你們一定記得某國總統的傲慢與無禮,你們也讓他記憶了你們的不屑與蔑視;同學們,伴隨著你們大學記憶的一定還有“什錦八寶飯”等新詞,它將永遠成為世界新的記憶。

  近幾年,國家頻發的災難一定給你們留下深刻的記憶。汶川的顫抖,沒能抖落中國人民的堅強與剛毅;玉樹的搖動,沒能撼動漢藏人民的齊心與合力。留給你們記憶的不僅是大悲的哭泣,更是大愛的洗禮;西南的干旱或許使你們一樣感受渴與饑,留給你們記憶的,不僅是大地的喘息,更是自然需要和諧、發展需要科學的道理。

  在華中大的這幾年,你們會留下一生中特殊的記憶。你一定記得剛進大學的那幾分稚氣,父母親人送你報到時的歷歷情景;你或許記得“考前突擊而帶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走向考場時的悲壯”,你也會記得取得好成績時的欣喜;你或許記得這所并無悠久歷史的學校不斷追求卓越的故事;你或許記得裘法祖院士所代表的同濟傳奇以及大師離去時同濟校園中彌漫的悲痛與凝重氣息;你或許記得人文素質講堂的擁擠,也記得在社團中的奔放與隨意;你一定記得騎車登上“絕望坡”的喘息與快意;你也許記得青年園中令你陶醉的發香和桂香,眼睛湖畔令你流連忘返的圣潔或妖嬈;你或許記得“向喜歡的女孩表白被拒時內心的煎熬”,也一定記得那初吻時的如醉如癡。

  可是,你是否還記得強磁場和光電國家實驗室的建立?是否記得創新研究院和啟明學院的聳起?是否記得為你們領航的黨旗?是否記得人文講壇上精神矍鑠的先生叔子?是否記得傾聽你們訴說的在線的“張媽媽”?是否記得告訴你們撿起路上樹枝的劉玉老師?是否記得應立新老師為你們修改過的簡歷,但愿它能成為你們進入職場的最初記憶。同學們,華中大校園里,太多的人和事需要你們記憶。

  請相信我,日后你們或許會改變今天的某些記憶。瑜園的梧桐,年年飛絮成“雨”,今天或許讓你覺得如淫雨霏霏,使你心情煩躁、郁悶。日后,你會覺得如果沒有梧桐之“雨”,瑜園將缺少滋潤,若沒有梧桐的遮蓋,華中大似乎缺少前輩的庇蔭,更少了歷史的沉積。你們一定還記得,學校的排名下降使你們生氣,未來或許你會覺得“不為排名所累”更體現華中大的自信與定力。

  我知道,你們還有一些特別的記憶。你們一定記住了“俯臥撐”、“躲貓貓”、“喝開水”,從熱鬧和愚蠢中,你們記憶了正義;你們記住了“打醬油”和“媽媽喊你回家吃飯”,從麻木和好笑中,你們記憶了責任和良知;你們一定記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來有一天,或許當年的記憶會讓你們問自己,曾經是姐的娛樂,還是哥的寂寞?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在華中科技大學的幾年給我留下了永恒的記憶。我記得你們為烈士尋親千里,記得你們在公德長征路上的經歷;我記得你們在各種社團的驕人成績;我記得你們時而感到“無語”時而表現都焦慮,記得你們為中國的“常青藤”學校中無華中大一席而灰心喪氣;我記得某些同學為“學位門”、為光谷同濟醫院的選址而憤激;我記得你們剛剛對我的呼喊:“根叔,你為我們做了什么?”——是啊,我也得時時拷問自己的良心,到底為你們做了什么?還能為華中大學子做什么?

