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華爾街日報》看到一篇題為“我們需要能維修自己的電子小玩意兒的權利(We need the right to repair our gadgets)”的文章(參考原文:),作者對于眾多電子產品看來是“有計畫的廢棄(planned obsolescence)”之現象非常憤怒,認為大眾應該要求電子產品可以被維修。 但實際的情況是,舉例來說,家家都有的電視機如果故障了,修理費用可能要200到300美元,但實際上一臺新品可能只要350美元。于是上述文章作者決定自己搞定這種情況,他把電視機拆開,發現里面故障的零件只是一顆小小的電容(這真的很幸運…),于是他請朋友幫忙找到可替換的零件、自己買了焊錫并去YouTube找了教焊接的視訊,很順利地把他家的電視修理好,只花了數美元、幾個小時。 對于那位作者,我會說那對他是件好事,因為他做了合理且值得的嘗試,但我的稱贊也僅只于此;那位作者繼續用他的例子,控訴電子產品供應商故意、巧妙地用不能修理或是高昂修理費用的藉口來推動他們計畫性讓產品報廢之策略,所以消費者只要遇到家里的電子產品故障,可能就會只好去買一臺新的。 那樣的控訴有一部分確實沒錯:這些日子以來,有什么東西壞掉了通常不能修理,而且這真的很不幸;但是,這種情況并非廠商計畫性讓產品報廢,而是如果你希望產品小巧、輕量而且廉價,它通常就被設計成幾乎難以拆卸、修理或重新組裝的緊密封裝型態,例如智慧型手機,它們的尺寸與價格不太可能使用可拆卸的電路板與可替換的零件(包括主被動元件)。 而盡管上述文章的作者遇到了電視機內小零件故障的不愉快經驗,現在的電子產品實際上可靠性相當高,許多“故障”往往是因為軟體出現錯誤,硬體的維修并不能解決。我也疑惑如果不是電容故障,那篇文章的作者是否有能力去判別或拆換其他故障晶片,特別是如果那個故障晶片是在電源供應器子系統或通訊核心部位? 答案應該當然是不能;可見的電容故障實際上只是眾多會讓電子產品無法運作的因素之一,能替換一顆壞掉的電容是很厲害,但我不認為一個剛學會焊接的新手,能在電子產品的電路板上發現并替換一個針腳大小的故障被動元件,更別說是下面可能有數百個接點的晶片。 你曾自己嘗試維修手機嗎? 讓我們面對現實:當消費者希望在那么小的電子外殼里容納那么多功能、又希望它們價格便宜,其實就必須放棄“某些東西”,在很多案例中,那就是診斷或維修故障裝置的權利(當然也有少數例外)。因此我認為上述那篇文章的作者,不只是反映一個電子產品使用者的天真(其實我想說“無知”),也暴露了一個更大的問題──大眾其實并不了解電子產品設計的折衷,當你為了保留某些你認為更有價值的東西,就得放棄一些想要的功能。 道理就是那么簡單,這對設計工程師來說應該都是常識,每一種產品都需要在各種參數包括成本、重量、運作時間、可靠度、運作溫度范圍、易用性、方便性、可維修性、產品上市時程、可測試性、可制造性…等等之間尋求平衡。 我跟所有人一樣喜歡東西是可以修理的,我也常會拆開某些并不是設計成可以拆開的產品、試著去修理它們;但我知道,如果我們要保留可維修性這個選項,那些產品就得回到過去采用離散電晶體、大型被動元件,以及大塊電路板甚至手工焊線的時代。因為硬體故障的案例就假設廠商有計畫報廢產品是不正確的,很多產品的報廢其實是因為軟體需要升級、或是有新標準出爐,根本與硬體無關。 你認為呢?對于現在的消費性電子產品能不能修理這件事,身為工程師的你有什么專業的看法?歡迎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