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在機器人使用密度方面,中國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國制造業還存在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潛力,OFweek行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潘偉預計,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將突破15萬臺,屆時中國機器人保有量將超越日本躍居世界第一。 概要:在“機器換人”浪潮推動下,中國已經連續兩年蟬聯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從2015年前三季度業績表現來看,201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出貨量仍保持較快增速。而在機器人使用密度方面,中國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國制造業還存在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潛力,OFweek行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潘偉預計,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將突破15萬臺,屆時中國機器人保有量將超越日本躍居世界第一。 出貨量延續增長態勢 機器人企業蜂擁而至 在“機器換人”浪潮推動下,中國已經連續兩年蟬聯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從2015年前三季度業績表現來看,2015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出貨量仍保持較快增速。而在機器人使用密度方面,中國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國制造業還存在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發展潛力,OFweek行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潘偉預計,2018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將突破15萬臺,屆時中國機器人保有量將超越日本躍居世界第一。 2005-2018年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銷量趨勢圖(臺) 中國機器人產業在高歌猛進的同時,包括沈陽新松、埃夫特、廣州數控、新時達和埃斯頓等在內一批本土機器人制造企業已經開始嶄露頭角。根據OFweek行業研究中心數據統計,截至2015年12月底,國內機器人企業數量達到1026家。其中廣東省聚集的機器人廠商最多,達到285家,其次是浙江省156家,位列第二;其它地區如江蘇、山東、上海、北京、安徽、遼寧和重慶分別達到125家、89家、108家、58家、56家、45家和40家。 但相較于外資廠商,國產機器人品牌無論在企業規模、技術實力、人才團隊、行業經驗,還是品牌影響力等各方面都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大多數國內企業還停留在仿制和拼裝的階段,真正具備自主研發能力的企業不多、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 中國機器人企業數量(家) 外資品牌攻城略地 國產品牌業績堪憂 伴隨市場的逐步開啟,外資品牌已經將觸角伸向中國的各個角落。特別是2015年,各大外資廠商動作頻頻,明顯加速了中國市場的戰略布局。先有庫卡機器人工程中心簽約入駐順德,之后ABB在珠海設立全資子公司并開展機器人應用集成業務。而安川電機已于8月聯姻家電巨頭美的集團,全面進軍中國家電制造3C電子制造市場,發那科則計劃在中歐中心設立發那科機器人工程應用中心。至此,庫卡、ABB、安川電機、發那科機器人領域的四大巨頭已悉數到位,劍指中國龐大的制造業市場。 同時,國產廠商的經營狀況卻令人堪憂。OFweek行業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機器人行業本體業務規模總體呈現增長態勢,其中上半年80%以上廠商本體業務出現同比增長,僅有20%的廠商同比下降;但從盈利能力來看,機器人本體業務虧損面高達70%。換言之,70%以上的企業的本體業務處于虧損狀態。 OFweek行業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潘偉認為,盡管在國家政策大力推動下,國產機器人廠商業務規模不斷擴大,但核心零部件技術的缺失導致企業生產成本高企,企業的盈利能力不容樂觀。并且,為應對新崛起的國產品牌,外資廠商紛紛采取降價的手段進一步削弱國產機器人的市場競爭力。潘偉預計2016年,在機器人本體領域的競爭將愈加激烈,大部分國產本體廠商將在盈虧平衡點上掙扎。 機器人邁入2.0時代 人機協作成為熱點 從智能化程度來講,機器人具有兩大屬性,一個是機器屬性,另一個是人的屬性。第一代機器人或者說傳統意義上的機器人更多的偏向于機器屬性,即作為一種專用的機器設備來替代人類的工作,主要是拓展人類的肌肉功能、做一些體力活,比如搬運、碼垛、焊接、噴涂、裝配等一些需要人力來完成的繁重、單調、乏味的工種。第一代機器人有個共同的特點,它們往往只能在結構工作環境下進行工作,即只能在預先編程的情況下,做一些程序化的、重復性和規定性的工作。從功能實現角度看,大多數的機器人缺乏環境感知系統、視覺功能和力覺功能,也沒有觸覺功能,就好比人沒有眼睛、沒有神經系統一樣,感受不到外界環境的實時變化,不能很好的與外界進行溝通和交流,因此也就不能適應復雜的非結構環境和空間下的自主工作。 此外,在靈活性、靈巧性操作層面,機器人的作業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特別是在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等消費者電子產品的組裝生產上。一方面,現有機器人產品在精度、性能等方面不能滿足上述新領域的技術要求;另一方面,隨著3C消費電子制造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在生產線模式重新切換方面對機器人的柔性生產和靈活制造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安全性也是機器人非常重要的問題之一。目前大部分機器人都工作在圍欄里邊,與人隔絕,將來的機器人趨勢將亟需解決人機協同作業問題,尤其是在如何保證人類的安全方面。 人機協作機器人代表產品 回顧2015年,人機協作概念已然站上了風口,特別是上海工博會上,有關協作型機器人新產品紛紛首次亮相,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的協作型產品主要包括優傲機器人、ABB雙臂機器人YuMi、KUKA的iiwa機器人,以及發那科的CR-35iA綠色機器人等。這類機器人一般具備安全功能,一旦檢測到有人碰觸就會立刻停止工作、受到人的推力也會巧妙地避開。從演進路徑看,機器人正向2.0時代邁進,并朝著人機交互,人機交流,人機一體的方向發展。 許下十年承諾 劍指制造強國 2015年,中國制造業許下了一個跨越十年的承諾。《中國制造2025》的閃亮登場,實際上是為了對接德國的工業4.0和美國的工業互聯網,同時勾勒出了中國制造業未來10年發展藍圖。隨著《中國制造2025》落地,包括機器人在內的十大重點領域上升為國家戰略,機器人瞬間成為高大上代名詞,并且得到國內各大媒體聚焦的熱點話題。 全球各國相關機器人戰略 然而,放眼全球制造業,德國已經擁有包括西門子安貝格工廠和博世力士樂洪堡工廠在內的工業4.0行業標桿,通用公司等美國企業也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大張旗鼓的進行試點布局,具備先發優勢的發達國家已經處于工業3.0階段并正向工業4.0更高水平大步邁進,而中國制造業還在工業2.0或正向工業3.0的道路上奮起直追。 未來10年,調整與機遇并存。既是中國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提升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最為關鍵的黃金時期,也是中國通過“智能制造”實現“彎道超車”、踐行制造業強國之夢的歷史性發展機遇。全球制造業競爭已經拉開序幕,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新一代高新技術將成為新一輪科技創新與產業變革的制勝法寶。誰能搶先摘取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誰就能贏得未來制造業的主動權! 關于OFweek行業研究中心 OFweek行業研究中心,作為中國最大的高科技市場資訊及研究分析服務提供商,專注于顯示、通信、太陽能光伏、半導體照明、激光、電子工程、工控、機器人等高科技領域,以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網站——OFweek為依托,全方位聚焦市場熱點,精準洞察市場發展趨勢,向客戶提供極具戰略價值的數據信息服務。 展會預告: 2016中國機器人在線展會(4月27日-28日) 詳情請百度搜索“OFweek展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