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次元 5月19日報道 谷歌在2014年決定認真對待虛擬現實時,邁出的第一步是說服內部員工。當時,該公司推出Cardboard從而涉足虛擬現實技術,這個笨重的塑料紙板可以將運行谷歌Android移動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變成一個臨時的VR頭戴設備。早期的市場反饋給了谷歌極大的信心——后來出貨了500萬件Google Cardboard,該公司的野心也在迅速膨脹。谷歌需要讓自己的員工相信,VR不只是一種實驗品,而是一場回報驚人的賭博。 為此,谷歌新任命的VR主管克萊·巴沃爾(Clay Bavor)將谷歌山景城總部一間普通的會議室改造成了專門的VR體驗室,里面布置了各種音響、隔音材料和頭戴設備。通過Value(半條命系列游戲的開發商)的VR設備,谷歌員工可以在這個房間里暢游太平洋,或是置身于演唱會現場。 “人們總是進去前好奇,出來后深信不疑,”巴沃爾說,“對于谷歌來說,這是一個有力的轉折點。” 但谷歌公司之外是什么情況呢?目前,虛擬現實市場只能說是處于萌芽狀態——市場調研機構TrendForce預測,2016年全球VR產值僅為67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為硬件銷售。谷歌推出Cardboard到現在的兩年時間里,出現了一大批頭戴設備競品。Facebook旗下的Oculus VR推出了人們期盼已久的Rift,可以適配微軟的Windows和Xbox平臺。三星開始出貨Gear VR,該設備是和Oculus合作開發的,由基于Android系統的Galaxy設備驅動。HTC推出了Vive,其軟件由Valve開發。索尼宣布其大熱的PlayStation游戲主機也將迎來VR系統。 TrendForce認為,VR市場最終將迎來拐點,2020年銷售額將達到700億美元——但大部分來自軟件銷售,而非硬件。谷歌希望自己能在其中發揮最大的影響力。 巴沃爾坐在谷歌總部VR部門的玻璃墻會議室里告訴我們,現在他需要說服谷歌總部以外的人——軟件開發者以及智能手機制造商,從而共同推動VR技術的普及,讓享受VR技術的人不只是現在拉動銷量的嘗鮮人士。他表示,其目標在于確保最優秀的開發者相信Android——而不是Oculus、Valve和索尼提供的操作系統競品——能夠給他們的投入帶來最佳回報。 在5月谷歌面向軟件開發者召開的I/O大會上,巴沃爾公布了Daydream——一個依賴最新版Android系統的虛擬現實平臺,新的VR設備設計,以及與合作伙伴一起制造Daydream-ready設備的愿景。 與Cardboard不同,Daydream的目標是設計一個生態系統。巴沃爾稱:“其主旨在于思考硬件、軟件、觀看器、控制器以及音樂會中的體驗。”他暗示,與某些對手目前為止的做法不同,Daydream考慮的是整體,而不是單獨某個環節。 這項工作的基礎在于Android。谷歌的移動操作系統經過重構,已經能夠支持現代VR技術所需的額外傳感器、圖形處理器以及元器件。它還將手機的其它操作與VR系統進行了更好的整合。(比如說,你可以在佩戴觀看器時在VR中接收短信。) 這項工作的延伸在于谷歌重新設計的VR硬件。負責Android的工程部門副總裁大衛·伯克(David Burke)回憶起走進巴沃爾在山景城總部新建的實驗室,當時他看到巴沃爾團隊用微芯片、織物、塑料和傳感器為新的觀看器和控制器開發了大量的原型——估計有100個。伯克說:“線纜和計算機到處都是。” 最終成果——與Cardboard的短短幾周相比,此次研發花了一年半時間——是一個面料光滑的觀看器,完全貼合用戶頭部,依靠Android智能手機驅動VR內容。巴沃爾解釋道,它更像一種“衣物”,而不是“小裝置”——高端黑了一把長得像滑雪面具的Oculus Rift。新的控制器是一個小型棒狀物;巴沃爾一開始測試時用它在VR釣魚游戲里完成了揮桿放線的動作。 在VR硬件方面,谷歌屬于后來者。不過,巴沃爾堅持認為其影響力將會是最顯著的。通過同時打造VR軟件和硬件(但允許合作伙伴制造自己的版本),谷歌借鑒了自己在Android上的戰術,而Android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移動操作系統。兩大Android手機制造商三星和HTC將開發Daydream-ready手機。育碧和電子藝界等游戲巨頭也將開發Daydream-ready的VR游戲。 Daydream的合作伙伴 “我們用Android為開發者開辟了一片市場,”伯克說道,“我認為VR也需要這樣的市場。” 這一戰略能夠讓這家搜索巨頭避免遭受“無法像蘋果、亞馬遜等對手那樣制造出吸引大量消費群體的硬件設備”那樣的批評。該公司在可穿戴設備上最早的嘗試Google Glass失敗了。2014年收購的智能家居設備制造商Nest未能實現銷售目標。 “盡管坐擁Android操作系統,但谷歌在硬件上從未有過突破性的成功,”股票研究公司Monness Crespi Hardt & Co分析師詹姆斯·卡馬克(James Cakmak)稱。 巴沃爾表示,谷歌吸取了Glass的教訓,在VR上絕不再犯。針對入門者的一套Daydream-ready系統不會要1500美元(如Google Glass)或是600美元(如Oculus Rift)那么多。他不愿透露谷歌新的觀看器和控制器的價格,只是說不需要很多錢。其軟件將面向開發者免費開放。 “我們將在人們習慣的、熟悉的和已有的設備基礎上進行開發,”巴沃爾表示,“人們還會繼續購買智能手機。” 他還表示,這些設備將由各家制造商生產,不只是谷歌。“你購買一個額外設備,它能把你的手機變成放在包里隨身攜帶的電影院。” 虛擬現實會不會成為谷歌最終無法賺錢的一項實驗?巴沃爾表示,該公司希望能復制Android通過Play商店銷售內容的模式。他補充道,應用內購買可以帶來額外的收入。他并沒有提到廣告,而谷歌通過廣告賺了無數的美元。 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師布萊恩·布洛(Brian Blau)對谷歌很有信心。“谷歌是打造生態系統的大師,在這方面要比它的競爭對手們高效得多,”他認為,“打造VR平臺其他人恐怕要靠邊站了。” 分析師卡馬克表示贊同。谷歌有機會在虛擬現實內容中顯示廣告,并讓觀眾全神貫注地觀看。“谷歌的核心仍然是一家廣告公司,”他認為,“VR可以讓谷歌收集更多的數據,獲得更多針對性展示廣告的機會。” 就目前而言,巴沃爾關注的是生態系統的大局。“我不會騙你說VR會讓你和站在演唱會人群中一模一樣,”他說,“但肯定比你看電視要更加接近于親臨現場。你可以把百老匯一張位子的票賣1000萬次。每個人都想看百老匯新劇《漢密爾頓》,但能親眼看到的只是極少數人。虛擬現實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