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Digitimes 據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日本半導體廠瑞薩電子(Renesas Electronics)正與美國電源管理類比IC業者英特矽爾(Intersil)進行最終收購協議。 據悉,瑞薩收購金額約3,000億日圓(約30億美元),以NASDAQ于19日最新股價顯示,英特矽爾市值逾21億美元計算,該筆收購案將以溢價38%收購,最快可望于8月底前達成協議。 瑞薩購并英特矽爾如虎添翼 日經指出,每年市場規模超過30兆日圓的全球半導體市場,因智能型手機需求成長趨緩,相關業者尋求突破,將研發重心轉向每年約3兆日圓規模的自動駕駛、電子引擎等車用半導體市場。 瑞薩本身在車用領域擁有省能半導體技術,車用微控制器領域市占率為全球之冠。但隨著電動車、自動駕駛研發等趨勢蔚為風潮,車用微控制器的搭載需求逐漸下滑,加上自動駕駛技術所需的通訊感測器并非瑞薩的得意領域,因此從1年前起,瑞薩即尋求收購海外企業強化相關領域技術與產線。 因此,瑞薩購并英特矽爾的目的,即是為了車用半導體市場。英特矽爾在電源管理半導體領域不僅擁有高市占率,營業利益率約20~29%,且英特矽爾在汽車與工業機械、智能型手機等通訊用半導體也握有關鍵技術,可確保電子回路維持在一定的電壓,并支持低耗電的功能。 英特矽爾的另一項優勢在于,不論是小至智能型手機、大到工業基礎建設產業的電壓控制需求,英特矽爾皆有對應產品。未來將擴大至電動車、燃料電池車用省電半導體。 此外,英特矽爾的客戶遍及美、歐、亞洲新興市場,瑞薩可望借由該收購案擴增車用半導體產線以及海外市場。 瑞薩視購并英特矽爾為新成長引擎 目前在車用半導體產業中,以營收計算,全球規模最大的是2015年購并飛思卡爾(Freescale)的荷蘭車用芯片制造商恩智浦(NXP),其次是2014年購并International Rectifier的英飛凌(Infineon),瑞薩因近年陸續裁撤虧損事業,營業額在5年內減少4成,因而落居第三。不過,瑞薩可望在完成該筆購并后,合并營收超越英飛凌,位居全球第二。 瑞薩為完成該筆收購案,將向股東收購所有股票。收購資金為瑞薩現有的4,000億日圓現金,另考慮向銀行貸款。該筆購并案也是瑞薩在連續幾年推動裁員、整并事業等結構性改革后,將借由購并將強化既有優勢領域,并將之視為開啟事業發展新頁的重要引擎。 特別是,因為車用半導體領域對于技術水準與安全性的要求相當嚴謹,不利于新興業者發展,瑞薩認為目前在車用半導體市場仍能保有高度競爭優勢。 2010年成立的瑞薩電子,自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之后陷入經營危機,在接受日本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與豐田汽車(Toyota Motors)等出資,直到2014會計年度(2013/4~2014/4)仍以結構性改革為主,終于由虧轉盈。 自6月上任的新任社長吳文精這陣子在接受日本媒體采訪時表示,為因應自動駕駛、電動車成為熱門領域,瑞薩電子在經營上將轉守為攻,特別是如車用半導體之類需要龐大研發費的尖端領域,不再以壓低經營成本為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