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TechNews科技新報 就在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受惠于需求增溫,拉抬業績的情況下,2016 年第3季營收創下單季歷史新高紀錄的同時,看在全球排行晶圓代工排行老二的格羅方德 (Global Foundries) 的眼里真是五味雜陳。 根據格羅方德大股東,阿聯酋阿布達比先進技術投資公司 (ATIC),也就是現在的穆巴達拉發展公司 (Mubadala) 9 月公布的 2016 年上半年度財務報表顯示,其半導體技術事業分部 (主要是格羅方德) 凈虧損達 13.5 億美元,較 2015 年同期凈虧損擴大至 67% ,而且超過 2015 年全年凈虧損 13 億美元。 事實上,做為全球晶圓代工二哥, 截止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為止,格羅方德的資產總額為 203 億美元,負債總額 43 億美元,其負債比約 27%。而在技術創新上,格羅方德近來也發展不順。在 28 納米制程失守后,而從三星引進 14 納米制程。但畢竟靠的是三星授權,不免別人對其自主研發能力產生疑慮。 日前,格羅方德還突然宣布,跳過 10 納米制程,直接跳級 7 納米制程研發,這與其它競爭對手穩扎穩打相比,這樣“畫大餅”似的發展規劃開始讓人憂心。 格羅方得成立于 2009 年,是從 AMD 所拆分成立,大股東為阿聯酋阿布達比先進技術投資公司(ATIC),即現在的穆巴達拉發展公司 (Mubadala) 聯合投資。 而審視格羅方德過去的營運狀況,從創建至今的毛利率始終是負數。2016 年上半年更是跌落谷底,達到 -54%。這樣的毛利率,加上巨大的研發投資、昂貴的設備折舊費用,對于格羅方德已經不是很好的財務狀況來說,更是沉重壓力。也就是未來若不再投入經費,則所有前期投資盡棄,而要再繼續投資,則又像是一個無底的錢坑,使得當前的格羅方德已陷入一個惡性循環中。 另外,近年來中國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在國際市場中扮演關鍵角色的 IC 設計公司不斷崛起,加上中國國務院頒布的 《產業推進綱要》 中,規劃為集成電路產業創造積極的大環境。因此,為了避免中國本土半導體產業形成氣候之后被排除在中國市場之外,全球各大半導體大廠近來積極前往中國設廠投資,希望來瓜分這塊大餅。 對于格羅方德來說,當然也不例外的在中國積極尋找設廠的地點。而且在陸續遭到幾個城市拒絕之后,終于與重慶渝德達成協議,以合資的方式在當地設廠。不過,對于格羅方德在重慶渝德設廠的最新消息,記者取得獨家消息來源表示,該項談判已經協商破局,這也對格羅方德的未來加深更多不確定性。 據了解,其他直接競爭對手相比,考慮到格羅方德以合資方式建廠,則幾乎不會引入最先進制程,使得其競爭優勢不足。而且,業界傳聞以格羅方德當前不佳的財務狀況來說,除了寄望能借該合資廠在中國市場中扳回劣勢之外,未來還可能以出售的方式賺上一筆。所以,并不看好該廠的發展。這也使得在與重慶渝德簽屬合作協議 4 個月之后,計劃最終仍就告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