  我記得,你們都是小青年。我記得“吉丫頭”,那么平凡,卻格外美麗;我記得你們中間的胡政在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表多篇高水平論文,創造了本科生參與研究的奇跡;我記得“校歌男”,記得“選修課王子”,同樣是可愛的孩子。我記得沉迷于網絡游戲甚至頻臨退學的學生與我聊天時目光中透出的茫然與無助,他們還是華中大的孩子,他們更成為我心中抹不去的記憶。

  我記得你們的自行車和熱水瓶常常被偷,記得你們為搶占座位而付出的艱辛;記得你們在寒冷的冬天手腳冰涼,記得你們在炎熱的夏季徹夜難眠;記得食堂常常讓你們生氣,我當然更記得自己說過的話:“我們絕不賺學生一分錢”,也記得你們對此言并不滿意;但愿華中大尤其要有關于校園丑陋的記憶。只要我們共同記憶那些丑陋,總有一天,我們能將丑陋轉化成美麗。

  同學們,你們中的大多數人,即將背上你們的行李,甚至遠離。請記住,最好不要再讓你們的父母為你們送行。“面對歲月的侵蝕,你們的煩惱可能會越來越多,考慮的問題也可能會越來越現實,角色的轉換可能會讓你們感覺到有些措手不及。”也許你會選擇“膠囊公寓”,或者不得不蝸居,成為蟻族之一員。沒關系,成功更容易光顧磨難和艱辛,正如只有經過泥濘的道路才會留下腳印。請記住,未來你們大概不再有批評上級的隨意,同事之間大概也不會有如同學之間簡單的關系;請記住,別太多地抱怨,成功永遠不屬于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無濟于事;請記住,別沉迷于世界的虛擬,還得回到社會的現實;請記住,“敢于競爭,善于轉化”,這是華中大的精神風貌,也許是你們未來成功的真諦;請記住,華中大,你的母校。“什么是母校?就是那個你一天罵她八遍卻不許別人罵的地方”。

  親愛的同學們,也許你們難以有那么多的記憶。如果問你們關于一個字的記憶,那一定是“被”。我知道,你們不喜歡“被就業”、“被堅強”,那就挺直你們的脊梁,挺起你們的胸膛,自己去就業,堅強而勇敢地到社會中去闖蕩。

  親愛的同學們,也許你們難以有那么多的記憶,也許你們很快就會忘記根叔的嘮叨與瑣細。盡管你們不喜歡“被”,根叔還是想強加給你們一個“被”:你們的未來“被”華中大記憶!
板凳
 樓主| 發表于 2010-7-30 10:32:00 | 只看該作者
曠秋:根叔火了,中國教育家尚欠火候
2010年07月16日10:01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曠秋我要評論(4) 字號:T|T
“根叔”火了,緣于他今年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隨后,一批校長的畢業致詞也頗受關注。我是個反其道而行之的人,想以微薄之力為這把“火”潑點“水”。

依愚見,想要成為教育家的校長最好不要“火”,作為科學家的院士也最好不要“火”。當前中國缺乏教育家,正是在于太多從事教育的人,尋求的是“火”的“旺名”而不是“水”的“溫潤”。這便是“聞”與“達”的區別,當然,聞達兼具并非沒有可能,但恐怕更多是“達而聞”。

教育家和科學家都是掌握人類大智慧的人,他們對公眾所做的除了學術上的貢獻,更有精神上的引領。精神引領的使命,要求教育家必須站在社會之前、之上,對大眾保持一種呼喚的姿態,甚至可以說,人們只能永遠保持一段距離地追隨他。

全社會都為李培根校長歡呼雀躍,我能理解大眾對官樣話語不屑的心情,可我始終覺得,教育之所以為教育,它始終應該保留一份超然群外,它適應大眾絕不是為了迎合大眾。用周國平先生一篇文章的觀點說,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適應現實,而是為了不受現實奴役。

畢業典禮是個具有神圣意義的場合,之所以為“典”,是因為具有神壇的意義;之所以為“禮”,是因為它是大學教育的最后一課。它應該給學生們一些永恒的真理,告訴他們終極價值,交給他們終生的問題,值得他們一輩子去思索、去實踐、去回答,并且代代相傳,這才是大學的精神、大學的意義乃至大學存在的理由。在教育的“菜單”上,精神上的供給應該列于首要位置。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哈佛大學女校長福斯特在2008年本科生畢業典禮上的演講。

