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從功能上來說,電流檢測放大器可看成一個輸入級浮置的儀表/差分放大器。這就是說,即使僅采用VCC = 3.3V或5V單電源供電,器件仍然能夠對共模電壓遠大于電源電壓的輸入差分信號進行放大。例如,電流檢測放大器的共模電壓可高達28V (MAX4372和MAX4173)和76V (MAX4080和MAX4081)。 電流檢測放大器的這一特性對高邊電流檢測應用非常有用,在這些應用中需要放大高壓線路上檢測電阻兩端的小信號電壓,并將放大的電壓反饋至低壓ADC或低壓模擬控制環路。在這類應用中,通常需要在源端對電流檢測信號(如檢測電阻兩端的信號)進行濾波。該部分電路即可采用差分濾波器(圖1)實現,以平滑負載電流“尖峰”并對電壓進行檢測;也可采用共模濾波器(圖2)實現,以增強ESD性能,并抑制共模電壓峰值和瞬時過壓。設計上述濾波器時必須正確選擇器件參數,以保證電路正常工作。如果元件值選擇不當,將會引入無法預料的失調電壓和增益誤差,從而影響電路性能。 圖1. 差分濾波器的電路圖,可平滑負載電流尖峰 圖2. 共模濾波器的電路圖,增強了對ESD尖峰和共模過壓的抑制能力 確定采用何種濾波器 現在就以圖3所示的MAX4173電流檢測放大器為例。該器件的檢測電阻直接與芯片的RS+和RS-端相連。內部運算放大器使得RG1兩端電壓與檢測電阻兩端的差分電壓相等,即ILOAD x RSENSE = VSENSE = IRG1 x RG1。然后,電流(IRG1)可通過內部電流鏡進行轉換和放大,從而產生輸出電流IRGD。在MAX4173的內部電路中RGD = 12k,RG1 = 6k。 因此,VOUT = RGD x IRGD = RGD x 增益 x IRG1 = RGD x 增益 x VSENSE / RG1 由于RGD和RG1是片內電阻,因此,其實際電阻值通常隨半導體制造工藝的變化最大波動可達±30%。由于最終增益精度由RGD與RG1的比值大小決定,因此,可以在生產期間很容易的控制最終增益并對其進行微調。 圖3. MAX4173的內部功能框圖 然而,當檢測電阻的RSENSE+和RSENSE-端,與器件的RS+和RS-引腳之間接入串聯電阻,構成差分/共模濾波器(如圖1和圖2所示)時,等效于器件的RG1和RG2阻值發生了變化。根據上述公式,改變調整好的RG1阻值將會引入增益誤差。此外,由于RG1絕對值最大有±30%的波動,因此增益誤差可達±30%,并且不同的器件的增益誤差是不可控的或無法預測的。因此,控制增益誤差唯一的辦法就是確保輸入串聯電阻RSERIES+要比RG1小。 此外,由于器件輸入偏置電流的存在,電阻RG1和RG2間的不匹配將會引入輸入失調電壓。MAX4173和MAX4372數據資料中給出的偏置電流IRS-是IRS+的2倍,因此,與RG1串聯的電阻(RSERIES+)應是與RG2串聯電阻(RSERIES-)的2倍,以消除輸入失調電壓。以下電流檢測放大器具有同樣的偏置電流特性:MAX4073、MAX4172、MAX4373-5和MAX4376-8。因此,需要采用相同技術使用恰當的輸入電阻,以滿足差分/共模信號的濾波設計。 結論和驗證 總之,如果滿足下列條件,則檢測電阻與RS+和RS-引腳之間的串聯電阻所構成的輸入濾波器將具有最佳性能。 相對于RG1,RSENSE+和RS+之間的串聯電阻應保持足夠小。 RSENSE+和RS+之間的串聯電阻應是RSENSE-和RS-之間串聯電阻的2倍。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由于RSERIES+是RSERIES-的2倍,因此共模濾波器電容也應相應調整以滿足所期望的AC和瞬態性能的要求。 表1給出的實驗測試結果是基于MAX4173T獲得的,并支持上述討論。VOS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是根據數據資料中的最小和最大偏置電流計算的;而增益誤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則是根據RG1 = 6k ±30%計算的。 表1. MAX4173串聯電阻的測試結果 同理,MAX4372F的實驗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RG1 = 100k)。 表2. MAX4372串聯電阻的測試結果 增益誤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以及VOS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的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原增益 = 常數 x RGD / RG1 = 20 (T版MAX4173) 新增益 = 常數 x RGD / RG1new; RG1new = RG1 + RSERIES+ = 原增益 x RG1/RG1new = 20 x RG1 / (RG1 + RSERIES+) 增益誤差 = (20 - 新增益) / 20% = RSERIES+ / (RG1 + RSERIES+) 最小增益誤差 = RSERIES+ / (1.3 x RG1 + RSERIES+) 最大增益誤差 = RSERIES+ / (0.7 x RG1 + RSERIES+) RG1 = 6k (MAX4173) VOS = IBIAS2 x RG2new - IBIAS1 x RG1new = IBIAS1 x ((2 x RSERIES-) - RSERIES+); 其中IBIAS2 = 2 x IBIAS1 IBIAS1(最小值) = 0 IBIAS1(最大值) = 50μA (MAX4173) |