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單片機在操作的時候,是逐條的從程序中獲取指令并逐步執行它,而單片機周期指單片機每訪問一次存儲器所需要的時間。假設一只單片機用了頻率為12.000MHz晶振,那么它的時鐘周期就是是1/12us,它的一個機器周期是12×(1/12)us,也就是1us 而晶振就起著一個定時的作用,可以說沒有晶振,就沒有時鐘周期,沒有時鐘周期,就無法執行程序代碼,單片機就無法工作。
晶振與單片機是密密相關的,接下為大家介紹晶振常用頻點32.768khz 。
32.768KHZ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數字,我們每天都要用到它,它給我們帶來太多的好處。只是生活中太少有人去關注了,只關注著它給我們帶來的演變數字。我們每天用的手表,手機。電腦上顯示著做用的鐘就是由它演變過來的。
32.768KHZ在電腦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視。工作電壓是0.4V左右。它控制著電腦的系統時間的基準,同時在上電之前為主板南橋內提供工作時鐘。同時也是通過它產生原始時鐘頻率,經過發生器放大或縮小成電腦中各種不同頻率控制總線。如果電腦32.768K晶振故障。一般會有如下問題產生。
1.電腦不開機
2.電腦reset復位燈常亮
3.系統時間不準
4.開機進入系統慢
5.用主板測試卡測試的時候一直亂碼
6.其他相關故障。
一個小小的32.768KHZ晶振,太奇妙了吧,應用這么廣泛,給人類帶來了時間的重要意義。所以很多元器件生產商在選擇晶振的時候必須得做出一個明確的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