福斯特在演講中說:“就算你們覺得它們不可能實現,也要記住,它們至關重要,是你們人生的北極星,會指引你們到達對自己和世界都有意義的彼岸。你們生活的意義要由你們自己創造。”為什么即使明知不可實現,也要去努力呢?那是因為彼岸的召喚,根本不去眺望彼岸正是我們的“杯具”。她并不回避常被問及的現實問題:“為什么我們很多人都去了華爾街?為什么我們哈佛畢業生中,有那么多人進入金融、咨詢行業和投資銀行?”但她說:“在某種程度上,我覺得自己更關心的是你們為什么問這些問題,而不是給出答案。”這才是教育家的智慧。教育的最大魅力,不在于給出答案,而在于提出一個讓學生們揮之不去、足夠一輩子去思考的大問題。

我最欣賞的是這句:“但是,最最重要的是,你們問問題,既是在問我,更是在問你們自己。你們在選擇道路,同時又質疑自己的選擇。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生活,只是不知確定自己所選的路對不對。這是最好的消息。這也是,我希望,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我們的錯。關注你的生活,對其進行反思,思考怎樣才能好好地生活,想想怎樣對社會有用:這些也許就是人文教育傳授給你們的最寶貴的東西。”

從福斯特校長的演講里,我讀到了真實的關切,這才是一個教育家真正的情懷
地板
 樓主| 發表于 2010-7-30 10:34:09 | 只看該作者
張生:耶魯校長如何說畢業演講辭
2010年07月12日08:13上海商報 張生 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鳳凰花開,夏天又到,一年一度的大學畢業典禮也接踵而至。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因為1948年出生的武漢華中科大校長李培根先生的畢業致辭格外出彩而顯得特別熱鬧。在6月23日的畢業典禮中,他開風氣之先,在演講時大膽“返老還童”,把學生們耳熟能詳的社會流行話題和網絡流行詞匯來了個“串燒”,不經意間“一舉成名”。而學生們出于激動,現場喊出的“根叔”也因此成為網絡熱詞。隨后,李培根的這種貼近生活的演講方式也被很多大學校長效仿,被稱為“根叔式”演講而風靡一時。相比以往大學校長在畢業典禮上千篇一律的格式化表述和走過場的官樣演講,這當然是個難得的變化,所以李培根的這個只有十幾分鐘的演講才會激起華中科大7000多名學生的幾十次掌聲,也因此感動了大學生們并成為媒體報道的熱點。

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二十年前自己的大學畢業典禮。1991年夏天,我在武漢華中師范大學歷經四載寒暑,雖磕磕絆絆,也終于修業期滿,得成正果。畢業前夕,學校在大禮堂里也舉行了畢業典禮。雖然師生們濟濟一堂,可當時是由何人致辭,致辭內容為何,已幾乎全無記憶。只記得在領導沉悶的發言中途,不知哪個系的同學在禮堂門外點了一串鞭炮,方才讓人為之一震,可遺憾的是,鞭炮響了沒幾下就被聞聲而至的老師踩滅了。再看今日李培根校長的致辭,真讓人感慨萬千,時代的確進步了。

對于大學生來說,畢業典禮顯然是人生中所要經歷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儀式。因為從此以后,就要離開學校踏上社會,開始獨立奮斗,正式開拓自己的人生。而對于學校來說,是把自己培養的學生送出校門,從此亦要接受社會的考驗,同樣十分重要。所以,大學重視畢業典禮也是應有之義。換句話說,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學校,它都既是迎接未來的儀式,也是告別過去的典禮,如哈佛大學的畢業致辭叫“Commencement address”,就有開端的意思。而耶魯大學則因為有較強的宗教色彩,其畢業致辭稱為“Baccalaureate Address”,直譯就是“學士學位致辭”,即大學畢業典禮的致辭,這種說法據信源自歐洲中世紀的宗教儀式和后來的牛津大學,而意譯則有告別的意思在內。

