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網絡版刊文稱,深圳的房價已經逼近硅谷高端社區,這可能會給深圳實現創新型城市的目標帶來阻礙,影響深圳在全球的競爭力,一些科技公司和優秀人才已經開始離開深圳了。全文內容如下: 中國南方城市深圳渴望成為中國的硅谷。然而,盡管深圳擁有數家著名科技公司,但是深圳只在一個不怎么讓人感到羨慕的地方跟硅谷最相似——高昂的房價。 根據房地產研究機構易居中國研發中心的數據,2015年5月,深圳超過北京和上海成為中國平均房價最高的城市。根據北京鏈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的數據,去年4月,深圳的房價同比上漲62%,相比之下,中國的另一個科技中心北京的房價只同比上漲了28%。 深圳的平均房價是每平米49,259元,折合每平方英尺690美元,這個價格幾乎可以跟舊金山灣區城市奧克蘭(Oakland)的高檔居民區Rockbrigdge相提并論。該居民區的平均房價是每平方英尺704美元。但是,你要知道,深圳的人均收入只有硅谷的十分之一。 在中國科技行業,天花亂墜的宣傳可能會導致毀滅性的后果。拿深圳作為例子,猛漲的房價可能會導致成為科技中樞的目標無法實現,而推動深圳房價增長的原因之一剛好就是深圳政府在年度工作報告中所提出的把深圳從制造業中心轉變成創新型城市的目標。買不起房已經迫使優秀人才和公司離開或者考慮離開深圳,公司高管們不得不想方法留住員工,降低人員流動率。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最近對高房價帶來的影響感到失望。他上月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警告說,當前資金和人才都可以自由地流動,高房價將削弱深圳的競爭力。他說:“人們要有住房,要有生活設施。生活設施太貴了,企業就承載不起;生產成本太高了,工業就發展不起來。” 深圳房價猛漲的原因有幾個。首先,跟中國其他大城市相比,深圳面積狹小,只有北京的八分之一,上海的三分之一,可開發的土地有限。其次,深圳靠近這個全球房價最高的城市之一——香港。 另外,深圳的高房價也是中國房地產市場投機熱持續多年的結果。一些城市提出的各種所謂概念也為房價上漲推波助瀾。“中國硅谷”這樣一個概念帶來了許多想象空間。 美國硅谷也面臨著高房價所帶來的種種問題。深圳科技行業的一些企業高管擔心,高房價給深圳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會更嚴重,因為在深圳尚未來得及發展成為成熟的科技中樞之前房價上漲就已經在傷害深圳的競爭力了。 2012年同時在硅谷和深圳創辦柔性屏幕初創公司的劉自鴻說,在硅谷,是高級人才和科技巨頭的聚集推高了房價,相比之下,深圳只是處于發展期。 一個城市的房價應該跟這個市場的薪資水平相稱。他說:“這有利于城市的長期發展和企業的全球競爭力。” 當Smartind Technologies公司聯合創始人吳凱龍(音)建議一些工廠老板使用該公司的技術進行自動化升級和數據交換時,他們反問道:“有必要嗎?”他們告訴他,他們寧愿去投資房產,也不愿對工廠進行升級,因為如果他們早點把工廠賣掉,去投資房地產的話,他們掙的錢要比現在多很多。 為了給樓市降溫,深圳市政府發布了更為嚴格的限購條例。在連續上漲18個月之后,深圳4月的房價比3月下降了0.4%。深圳還為有資格申請的人才提供廉租房。 然而,科技行業人士稱廉租房供應有限,不能解決長期的問題。 一路狂飆的房價正在抬高創業成本。無人機公司深圳星圖智控科技有限公司CEO張慶旗為低薪員工提供每個月500元的住房補助,因為他們的房租大概每個月1000元,幾乎占去月薪的一半。他說,他們公司的高級工程師年薪有30萬,但他們也開玩笑說他們一年拿的薪水只夠在深圳買一間小衛生間。 今年3月,張慶旗將其規模為十多人的研發團隊遷到了中部城市武漢。那里的平均房價是每平米11,217,只有深圳的三分之一。 另外一些初創公司則是給員工提供免費宿舍——這是雇用大批廉價勞動力的工廠的一貫做法。硬件設計公司瘋童科技(Crazybaby)今年5月為公司的6名女性員工租下了一套三居室住房。瘋童科技創始人張海星說:“這樣沒有什么隱私,但你又有什么辦法呢?” 程序員Jacob Yan在2014年進入一家硬件初創公司工作之后跟其他三個人同住一間宿舍。他每個月的稅后工資是7,700元,他不喜歡住集體宿舍,但他認為他永遠都不可能在深圳買得起房。 今年4月,在他和女朋友決定結婚之后,他離開了深圳,來到重慶跟女朋友住在一起。他們打算今年底在重慶買房。重慶的平均房價是每平米6,950元,只是深圳均價的14%,在重慶買房容易多了。 “在深圳沒有歸屬感,”這位今年29歲的小伙子說道。“我們在這里才能安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