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夏普2月25日召開臨時董事會,決定接受鴻海集團包括直接出資在內的7000億日元的援助,進入鴻海旗下。 鴻海設想總共提供7000億日元規模的援助。計劃購買主要往來銀行持有的夏普優先股票,不再要求銀行追加提供金融援助。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在自己公司內表示將投資有機EL面板。打算收購夏普后,投資其中小型液晶面板工廠,以實現有機EL面板的量產。還設想在與夏普共同運營的堺顯示器產品公司(SDP)組建電視用有機EL生產線。 夏普4年前與鴻海達成協議,同意鴻海向夏普主體進行出資,但隨后以股價下滑為由,一直未能實現。對鴻海產生不信任感的夏普表示,如果采用鴻海方案,作為定金需要支付保證金。鴻海對此方表示同意。 2月5日,臺灣鴻海精密工業公司董事長郭臺銘曾親自前往位于大阪市的夏普總部,就7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92億元)收購方案進行細節磋商。 當天下午,夏普宣布將于2月末宣布最終結果。 郭臺銘為何看好夏普? 臺灣“中央社”報道稱,郭臺銘積極想介入夏普經營,主要看重夏普在高畫質液晶面板的低溫多晶硅LTPS(Low Temperature Poly Silicon)相關尖端液晶技術。 市場人士指出,包括索尼(Sony)和蘋果(Apple)iPhone等高端只能手機,面板都采用省電、解析度高、畫質漂亮的LTPS技術。 目前全球87%的LTPS面板產能,掌握在夏普、日本顯示器公司(JDI)和韓國LG手上,其中50%以上的LTPS產能,主要供應給蘋果使用。 若夏普與INCJ擔任最大股東的JDI合并,蘋果在LTPS面板的供應來源,從3家變成2家,不符合蘋果要求供應商要3家以上的布局策略。 郭臺銘曾直言,面板是戰略物資,面板也是攸關鴻海集團轉型布局的重要基礎。況且,制作面板的核心專利大部分仍掌握在夏普手上,這是為什么鴻海集團要積極入主夏普經營的最重要關鍵。 4年戀情修成正果 根據鴻海之前公布的消息,鴻海與夏普于2012年3月27日簽訂合作契約,雙方因為收購夏普的股價認定,以及鴻海是否參與經營等重大議題出現分歧,鴻海與夏普的合作進展十分緩慢。 觀察這段期間,夏普希望鴻海“純投資”,鴻海期盼經營“參與權”,雙方各有堅持,也正在相互試探底線。 2012年郭臺銘以個人名義與夏普合作,入股虧損連連的日本大坂堺市10代廠SDP(Sakai Display Product),短短1年,SDP扭轉連續幾年巨額虧損局面,從2013年起扭虧為盈,持續盈利。 郭臺銘已經向夏普證明,他有能力把堺市10代廠積弱不振的運營體質“起死回生”,就有能力進一步改善夏普目前經營與財務的困境。 鴻海集團對協助夏普的態度,一直很明確,資金絕不是夏普唯一最重要的問題,促進夏普改善管理運營和銷售、擴大夏普盈利條件才是重點。 夏普部分高層也希望借助鴻海充沛的資金,以及鴻海與蘋果的良好關系,協助夏普重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