說到耶魯,今年的畢業典禮是在5月23日舉辦的。不過,與李培根幾乎同齡,于1947年出生的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C·萊文,卻沒有玩“穿越”通過“裝嫩”來吸引畢業生的眼球,而是很嚴肅地以《回歸政治的本來面目》(Reclaiming Politics)為題給學生上了一堂“形勢政治課”。在講話中,他直言,美國自金融危機以來所遇到種種問題,如醫保計劃的推行、氣候協議的簽訂、金融改革的實施等,都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甚至有關經濟復蘇的舉措也不如中國有效,而在他看來,這是美國政府的決策偏離了真正的政治軌道所致。其原因,一是因為由于大眾傳媒的存在,使人們易于接受簡單的意識形態影響,讓政府的政治決策流于膚淺,其次就是美國的政客刻意迎合特殊的利益集團需求,以至于不能公正地考慮更多人的利益。而若要改變這個局面,萊文指出,這就需要在座的每一個耶魯學生參與政治生活,讓政治真正復歸到政治本義上去。為此,他提到亞里士多德的名言,“人生來就是政治動物。”可萊文還有句話沒講,盡管這可能對耶魯的學生來說不言自明,那就是,亞里士多德還把“政治”(politics)看成是“城邦的事務”,也即國家的事務,作為公民,當然需要人人關心,人人參與。

至此,萊文的這篇講話的題旨才顯露了出來。他對學生們說,“你們來到這里(耶魯),是為了培養你們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是為了能夠從那些表面的、有誤導性的和迷惑人的東西中區分出合乎情理的東西。不管你們學的是文學、哲學、歷史、政治、經濟、生物、物理、化學還是工程,你們都已經能夠去進行深入的思考,去辨別矛盾和悖理之處,以你自己的方式去推理出智慧的結論。你們可以運用這些批判的洞察力,去實現個人的抱負,但同時也要為公共生活作出貢獻。”顯然,在萊文看來,耶魯所要培養的不僅僅是擁有專業知識的人,而是要培養那種擁有獨立的思想和批判能力的公民。因為一個人只有擁有這樣的能力,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和社會,才能不被種種誤識和偏見所迷惑。并且,擁有這種能力,不只是為了個人生活的安康,而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公眾和社會,這才是耶魯的精神,即“我該如何服務?”(How can I serve?)萊文認為,這才是深深地植根于耶魯的使命和傳統中的東西,也正是耶魯這所學校想傳遞給學生的東西。

在畢業典禮上以如此嚴肅的內容進行致辭,固然與萊文的專業是政治和哲學的背景有關,但我想,這也與耶魯大學這樣的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學的精神追求和所尊崇的理念有關。而我之所以在這里把萊文和根叔相提并論,是由于我覺得“根叔”的畢業致辭雖然廣受推崇,但其所表現出來的其實還是一些很淺層次的情感,充其量也只是向理解學生或尊重學生走近了一步。而這對一所真正的大學來說,或者對一個真正的大學校長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大學的真正使命,是培養能夠獨立思考和有批判能力的人,即培養合格的公民。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的“根叔”們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地下室
發表于 2010-8-9 16:45:32 | 只看該作者
都不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于我們  -  服務條款  -  使用指南  -  站點地圖  -  友情鏈接  -  聯系我們
電子工程網 © 版權所有   京ICP備16069177號 |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 国产 欧美 专区| 日本精品视频网站| 日韩av东京社区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热久久综合网| 欧美视频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黄色毛片| 天天干天天舔天天操| 伊人免费视频| 婷婷久久精品| 私人黄色| 亚洲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性福宝网站| 亚洲福利午夜| 又大又粗又黄又湿又爽又刺激| 99日韩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欧美精品亚洲| 日本男女动态图| 孕妇泬出白浆18P| 亚洲国产青草| 网禁呦萝资源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性欧美高清极品猛交|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亚洲bd| 亚洲欧洲色图| 91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免费影院| 黑人性xxx| 天天靠天天擦天天摸| 影音先锋色小姐|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本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天码中文字幕第一页| 四虎精品免费视频| 在线播放免费视频| 国产午夜三区视频在线| 双性被疯狂灌满精NP| 欧美一级别| 亚洲六月丁香色婷婷综合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