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在哈工大微波工程系大二男生崔業璞的宿舍中,梳子不見了。于是,同寢室的同學立刻在網上搜索“梳子模型”的數字文檔,趁著午休時間,用他們團隊陳昂做的掌上3D打印機打出了兩把梳子,午休后就用上了。 現在,有了互聯網、開源社區、3D打印機和開發板套件,中國年輕一代對“自己動手設計產品”、“定制制造”已經駕輕就熟。他們開始成為數百萬創客中的新生代,集體潛力將在未來10年中噴薄而出,并對創新模式和產業生態產生重要影響。 圖1:崔業璞及團隊成員陳昂、唐浩譽,王長磊 小創客們 崔業璞這代大學生出生于1995年前后,比起中國“70后”和“80后”,他們從小更有經濟和教育條件做各類DIY嘗試。在崔業璞小學時,日本賽車動畫片《四驅兄弟》在中國熱播,于是,他和小伙伴們最喜歡玩的、也是最奢侈的游戲,就是拼裝四驅車。后來,四驅車被撞壞了,崔業璞把其中的馬達拆出來,在媽媽的點撥下,做了一臺電風扇。 初中時,淘寶還不流行。崔業璞經常到汽車修理廠去淘貨,來改裝自己的自行車。他的自行車先后裝上了汽車氙氣大燈、兩套音響和一堆閃爍的彩燈,可以遙控,在當時“很拉風”。而他的一位同學,對化學有著濃厚的興趣,經常跑到外地購買本地不常見的化學試劑,做各種化學實驗。 不過,在崔業璞的中學時代,中國多數城鎮的學生電腦教育還處于初級階段。雖然大批中小學都購置了嶄新的電腦設備,但微機課的內容既簡單又枯燥,不像現在的“00后”,在小學五六年級就可能系統地接觸到機器人編程這類很酷的科技,崔業璞真正學習嵌入式編程是在進入大學以后。 智能寢室 崔業璞就讀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是一所有95年歷史的著名工業技術院校。針對新生,學校每年都有一個“大一年度項目”——會給每個學生小組大約500元經費,讓他們做自己喜歡的東西。通常,電氣和通信的學生會用單片機做流水燈和智能車;機械系的同學會做機械蛇和機器人......這些項目大都通過自學、在假期完成。崔業璞和同班王長磊、唐浩譽、陳昂3名同學選擇做“智能寢室”。 圖2:團隊成員王長磊用TI MSP430試驗 現在,智能家居概念已為很多人熟知,但落地項目還很鮮見。但崔業璞他們已過上了智能生活。在智能寢室中,他們最先做的是刷卡門禁系統,學生卡搖身變成了智能鑰匙,這樣,教室、宿舍用一把“鑰匙”就能自由穿梭,解決了丟三落四帶來的問題。 在這間10多平米的寢室中,有3張上下鋪和兩張桌子。為了方便起見,遙控鍵盤被安裝在每張床邊,每個人可以在自己的小空間中控制寢室的一切。住在上鋪的崔業璞,早上醒來伸手一按,門口的飲水機就被遙控打開了,等水開了,他再下床去沖杯咖啡。飲水機還會定時關掉,不會干燒一上午。 寢室中有一個大燈管,每個同學床頭還有一個通過無線技術ZigBee遙控的LED調光燈,燈上安裝了用濾光片和光敏電熱阻自制的色溫傳感器——它可以讀出室內色溫,自動調節小燈的色溫,做燈光補償,讓床頭光線更自然健康。 小組的同學還開發了“遙控器學習器”,可以添加新設備。如果未來寢室安裝了空調、電視......它們都可在同一終端上實現控制。 這個“智能寢室”項目問鼎了“2014 TI杯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唯一的特等獎。但崔業璞說,新一屆學生更為厲害,由于半導體企業德州儀器贊助了一批開發板,學生有更好的條件了解單片機和數字信號處理器,上手更快。其中,一個小組僅用一個寒假,就在手機上實現了智能寢室的改造和控制。 圖3:團隊獲得2014 TI杯全國大學生物聯網設計競賽特等獎 從創意到生產力 現在,崔業璞和團隊已經開始嘗試四旋翼飛行器等新項目。這些年輕創客是如何實現諸多產品創意、設計和定制制造的呢? 圖4:試飛無人機 網絡和開源社區是創客們的入口,也是出口。每天,創客都會登陸網絡和社區,發現他們感興趣的新應用,挖掘產品資料,評估項目難度。與此同時,他們在開源社區分享設計成果、開展合作,這已成為一種文化。 電商成為創客必不可少的工具。大部分創客都喜愛垂直電商賣家的服務模式,典型的例如淘寶。早晚有一天,企業對創客群體的支持將會“電商化”。以半導體產品為例,很多產品的中文和成品套件資料仍比較匱乏。對于背景不一的創客族群來說,企業即使提供了開發板,開放了源代碼,創客仍可能無從下手。相對而言,典型的電商賣家,例如淘寶賣家會提供入門級文檔、常用功能分章說明、培訓視頻,特別是針對開發板的各種外設板卡,這讓創客們稍作改動就能完成一項功能設計。 崔業璞和他們團隊觀察到企業支持的“電商化”趨勢。像德州儀器大學計劃合作伙伴如德研電科、愛研電子已開始推出外設板,只要把外設板往核心板上一插,就跟淘寶賣家的成品差不多,而且產品更為精良,價格也不貴,很有競爭力。 3D打印機讓創客想要什么,就能做什么。現在3D打印能使用的材料從塑料、金屬、生物原料到食物,可以在物品中直接打印配套電路。最初,大部分創客通過淘寶賣家來實現3D打印,價格約為每克1元。現在,越來越多的創客擁有自己的3D打印設備,像崔業璞他們,由于使用頻繁,索性按照網上開源軟件,自己動手做了兩臺3D打印機,打印成本每克不到1毛錢。 神奇的3D打印設備,讓創意插上了翅膀。現在,崔業璞甚至暢想,打印四旋翼飛機,在智能城市中提供監控、快遞等功能。這些小飛機即使壞了,也可快速打印部件進行維修,升級換代成本也極低。未來,隨著定制制造的深入,其他制造工具,如數控機床、激光切割機都可能出現在創客的桌面上。 除了發明創造,小創客們正在再造科技社團。在中國高校,科技社團以競賽為主,幾年如一日,循環做一件事,經費來自競賽贊助商。但新一代小創客希望有更開放、更快樂的平臺,支撐他們去做自己更感興趣的事。崔業璞和其他10多位同學正在創建“無人機協會”科技社團,日常運作資金將來自社團的淘寶店。在那里,軟硬件是開源的,人們可以下載使用,也可以購買成品套件。這種新社團正在引起商業企業的關注。 此外,社交媒體,如微信群的溝通和支持也正在成為一種習慣...... 觀察今天的校園,新一代創客正在醞釀一場“創客運動”。有人預言,這場“創客運動”將比幾十年前起源于美國車庫的個人電腦革命,更加迅速地改變世界。了解新一代創客的創新模式和文化,科技企業將能抓住時機,與創客一起,引領科技行業走向新的方向,并在未來“全民創造”時代中大展拳腳。 Texas Instruments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