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做休閑食品的傳統企業,在2005至2013年間迅速發展,幾百家加盟連鎖店遍布江浙一帶。 成長飛快的互聯網食品電商品牌,三只松鼠“雙十一”一天銷售1.02億元的業績,讓這家傳統企業深感危機并羨慕嫉妒恨。 (主人,我是三只松鼠。互聯網里的神奇跡) 于是,這家企業跟很多傳統企業一樣,模仿著三只松鼠進入了互聯網陣地。 但,這家企業卻并沒有因進入互聯網而像三只松鼠一樣爆發,卻反而是迅速地走向了衰退。 模仿并盲目地進入互聯網,卻不懂得互聯網思維,是這家企業迅速衰退的原因。 小蜜看到,有很多的傳統企業象這家企業一樣,死在了轉型于互聯網卻不懂得互聯網思維的路上。 那么,什么樣的思維是互聯網思維?小蜜贊同如下的觀點。 (腦洞大開,贏在有洞見的思維) 一、 要有以人為本的意識 錘子手機賣情懷,邏輯思維賣觀點,可口可樂賣歡樂,星巴克賣文化和氛圍。不再僅僅是吆喝產品,而是處處觸動人的七情六欲。人是關鍵,如何觸動人的情緒,跟你一起喜怒哀樂,才是企業能聚集粉絲、贏得客戶的關鍵所在。 (不偏執狂不能生存,我用偏執狂的態度做手機) 一、 要有宗教的思維意識 要能造偶像,出作品、行儀式、做朝圣。 釋迦牟尼和耶穌基督擁有遍布世界的門徒,他們的信仰學說被世代傳誦和研究,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門徒,論語、大學、中庸,是影響中國幾千年的儒教學說根基。 成為意見領袖,發現用戶痛點,并幫助解決痛點,以讓用戶釋放和酸爽,打造魅力人格,擁有堅定信仰并廣泛布施傳道,是企業不淹沒于紅海,能形成品牌,擁有客戶并讓客戶一同隨進的法門所在。 (發布會、演講。羅胖不斷進行儀式化自己和發布作品) 三、要有去中心化的意識 小米,是去中心化的很好的例子,讓粉絲共同參與,跟合作伙伴共建產品服務生態圈,是小米能短短幾年間迅速崛起和擴大的原因。 眼下火爆刷屏的papi醬、咪蒙等網紅也是去中心化思維的典型例子。內容或服務,不再是有一個統一的網站或特定的人群而產生,而是由全體網民共同參與、權級平等、共同創造的結果。 (既有顏值又有才華的papi醬,帶動數百萬網民一起娛樂) 而很多傳統企業的思維依舊是這樣的: 我的產品是最好的,我的產品是無無可替代的,我的產品是獲得無數專利、無人可比的。 依舊是只有他自己,唯獨沒有人,沒有對人的熱愛和跟人的互動。 依舊是只有獨斷專斷壟斷、唯我獨尊和要你臣服的強調。 (真是,死都不知道是怎樣死的) 不思想,便沒有出路! 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再到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永不死亡的是能與時俱進的思維模式。 小蜜,無線互聯組件,大數據信息連接者、傳輸者和分析者。 小蜜,從互聯網到物聯網的努力踐行者,愿做物聯網核心思維和技術的開拓者、思想者。 不思想=死亡! 關注我們,一起思考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